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八 蕭望之傳第四十八
蕭望之字長倩,東海蘭陵人也,徙杜陵。家世以田為業,至望之,好學,治
《齊詩》,事同縣後倉且十年。以令詣太常受業,復事同學博士白奇,又從夏侯
勝問《論語》、《禮服》。京師諸儒稱述焉。
是時,大將軍霍光秉政,長史丙吉薦儒生王仲翁與望之等數人,皆召見。先
是,左將軍上官桀與蓋主謀殺光,光既誅桀等,後出入自備。吏民當見者,露索
去刀兵,兩吏挾持。望之獨不肯聽,自引出閣曰:“不願見。”吏牽持匈匈。光
聞之,告吏勿持。望之既至前,說光曰:“將軍以功德輔幼主,將以流大化,致
於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頸企踵,爭願自效,以輔高明。今士見者皆先露索挾持,
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禮,致白屋之意。”於是光獨不除用望之,而仲翁等皆
補大將軍史。三歲間,仲翁至光祿大夫、給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為郎,署小苑
東門候。仲翁出入從倉頭廬兒,下車趨門,傳呼甚寵,顧謂望之曰:“不肯錄錄,
反抱關為?”望之曰:“各從其志。”
後數年,坐弟犯法,不得宿衛,免歸為郡吏。御史大夫魏相除望之為屬,察
廉為大行治禮丞。
時,大將軍光薨,子禹復為大司馬,兄子山領尚書,親屬皆宿衛內侍。地節
三年夏,京師雨雹,望之因是上疏,願賜清閒之宴,口陳災異之意。宣帝自在民
間聞望之名,曰:“此東海蕭生邪?下少府宋畸問狀,無有所諱。”望之對,以
為:“《春秋》昭公三年大雨雹,是時季氏專權,卒逐昭公。鄉使魯君察於天變,
宜無此害。今陛下以聖德居位,思政求賢,堯、舜之用心也。然而善祥未臻,陰
陽不和,是大臣任政,一姓擅勢之所致也。附枝大者賊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
唯明主躬萬機,選同姓,舉賢材,以為腹心,與參政謀,令公卿大臣朝見奏事,
明陳其職,以考功能。如是,則庶事理,公道立,奸邪塞,私權廢矣。”對奏,
天子拜望之為謁者。時,上初即位,思進賢良,多上書言便宜,輒下望之問狀,
高者請丞相御史,次者中二千石試事,滿歲以狀聞,下者報聞,或罷歸田裡,所
白處奏皆可。累遷諫大夫,丞相司直,歲中三遷,官至二千石。其後霍氏竟謀反
誅,望之浸益任用。
是時,選博士、諫大夫通政事者補郡國守、相,以望之為平原太守。望之雅
意在本朝,遠為郡守,內不自得,乃上疏曰:“陛下哀愍百姓,恐德化之不究,
悉出諫官以補郡吏,所謂憂其末而忘其本者也。朝無爭臣則不知過,國無達士則
不聞善。願陛下選明經術,溫故知新,通於幾微謀慮之士以為內臣,與參政事。
諸侯聞之,則知國家納諫憂政,亡有闕遺。若此不怠,成、康之道其庶幾乎!外
郡不治,豈足憂哉?”書聞,征入守少府。宣帝察望之經明持重,論議有餘,材
任宰相,欲詳試其政事,復以為左馮翊。望之從少府出為左遷,恐有不合意,即
移病。上聞之,使侍中、成都侯金安上諭意曰:“所用皆更治民以考功。君前為
平原太守日淺,故複試之於三輔,非有所聞也。”望之即視事。
是歲,西羌反,漢遣後將軍征之。京兆尹張敞上書言:“國兵在外,軍以夏
發,隴西以北,安定以西,吏民並給轉輸,田事頗廢,素無餘積,雖羌虜以破,
來春民食必乏。窮辟之處,買亡所得,縣官谷度不足以振之。願令諸有罪,非盜
受財sha6*人及犯法不得赦者,皆得以差入谷此八郡贖罪。務益致谷以豫備百姓之急。”
事下有司,望之與少府李強議,以為:“民函明陽之氣,有好義欲利之心,在教
化之所助。堯在上,不能去民欲利之心,而能令其欲利不勝其好義也;雖桀在上,
不能去民好義之心,而能令其好義不勝其欲利也。故堯、桀之分,在於義利而已,
道民不可不慎也。今欲令民量粟以贖罪,如此則富者得生,貧者獨死,是貧富異
刑而法不一也。人情,貧窮,父兄囚執,聞出財得以生活,為人子弟者將不顧死
亡之患,敗亂之行,以赴財利,求救親戚。一人得生,十人以喪,如此,伯夷之
行壞,公綽之名滅。政教一傾,雖有周、召之佐,恐不能復。古者臧於民,不足
則取,有餘則予。《詩》曰‘爰及矜人,哀此鰥寡’,上惠下也。又曰‘雨我公
田,遂及我私’,下急上也。今有西邊之役,民失作業,雖戶賦口斂以贍其睏乏,
古之通義,百姓莫以為非。以死救生,恐未可也。陛下布德施教,教化既成,堯、
舜亡以加也。今議開利路以傷既成之化,臣竊痛之。”
於是天子復下其議兩府,丞相、御史以難問張敞。敞曰:“少府左馮翊所言,
常人之所守耳。昔先帝征四夷,兵行三十餘年,百姓猶不加賦,而軍用給。今羌
虜一隅小夷,跳梁于山谷間,漢但令罪人出財減罪以誅之,其名賢於煩擾良民橫
興賦斂也。又諸盜及sha6*人犯不道者,百姓所疾苦也,皆不得贖;首匿、見知縱、
所不當得為之屬,議者或頗言其法可蠲除,今因此令贖,其便明甚,何化之所亂?
《甫刑》之罰,小過赦,薄罪贖,有金選之品,所從來久矣,何賊之所生?敞備
皂衣二十餘年,嘗聞罪人贖矣,未聞盜賊起也。竊憐涼州被寇,方秋饒時,民尚
有飢乏,病死於道路,況至來春將大困乎!不早慮所以振救之策,而引常經以難,
恐後為重責。常人可與守經,未可與權也。敞幸得備列卿,以輔兩府為職,不敢
不盡愚。”
望之、強復對曰:“先帝聖德,賢良在位,作憲垂法,為無窮之規,永惟邊
竟之不贍,故《金布令甲》曰‘邊郡數被兵,離饑寒,夭絕天年,父子相失,令
天下共給其費’,固為軍旅卒暴之事也。聞天漢四年,常使死罪人入五十萬錢減
死罪一等,豪強吏民請奪假貣,至為盜賊以贖罪。其後奸邪橫暴,群盜並起,至
攻城邑,殺郡守,充滿山谷,吏不能禁,明詔遣繡衣使者以興兵擊之,誅者過半,
然後衰止。愚以為此使死罪贖之敗也,故曰不便。”時,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
吉亦以為羌虜且破,轉輸略足相給,遂不施敞議。望之為左馮翊三年,京師稱之,
遷大鴻臚。
先是,烏孫昆彌翁歸靡因長羅侯常惠上書,願以漢外孫元貴靡為嗣,得復尚
少主,結婚內附,畔去匈奴。詔下公卿議,望之以為:烏孫絕域,信其美言,萬
里結婚,非長策也。天子不聽。神爵二年,遣長羅侯惠使送公主配元貴靡。未出
塞,翁歸靡死,其兄子狂王背約自立。惠從塞下上書,願留少主敦煌郡。惠至烏
孫,責以負約,因立元貴靡,還迎少主。詔下公卿議,望之復以為:“不可。烏
孫持兩端,亡堅約,其效可見。前少主在烏孫四十餘年,恩愛不親密,邊境未以
安,此已事之驗也。今少主以元貴靡不得立而還,信無負於四夷,此中國之大福
也。少主不止,繇役將興,其原起此。”天子從其議,征少主還。後烏孫雖分國
兩立,以元貴靡為大昆彌,漢遂不復與結婚。
三年,代丙吉為御史大夫。五鳳中匈奴大亂,議者多曰匈奴為害日久,可因
其壞亂舉兵滅之。詔遣中朝大司馬車騎將軍韓增、諸吏富平侯張延壽、光祿勛楊
惲、太僕戴長樂問望之計策,望之對曰:“《春秋》惡士匄帥師侵齊,聞齊侯卒,
引師而還,君子大其不伐喪,以為恩足以服孝子,誼足以動諸侯。前單于慕化鄉
善稱弟,遣使請求和親,海內欣然,夷狄莫不聞。未終奉約,不幸為賊臣所殺,
今而伐之,是乘亂而幸災也,彼必奔走遠遁。不以義動兵,恐勞而無功。宜遣使
者弔問,輔其微弱,救其災患,四夷聞之,鹹貴中國之仁義。如遂蒙恩得復其位,
必稱臣服從,此德之盛也。”上從其議,後竟遣兵護輔呼韓邪單于定其國。
是時,大司農、中丞耿壽昌奏設常平倉,上善之,望之非壽昌。丞相丙吉年
老,上重焉,望之又奏言:“百姓或乏困,盜賊未止,二千石多材下不任職。三
公非其人,則三光為之不明,今首歲日月少光,咎在臣等。”上以望之意輕丞相,
乃下侍中建章衛尉金安上、光祿勛楊惲、御史中丞王忠,並詰問望之。望之免冠
置對,天子由是不說。
後丞相司直緐延壽奏:“侍中謁者良使承制詔望之,望之再拜已。良與
望之言,望之不起,因故下手,而謂御史曰‘良禮不備’。故事丞相病,明日御
史大夫輒問病;朝奏事會庭中,差居丞相後,丞相謝,大夫少進,揖。今丞相數
病,望之不問病;會庭中,與丞相鈞禮。時議事不合意,望之曰:‘侯年寧能父
我邪!’知御史有令不得擅使,望之多使守史自給車馬,之杜陵護視家事。少史
冠法冠,為妻先引,又使賣買,私所附益凡十萬三千。案望之大臣,通經術,居
九卿之右,本朝所仰,至不奉法自修,踞慢不遜攘,受所監臧二百五十以上,請
逮捕系治。”上於是策望之曰:“有司奏君責使者禮,遇丞相亡禮,廉聲不聞,
敖慢不遜,亡以扶政,帥先百僚。君不深思,陷於茲穢,朕不忍致君於理,使光
祿勛惲策詔,左遷君為太子太傅,授印。其上故印使者,便道之官。君其秉道明
孝,正直是與,帥意亡愆,靡有後言。”
望之既左遷,而黃霸代為御史大夫。數月間,丙吉薨,霸為丞相。霸薨,於
定國復代焉。望之遂見廢,不得相。為太傅,以《論語》、《禮服》授皇太子。
初,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詔公卿議其儀,丞相霸、御史大夫定國議曰:
“聖王之制,施德行禮,先京師而後諸夏,先諸夏而後夷狄。《詩》云:‘率禮
不越,遂視既發;相士烈烈,海外有截。’陛下聖德充塞天地,光被四表,匈奴
單于鄉風慕化,奉珍朝賀,自古未之有也。其禮儀宜如諸侯王,位次在下。”望
之以為:“單于非正朔所加,故稱敵國,宜待以不臣之禮,位在諸侯王上。外夷
稽首稱藩,中國讓而不臣,此則羈縻之誼,謙亨之福也。《書》曰‘戎狄荒服’,
言其來服,荒忽亡常。如使匈奴後嗣卒有鳥竄鼠伏,闕如朝享,不為畔臣。信讓
行乎蠻貉,福祚流於亡窮,萬世之長策也。”天子采之,下詔曰:“蓋聞五帝、
三王教化所不施,不及以政。今匈奴單于稱北藩,朝正朔,朕之不逮,德不能弘
覆。其以客禮待之,令單于位在諸侯王上,贊謁稱臣而不名。”
及宣帝寢疾,選大臣可屬者,引外屬侍中樂陵侯史高、太子太傅望之、少傅
周堪至禁中,拜高為大司馬車騎將軍,望之為前將軍光祿勛,堪為光祿大夫,皆
受遺詔輔政,領尚書事。宣帝崩,太子襲尊號,是為孝元帝。望之、堪本以師傅
見尊重,上即位,數宴見,言治亂,陳王事。望之選白宗室明經達學散騎、諫大
夫劉更生給事中,與侍中金敞並拾遺左右。四人同心謀議,勸道上以古制,多所
欲匡正,上甚鄉納之。
初,宣帝不甚從儒術,任用法律,而中書宦官用事。中書令弘恭、石顯久典
樞機,明習文法,亦與車騎將軍高為表里,論議常獨持故事,不從望之等。恭、
顯又時傾仄見詘。望之以為中書政本,宜以賢明之選,自武帝游宴後庭,故用宦
者,非國舊制,又違古不近刑人之義,白欲更置士人,由是大與高、恭、顯忤。
上初即位,謙讓重改作,議久不定,出劉更生為宗正。
望之、堪數薦名儒茂才以備諫官。會稽鄭朋陰欲附望之,上疏言車騎將軍高
遣客為奸利郡國,及言許、史子弟罪過。章視周堪,堪白令朋待詔金馬門。朋奏
記望之曰:“將軍體周、召之德,秉公綽之質,有卞莊之威。至乎耳順之年,履
折衝之位,號至將軍,誠士之高致也。窟穴黎庶莫不歡喜,鹹曰將軍其人也。今
將軍規橅雲若管、晏而休,遂行日仄至周、召乃留乎?若管、晏而休,則下走
將歸延陵之皋,修農圃之疇,畜雞種黍,俟見二子,沒齒而已矣。如將軍昭然度
行,積思塞邪枉之險蹊,宣中庸之常政,興周、召之遺業,親日仄之兼聽,則下
走其庶幾願竭區區,底厲鋒鍔,奉萬分之一。”望之見納朋,接待以意。朋數稱
述望之,短車騎將軍,言許、史過失。
後朋行傾邪,望之絕不與通。朋與大司農史李官俱待詔,堪獨白宮為黃門郎。
朋,楚士,怨恨,更求入許、史,推所言許、史事曰:“皆周堪、劉更生教我,
我關東人,何以知此?”於是侍中許章白見朋。朋出揚言曰:“我見,言前將軍
小過五,大罪一。中書令在旁,知我言狀。”望之聞之,以問弘恭、石顯。顯、
恭恐望之自訟,下於它吏,即挾朋及待詔華龍。龍者,宣帝時與張子蟜等待詔,
以行污穢不進,欲入堪等,堪等不納,故與朋相結。恭、顯令二人告望之等謀欲
罷車騎將軍疏退許、史狀,候望之出休日,令朋、龍上之。事下弘恭問狀,望之
對曰:“外戚在位多奢淫,欲以匡正國家,非為邪也。”恭、顯奏:“望之、堪、
更生朋黨相稱舉,數譖訴大臣,毀離親戚,欲以專擅權勢,為臣不忠,誣上不道,
請謁者召致廷尉。”時上初即位,不省“謁者召致廷尉”為下獄也。可其奏。後
上召堪、更生,曰系獄。上大驚曰:“非但廷尉問邪?”以責恭、顯,皆叩頭謝。
上曰:“令出視事。”恭、顯因使高言:“上新即位,未以德化聞於天下,而先
驗師傅,既下九卿大夫獄,宜因決免。”於是制詔丞相御史:“前將軍望之傅朕
八年,亡它罪過,今事久遠,識忘難明。其赦望之罪,收前將軍光祿勛印綬,及
堪、更生皆免為庶人。”而朋為黃門郎。
後數月,制詔御史:“國之將興,尊師而重傅。故前將軍望之傅朕八年,道
以經術,厥功茂焉。其賜望之爵關內侯,食邑六百戶,給事中,朝朔望,坐次將
軍”天子方倚欲以為丞相,會望之子散騎中郎伋上書訟望之前事,事下有司,
復奏:“望之前所坐明白,無譖訴者,而教子上書,稱引亡辜之《詩》,失大臣
體,不敬,請逮捕。”弘恭、石顯等知望之素高節,不詘辱,建白:“望之前為
將軍輔政,欲排退許、史,專權擅朝。幸得不坐,復賜爵邑,與聞政事,不悔過
服罪,深懷怨望,教子上書,歸非於上,自以托師傅,懷終不坐。非頗詘望之於
牢獄,塞其怏怏心,則聖朝亡以施恩厚。”上曰:“蕭太傅素剛,安肯就吏?”
顯等曰:“人命至重,望之所坐,語言薄罪,必亡所憂。”上乃可其奏。
顯等封以付謁者,敕令召望之手付,因令太常急發執金吾車騎馳圍其第。使
者至,召望之。望之欲zi6*殺,其夫人止之,以為非天子意。望之以問門下生朱雲。
雲者好節士,勸望之自裁。於是望之仰天嘆曰:“吾嘗備位將相,年逾六十矣,
老入牢獄,苟求生活,不亦鄙乎!”字謂雲曰:“游,趣和藥來,無久留我死!”
竟飲鴆zi6*殺。天子聞之驚,拊手曰:“曩固疑其不就牢獄,果然殺吾賢傅!”是
時,太官方上晝食,上乃卻食,為之涕泣,哀慟左右。於是召顯等責問以議不詳。
皆免冠謝,良久然後已。
望之有罪死,有司請絕其爵邑。有詔加恩,長子伋嗣為關內侯。天子追念
望之,不忘每歲時遣使者祠祭望之冢,終元帝世。望之八子,至大官者育、鹹、
由。
育字次君,少以父任為太子庶子。元帝即位,為郎,病免,後為御史。大將
軍王鳳以育名父子,著材能,除為功曹,遷謁者,使匈奴副校尉。後為茂陵令,
會課,育第六。而漆令郭舜殿,見責問,育為之請,扶風怒曰:“君課第六,裁
自脫,何暇欲為左右言?”及罷出,傳召茂陵令詣後曹,當以職事對。育徑出曹,
書佐隨牽育,育案佩刀曰:“蕭育杜陵男子,何詣曹也!”遂趨出,欲去官。明
旦,詔召入,拜為司隸校尉。育過扶風府門,官屬掾史數百人拜謁車下。後坐失
大將軍指免官。復為中郎將使匈奴。歷冀州、青州兩部刺史,長水校尉,泰山太
守。入守大鴻臚。以鄠名賊梁子政阻山為害,久不伏辜,育為右扶風數月,盡誅
子政等。坐與定陵侯淳于長厚善免官。
哀帝時,南郡江中多盜賊,拜育為南郡太守。上以育耆舊名臣,乃以三公使
車載育入殿中受策,曰:“南郡盜賊群輩為害,朕甚憂之。以太守威信素著,故
委南郡太守,之官,其於為民除害,安元元而已,亡拘於小文。”加賜黃金二十
斤。育至南郡,盜賊靜。病去官,起家復為光祿大夫執金吾,以壽終於官。
育為人嚴猛尚威,居官數免,稀遷。少與陳鹹、朱博為友,著聞當世。往者
有王陽、貢公,故長安語曰“蕭、朱結綬,王、貢彈冠”,言其相薦達也。始育
與陳鹹俱以公卿子顯名,鹹最先進,年十八,為左曹,二十餘,御史中丞。時,
朱博尚為杜陵亭長,為鹹、育所攀援,入王氏。後遂並歷刺史、郡守相,及為九
卿,而博先至將軍上卿,歷位多於鹹、育,遂至丞相。育與博後有隙,不能終,
故世以交為難。
鹹字仲君,為丞相史,舉茂材,好畤令,遷淮陽、泗水內史,張掖、弘農、
河東太守。所居有跡,數增秩賜金。後免官,復為越騎校尉、護軍都尉、中郎將,
使匈奴,至大司農,終官。
由字子驕,為丞相西曹衛將軍掾,遷謁者,使匈奴副校尉。後舉賢良,為定
陶令,遷太原都尉,安定太守。治郡有聲,多稱薦者。初,哀帝為定陶王時,由
為定陶令,失王指,頃之,制書免由為庶人。哀帝崩,為復土校尉、京輔左輔都
尉,遷江夏太守。平jiang6*賊成重等有功,增秩為陳留太守,元始中,作明堂辟雍,
大朝諸侯,征由為大鴻臚,會病,不及賓贊,還歸故官,病免。復為中散大夫,
終官。家至吏二千石者六七人。
贊曰:蕭望之歷位將相,籍師傅之恩,可謂親昵亡間。及至謀泄隙開,讒邪
構之,卒為便嬖宦豎所圖,哀哉!不然,望之堂堂,折而不橈,身為儒宗,有輔
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齊詩》,事同縣後倉且十年。以令詣太常受業,復事同學博士白奇,又從夏侯
勝問《論語》、《禮服》。京師諸儒稱述焉。
是時,大將軍霍光秉政,長史丙吉薦儒生王仲翁與望之等數人,皆召見。先
是,左將軍上官桀與蓋主謀殺光,光既誅桀等,後出入自備。吏民當見者,露索
去刀兵,兩吏挾持。望之獨不肯聽,自引出閣曰:“不願見。”吏牽持匈匈。光
聞之,告吏勿持。望之既至前,說光曰:“將軍以功德輔幼主,將以流大化,致
於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頸企踵,爭願自效,以輔高明。今士見者皆先露索挾持,
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禮,致白屋之意。”於是光獨不除用望之,而仲翁等皆
補大將軍史。三歲間,仲翁至光祿大夫、給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為郎,署小苑
東門候。仲翁出入從倉頭廬兒,下車趨門,傳呼甚寵,顧謂望之曰:“不肯錄錄,
反抱關為?”望之曰:“各從其志。”
後數年,坐弟犯法,不得宿衛,免歸為郡吏。御史大夫魏相除望之為屬,察
廉為大行治禮丞。
時,大將軍光薨,子禹復為大司馬,兄子山領尚書,親屬皆宿衛內侍。地節
三年夏,京師雨雹,望之因是上疏,願賜清閒之宴,口陳災異之意。宣帝自在民
間聞望之名,曰:“此東海蕭生邪?下少府宋畸問狀,無有所諱。”望之對,以
為:“《春秋》昭公三年大雨雹,是時季氏專權,卒逐昭公。鄉使魯君察於天變,
宜無此害。今陛下以聖德居位,思政求賢,堯、舜之用心也。然而善祥未臻,陰
陽不和,是大臣任政,一姓擅勢之所致也。附枝大者賊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
唯明主躬萬機,選同姓,舉賢材,以為腹心,與參政謀,令公卿大臣朝見奏事,
明陳其職,以考功能。如是,則庶事理,公道立,奸邪塞,私權廢矣。”對奏,
天子拜望之為謁者。時,上初即位,思進賢良,多上書言便宜,輒下望之問狀,
高者請丞相御史,次者中二千石試事,滿歲以狀聞,下者報聞,或罷歸田裡,所
白處奏皆可。累遷諫大夫,丞相司直,歲中三遷,官至二千石。其後霍氏竟謀反
誅,望之浸益任用。
是時,選博士、諫大夫通政事者補郡國守、相,以望之為平原太守。望之雅
意在本朝,遠為郡守,內不自得,乃上疏曰:“陛下哀愍百姓,恐德化之不究,
悉出諫官以補郡吏,所謂憂其末而忘其本者也。朝無爭臣則不知過,國無達士則
不聞善。願陛下選明經術,溫故知新,通於幾微謀慮之士以為內臣,與參政事。
諸侯聞之,則知國家納諫憂政,亡有闕遺。若此不怠,成、康之道其庶幾乎!外
郡不治,豈足憂哉?”書聞,征入守少府。宣帝察望之經明持重,論議有餘,材
任宰相,欲詳試其政事,復以為左馮翊。望之從少府出為左遷,恐有不合意,即
移病。上聞之,使侍中、成都侯金安上諭意曰:“所用皆更治民以考功。君前為
平原太守日淺,故複試之於三輔,非有所聞也。”望之即視事。
是歲,西羌反,漢遣後將軍征之。京兆尹張敞上書言:“國兵在外,軍以夏
發,隴西以北,安定以西,吏民並給轉輸,田事頗廢,素無餘積,雖羌虜以破,
來春民食必乏。窮辟之處,買亡所得,縣官谷度不足以振之。願令諸有罪,非盜
受財sha6*人及犯法不得赦者,皆得以差入谷此八郡贖罪。務益致谷以豫備百姓之急。”
事下有司,望之與少府李強議,以為:“民函明陽之氣,有好義欲利之心,在教
化之所助。堯在上,不能去民欲利之心,而能令其欲利不勝其好義也;雖桀在上,
不能去民好義之心,而能令其好義不勝其欲利也。故堯、桀之分,在於義利而已,
道民不可不慎也。今欲令民量粟以贖罪,如此則富者得生,貧者獨死,是貧富異
刑而法不一也。人情,貧窮,父兄囚執,聞出財得以生活,為人子弟者將不顧死
亡之患,敗亂之行,以赴財利,求救親戚。一人得生,十人以喪,如此,伯夷之
行壞,公綽之名滅。政教一傾,雖有周、召之佐,恐不能復。古者臧於民,不足
則取,有餘則予。《詩》曰‘爰及矜人,哀此鰥寡’,上惠下也。又曰‘雨我公
田,遂及我私’,下急上也。今有西邊之役,民失作業,雖戶賦口斂以贍其睏乏,
古之通義,百姓莫以為非。以死救生,恐未可也。陛下布德施教,教化既成,堯、
舜亡以加也。今議開利路以傷既成之化,臣竊痛之。”
於是天子復下其議兩府,丞相、御史以難問張敞。敞曰:“少府左馮翊所言,
常人之所守耳。昔先帝征四夷,兵行三十餘年,百姓猶不加賦,而軍用給。今羌
虜一隅小夷,跳梁于山谷間,漢但令罪人出財減罪以誅之,其名賢於煩擾良民橫
興賦斂也。又諸盜及sha6*人犯不道者,百姓所疾苦也,皆不得贖;首匿、見知縱、
所不當得為之屬,議者或頗言其法可蠲除,今因此令贖,其便明甚,何化之所亂?
《甫刑》之罰,小過赦,薄罪贖,有金選之品,所從來久矣,何賊之所生?敞備
皂衣二十餘年,嘗聞罪人贖矣,未聞盜賊起也。竊憐涼州被寇,方秋饒時,民尚
有飢乏,病死於道路,況至來春將大困乎!不早慮所以振救之策,而引常經以難,
恐後為重責。常人可與守經,未可與權也。敞幸得備列卿,以輔兩府為職,不敢
不盡愚。”
望之、強復對曰:“先帝聖德,賢良在位,作憲垂法,為無窮之規,永惟邊
竟之不贍,故《金布令甲》曰‘邊郡數被兵,離饑寒,夭絕天年,父子相失,令
天下共給其費’,固為軍旅卒暴之事也。聞天漢四年,常使死罪人入五十萬錢減
死罪一等,豪強吏民請奪假貣,至為盜賊以贖罪。其後奸邪橫暴,群盜並起,至
攻城邑,殺郡守,充滿山谷,吏不能禁,明詔遣繡衣使者以興兵擊之,誅者過半,
然後衰止。愚以為此使死罪贖之敗也,故曰不便。”時,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
吉亦以為羌虜且破,轉輸略足相給,遂不施敞議。望之為左馮翊三年,京師稱之,
遷大鴻臚。
先是,烏孫昆彌翁歸靡因長羅侯常惠上書,願以漢外孫元貴靡為嗣,得復尚
少主,結婚內附,畔去匈奴。詔下公卿議,望之以為:烏孫絕域,信其美言,萬
里結婚,非長策也。天子不聽。神爵二年,遣長羅侯惠使送公主配元貴靡。未出
塞,翁歸靡死,其兄子狂王背約自立。惠從塞下上書,願留少主敦煌郡。惠至烏
孫,責以負約,因立元貴靡,還迎少主。詔下公卿議,望之復以為:“不可。烏
孫持兩端,亡堅約,其效可見。前少主在烏孫四十餘年,恩愛不親密,邊境未以
安,此已事之驗也。今少主以元貴靡不得立而還,信無負於四夷,此中國之大福
也。少主不止,繇役將興,其原起此。”天子從其議,征少主還。後烏孫雖分國
兩立,以元貴靡為大昆彌,漢遂不復與結婚。
三年,代丙吉為御史大夫。五鳳中匈奴大亂,議者多曰匈奴為害日久,可因
其壞亂舉兵滅之。詔遣中朝大司馬車騎將軍韓增、諸吏富平侯張延壽、光祿勛楊
惲、太僕戴長樂問望之計策,望之對曰:“《春秋》惡士匄帥師侵齊,聞齊侯卒,
引師而還,君子大其不伐喪,以為恩足以服孝子,誼足以動諸侯。前單于慕化鄉
善稱弟,遣使請求和親,海內欣然,夷狄莫不聞。未終奉約,不幸為賊臣所殺,
今而伐之,是乘亂而幸災也,彼必奔走遠遁。不以義動兵,恐勞而無功。宜遣使
者弔問,輔其微弱,救其災患,四夷聞之,鹹貴中國之仁義。如遂蒙恩得復其位,
必稱臣服從,此德之盛也。”上從其議,後竟遣兵護輔呼韓邪單于定其國。
是時,大司農、中丞耿壽昌奏設常平倉,上善之,望之非壽昌。丞相丙吉年
老,上重焉,望之又奏言:“百姓或乏困,盜賊未止,二千石多材下不任職。三
公非其人,則三光為之不明,今首歲日月少光,咎在臣等。”上以望之意輕丞相,
乃下侍中建章衛尉金安上、光祿勛楊惲、御史中丞王忠,並詰問望之。望之免冠
置對,天子由是不說。
後丞相司直緐延壽奏:“侍中謁者良使承制詔望之,望之再拜已。良與
望之言,望之不起,因故下手,而謂御史曰‘良禮不備’。故事丞相病,明日御
史大夫輒問病;朝奏事會庭中,差居丞相後,丞相謝,大夫少進,揖。今丞相數
病,望之不問病;會庭中,與丞相鈞禮。時議事不合意,望之曰:‘侯年寧能父
我邪!’知御史有令不得擅使,望之多使守史自給車馬,之杜陵護視家事。少史
冠法冠,為妻先引,又使賣買,私所附益凡十萬三千。案望之大臣,通經術,居
九卿之右,本朝所仰,至不奉法自修,踞慢不遜攘,受所監臧二百五十以上,請
逮捕系治。”上於是策望之曰:“有司奏君責使者禮,遇丞相亡禮,廉聲不聞,
敖慢不遜,亡以扶政,帥先百僚。君不深思,陷於茲穢,朕不忍致君於理,使光
祿勛惲策詔,左遷君為太子太傅,授印。其上故印使者,便道之官。君其秉道明
孝,正直是與,帥意亡愆,靡有後言。”
望之既左遷,而黃霸代為御史大夫。數月間,丙吉薨,霸為丞相。霸薨,於
定國復代焉。望之遂見廢,不得相。為太傅,以《論語》、《禮服》授皇太子。
初,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詔公卿議其儀,丞相霸、御史大夫定國議曰:
“聖王之制,施德行禮,先京師而後諸夏,先諸夏而後夷狄。《詩》云:‘率禮
不越,遂視既發;相士烈烈,海外有截。’陛下聖德充塞天地,光被四表,匈奴
單于鄉風慕化,奉珍朝賀,自古未之有也。其禮儀宜如諸侯王,位次在下。”望
之以為:“單于非正朔所加,故稱敵國,宜待以不臣之禮,位在諸侯王上。外夷
稽首稱藩,中國讓而不臣,此則羈縻之誼,謙亨之福也。《書》曰‘戎狄荒服’,
言其來服,荒忽亡常。如使匈奴後嗣卒有鳥竄鼠伏,闕如朝享,不為畔臣。信讓
行乎蠻貉,福祚流於亡窮,萬世之長策也。”天子采之,下詔曰:“蓋聞五帝、
三王教化所不施,不及以政。今匈奴單于稱北藩,朝正朔,朕之不逮,德不能弘
覆。其以客禮待之,令單于位在諸侯王上,贊謁稱臣而不名。”
及宣帝寢疾,選大臣可屬者,引外屬侍中樂陵侯史高、太子太傅望之、少傅
周堪至禁中,拜高為大司馬車騎將軍,望之為前將軍光祿勛,堪為光祿大夫,皆
受遺詔輔政,領尚書事。宣帝崩,太子襲尊號,是為孝元帝。望之、堪本以師傅
見尊重,上即位,數宴見,言治亂,陳王事。望之選白宗室明經達學散騎、諫大
夫劉更生給事中,與侍中金敞並拾遺左右。四人同心謀議,勸道上以古制,多所
欲匡正,上甚鄉納之。
初,宣帝不甚從儒術,任用法律,而中書宦官用事。中書令弘恭、石顯久典
樞機,明習文法,亦與車騎將軍高為表里,論議常獨持故事,不從望之等。恭、
顯又時傾仄見詘。望之以為中書政本,宜以賢明之選,自武帝游宴後庭,故用宦
者,非國舊制,又違古不近刑人之義,白欲更置士人,由是大與高、恭、顯忤。
上初即位,謙讓重改作,議久不定,出劉更生為宗正。
望之、堪數薦名儒茂才以備諫官。會稽鄭朋陰欲附望之,上疏言車騎將軍高
遣客為奸利郡國,及言許、史子弟罪過。章視周堪,堪白令朋待詔金馬門。朋奏
記望之曰:“將軍體周、召之德,秉公綽之質,有卞莊之威。至乎耳順之年,履
折衝之位,號至將軍,誠士之高致也。窟穴黎庶莫不歡喜,鹹曰將軍其人也。今
將軍規橅雲若管、晏而休,遂行日仄至周、召乃留乎?若管、晏而休,則下走
將歸延陵之皋,修農圃之疇,畜雞種黍,俟見二子,沒齒而已矣。如將軍昭然度
行,積思塞邪枉之險蹊,宣中庸之常政,興周、召之遺業,親日仄之兼聽,則下
走其庶幾願竭區區,底厲鋒鍔,奉萬分之一。”望之見納朋,接待以意。朋數稱
述望之,短車騎將軍,言許、史過失。
後朋行傾邪,望之絕不與通。朋與大司農史李官俱待詔,堪獨白宮為黃門郎。
朋,楚士,怨恨,更求入許、史,推所言許、史事曰:“皆周堪、劉更生教我,
我關東人,何以知此?”於是侍中許章白見朋。朋出揚言曰:“我見,言前將軍
小過五,大罪一。中書令在旁,知我言狀。”望之聞之,以問弘恭、石顯。顯、
恭恐望之自訟,下於它吏,即挾朋及待詔華龍。龍者,宣帝時與張子蟜等待詔,
以行污穢不進,欲入堪等,堪等不納,故與朋相結。恭、顯令二人告望之等謀欲
罷車騎將軍疏退許、史狀,候望之出休日,令朋、龍上之。事下弘恭問狀,望之
對曰:“外戚在位多奢淫,欲以匡正國家,非為邪也。”恭、顯奏:“望之、堪、
更生朋黨相稱舉,數譖訴大臣,毀離親戚,欲以專擅權勢,為臣不忠,誣上不道,
請謁者召致廷尉。”時上初即位,不省“謁者召致廷尉”為下獄也。可其奏。後
上召堪、更生,曰系獄。上大驚曰:“非但廷尉問邪?”以責恭、顯,皆叩頭謝。
上曰:“令出視事。”恭、顯因使高言:“上新即位,未以德化聞於天下,而先
驗師傅,既下九卿大夫獄,宜因決免。”於是制詔丞相御史:“前將軍望之傅朕
八年,亡它罪過,今事久遠,識忘難明。其赦望之罪,收前將軍光祿勛印綬,及
堪、更生皆免為庶人。”而朋為黃門郎。
後數月,制詔御史:“國之將興,尊師而重傅。故前將軍望之傅朕八年,道
以經術,厥功茂焉。其賜望之爵關內侯,食邑六百戶,給事中,朝朔望,坐次將
軍”天子方倚欲以為丞相,會望之子散騎中郎伋上書訟望之前事,事下有司,
復奏:“望之前所坐明白,無譖訴者,而教子上書,稱引亡辜之《詩》,失大臣
體,不敬,請逮捕。”弘恭、石顯等知望之素高節,不詘辱,建白:“望之前為
將軍輔政,欲排退許、史,專權擅朝。幸得不坐,復賜爵邑,與聞政事,不悔過
服罪,深懷怨望,教子上書,歸非於上,自以托師傅,懷終不坐。非頗詘望之於
牢獄,塞其怏怏心,則聖朝亡以施恩厚。”上曰:“蕭太傅素剛,安肯就吏?”
顯等曰:“人命至重,望之所坐,語言薄罪,必亡所憂。”上乃可其奏。
顯等封以付謁者,敕令召望之手付,因令太常急發執金吾車騎馳圍其第。使
者至,召望之。望之欲zi6*殺,其夫人止之,以為非天子意。望之以問門下生朱雲。
雲者好節士,勸望之自裁。於是望之仰天嘆曰:“吾嘗備位將相,年逾六十矣,
老入牢獄,苟求生活,不亦鄙乎!”字謂雲曰:“游,趣和藥來,無久留我死!”
竟飲鴆zi6*殺。天子聞之驚,拊手曰:“曩固疑其不就牢獄,果然殺吾賢傅!”是
時,太官方上晝食,上乃卻食,為之涕泣,哀慟左右。於是召顯等責問以議不詳。
皆免冠謝,良久然後已。
望之有罪死,有司請絕其爵邑。有詔加恩,長子伋嗣為關內侯。天子追念
望之,不忘每歲時遣使者祠祭望之冢,終元帝世。望之八子,至大官者育、鹹、
由。
育字次君,少以父任為太子庶子。元帝即位,為郎,病免,後為御史。大將
軍王鳳以育名父子,著材能,除為功曹,遷謁者,使匈奴副校尉。後為茂陵令,
會課,育第六。而漆令郭舜殿,見責問,育為之請,扶風怒曰:“君課第六,裁
自脫,何暇欲為左右言?”及罷出,傳召茂陵令詣後曹,當以職事對。育徑出曹,
書佐隨牽育,育案佩刀曰:“蕭育杜陵男子,何詣曹也!”遂趨出,欲去官。明
旦,詔召入,拜為司隸校尉。育過扶風府門,官屬掾史數百人拜謁車下。後坐失
大將軍指免官。復為中郎將使匈奴。歷冀州、青州兩部刺史,長水校尉,泰山太
守。入守大鴻臚。以鄠名賊梁子政阻山為害,久不伏辜,育為右扶風數月,盡誅
子政等。坐與定陵侯淳于長厚善免官。
哀帝時,南郡江中多盜賊,拜育為南郡太守。上以育耆舊名臣,乃以三公使
車載育入殿中受策,曰:“南郡盜賊群輩為害,朕甚憂之。以太守威信素著,故
委南郡太守,之官,其於為民除害,安元元而已,亡拘於小文。”加賜黃金二十
斤。育至南郡,盜賊靜。病去官,起家復為光祿大夫執金吾,以壽終於官。
育為人嚴猛尚威,居官數免,稀遷。少與陳鹹、朱博為友,著聞當世。往者
有王陽、貢公,故長安語曰“蕭、朱結綬,王、貢彈冠”,言其相薦達也。始育
與陳鹹俱以公卿子顯名,鹹最先進,年十八,為左曹,二十餘,御史中丞。時,
朱博尚為杜陵亭長,為鹹、育所攀援,入王氏。後遂並歷刺史、郡守相,及為九
卿,而博先至將軍上卿,歷位多於鹹、育,遂至丞相。育與博後有隙,不能終,
故世以交為難。
鹹字仲君,為丞相史,舉茂材,好畤令,遷淮陽、泗水內史,張掖、弘農、
河東太守。所居有跡,數增秩賜金。後免官,復為越騎校尉、護軍都尉、中郎將,
使匈奴,至大司農,終官。
由字子驕,為丞相西曹衛將軍掾,遷謁者,使匈奴副校尉。後舉賢良,為定
陶令,遷太原都尉,安定太守。治郡有聲,多稱薦者。初,哀帝為定陶王時,由
為定陶令,失王指,頃之,制書免由為庶人。哀帝崩,為復土校尉、京輔左輔都
尉,遷江夏太守。平jiang6*賊成重等有功,增秩為陳留太守,元始中,作明堂辟雍,
大朝諸侯,征由為大鴻臚,會病,不及賓贊,還歸故官,病免。復為中散大夫,
終官。家至吏二千石者六七人。
贊曰:蕭望之歷位將相,籍師傅之恩,可謂親昵亡間。及至謀泄隙開,讒邪
構之,卒為便嬖宦豎所圖,哀哉!不然,望之堂堂,折而不橈,身為儒宗,有輔
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0
猜你喜歡
天問
《楚辭》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卷八
《黃帝內經素問》 ○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 黃釋畜第十九
《爾雅》 騊駼,馬。 野馬。說唐前傳-第40回-羅成力搶狀元魁-闊海壓死千金閘
《說唐全傳》 當下樑師泰把馬一拍,衝到關前,眾反王懺悔錄-卷09
《懺悔錄》&n第三十六卷 蔡瑞虹忍辱報仇
《醒世恆言》 酒可陶情適性,兼能解悶消愁。三杯第一百四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三國演義》 卻說姜維見魏延踏滅了燈,心中忿怒卷一百七十六 表十六
《清史稿》 軍機大臣年表一 軍機處名不生死成敗,一任自然
《菜根譚》包法利夫人(上)-第二部-07
《包法利夫人》 第卷八十八 列傳第十三
《新唐書》 ◎劉文靜 斐寂 劉文靜字卷五 隋
《歷代兵制》〈隋〉 隋高祖繼周統,其兵制大抵仍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武李賈白 武平一,名甄,卷八十四 翟方進傳第五十四
《漢書》 翟方進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家世卷一五三 書簡卷十
《歐陽修集》 【與十四弟〈煥,字大明〉七通】卷一百七十 列傳第五十八
《明史》 ○于謙(子冕 吳寧 王偉)白鯨(中)-第76章-破城槌
《白鯨》 在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新唐書》 ◎高祖諸子 隱太子建成安娜_卡列寧娜(上)-第7部-03
《安娜·卡列尼娜》 列卷二十二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史記》 (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