歌德談話錄-01(7)


歌德說,看到那樣一個有卓越才能的人自討苦吃,在對他無益的哲學研究方面煞費苦心,真叫人惋惜.洪堡(威廉.洪堡(W.Humboldt,1767—1835),普魯士政治家,語言學家,文學史家,柏林大學的創辦人,和席勒與歌德都是好友.)把席勒在為玄學思維所困擾的日子裡寫給他的一些信帶給我看了.從這些信里可以看出席勒當時怎樣勞心焦思,想把感傷詩和素樸詩完全區別開來(席勒所謂素樸詩就是古典主義和現實主義的詩,感傷詩就是浪漫主義的詩.歌德認為近代感傷詩仍須導源於古代素樸詩.詳見第五七五頁正文和注①.).他替感傷詩找不到基礎,這使他說不出來地苦惱.這時歌德微笑著說,好象沒有素樸詩做基礎,感傷詩就能存在一樣,感傷詩也是從素樸詩生長出來的.
歌德接著說,席勒的特點不是帶著某種程度的不自覺狀態,仿佛在出於本能地進行創作,而是要就他所寫出的一切東西反省一番.因此他對自己作詩的計畫總是琢磨來,琢磨去,逢人就談來談去,沒有個完.他近來的一些劇本都一幕接著一幕地跟我討論過.
我的情況卻正相反,我從來不和任何人,甚至不和席勒,談我作詩的計畫.我把一切都不聲不響地放在心上,往往一部作品已完成了,旁人才知道.我拿寫完了的《赫爾曼與竇綠苔》(歌德詩作,寫田園生活,並反映法國革命時期萊茵區被法軍占領後情況.)給席勒看,他大為驚訝,因為我從來沒有就寫這部詩的計畫向他泄漏過一句話.
但是我想聽一聽你明天看過《華倫斯坦》上演之後對它會怎么說.你會看到一些偉大的人物形象,給你意想不到的深刻印象.(席勒與歌德齊名,兩人交誼最深而性格迥異.席勒比歌德年輕,但一八○五年就已去世,所以沒有直接出現在這本《談話錄》的場面里.可是《談話錄》談到席勒的話很多,比較重要的都選譯出來了.)
1823年11月15日(《華倫斯坦》上演)
晚間我到劇院第一次看《華倫斯坦》上演.歌德沒有誇大.
印象很深刻,打動了我的內心深處.演員們大多數受過席勒和歌德親身教導他們的影響,他們把劇中重要人物的整體擺在我眼前,同時使我想像到他們各自的個性,這是單靠閱讀所不能辦到的.因此這部劇本對我產生了不同尋常的效果,一整夜都在我腦子裡盤旋.
1 8 2 4年1 8 2 4年
1824年1月2日(莎士比亞的偉大;《維特》與時代無關)
............
我們談到英國文學.莎士比亞的偉大以及生在這位詩壇巨人之後的一切劇作家的不利處境.
歌德接著說,每個重要的有才能的劇作家都不能不注意莎士比亞,都不能不研究他.一研究他,就會認識到莎士比亞已把全部人性的各種傾向,無論在高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描寫得竭盡無餘了,後來的人就無事可做了.只要心悅誠服地認識到已經有一個深不可測.高不可攀的優異作家在那裡,誰還有勇氣提筆呢!
歌德談話錄-01(7)_歌德談話錄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0

猜你喜歡

歌德談話錄-01(7)_歌德談話錄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