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飲酒

作者:李賀 朝代:唐代

秦王飲酒原文

秦王騎虎游八極,劍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聲,劫灰飛盡古今平。
龍頭瀉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
洞庭雨腳來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銀雲櫛櫛瑤殿明,宮門掌事報一更。
花樓玉鳳聲嬌獰,海綃紅文香淺清,黃鵝跌舞千年觥。
仙人燭樹蠟煙輕,清琴醉眼淚泓泓。

詩詞問答

問:秦王飲酒的作者是誰?答:李賀
問:秦王飲酒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秦王飲酒是什麼體裁?答:樂府
問:李賀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賀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秦王騎著猛虎般的駿馬,巡遊八方,武士們的寶劍照射得天空一片碧光。
命令羲和敲著太陽開道,發出玻璃聲響,劫火的余灰已經散盡,國家太平呈祥。
大壺的龍頭傾瀉著美酒,請來了酒星,弦架鑲金的琵琶夜間彈得棖棖響。
像落在洞庭湖上的雨點,那是樂人吹笙,秦王酒興正濃,喝令月亮退行。
銀白色的浮雲輝映得整齊的宮殿亮晶晶,宮門上報時的人已經報了一更。
燈火輝煌的樓上,歌女們的聲音嬌弱乏困,綃紗紅衣輕輕飄動,散發出淡淡的清芬。
一群黃衣女郎舞蹈著,高舉酒杯祝壽歌頌。
仙人形的燭樹光芒四射,輕煙濛濛,嬪妃們心滿意足,一雙雙醉眼清淚盈盈。

注釋
秦王:一說指唐德宗李适(kuò),他做太子時被封為雍王,雍州屬秦地,故又稱秦王,曾以天下兵馬元帥的身份平定史朝義,又以關內元帥之職出鎮鹹陽,防禦吐蕃。一說指秦始皇,但篇中並未涉及秦代故事。一說指唐太宗李世民,他做皇帝前是秦王。
羲和:傳說中為太陽駕車的神。《淮南子·天文訓》:“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注釋說:“日乘車,駕以六龍,羲和御之。”敲日:說他敲打著太陽,命令太陽快走。因太陽明亮,所以詩人想像中的敲日之聲就如敲玻璃的聲音。
劫灰:劫是佛經中的歷時性概念,指宇宙間包括毀滅和再生的漫長的周期。劫分大、中、小三種。每一大劫中包含四期,其中第三期叫做壞劫,壞劫期間,有水、風、火三大災。劫灰飛盡時,古無遺蹟,這樣一來無古無今,所以稱之為“古今平”。王琦認為這裡是借指“自朱泚、李懷光平後,天下略得安息”。
⑸龍頭:銅鑄的龍形酒器。據《北堂書鈔》載:唐太極宮正殿前有銅龍,長二丈。又有銅樽,容積四十斛。大宴群臣時,將酒從龍腹裝進,由龍口倒入樽中。酒星:一名酒旗星。
金槽:鑲金的琵琶弦碼。棖棖:琵琶聲。
雨腳:密集的雨點。這句說笙的樂音像密雨落在洞庭湖上的聲音一樣。
銀云:月光照耀下的薄薄的白雲朵。櫛櫛:雲朵層層排列的樣子。瑤殿:瑤是玉石。這裡稱宮殿為瑤殿,是誇張它的美麗豪華。
宮門掌事:看守宮門的官員。一更:一作“六更”。
花樓玉鳳:指歌女。嬌獰:形容歌聲嬌柔而有穿透力。獰字大約是當時的一種贊語,含有不同尋常之類的意思。
海綃:鮫綃紗。《述異記》雲出於南海,是海中鮫人所織。紅文:海綃上繡的紅色花紋。香淺清:清香幽淡的氣息。
黃娥跌舞:可能是一種舞蹈。千年觥:舉杯祝壽千歲。
仙人燭樹:雕刻著神仙的燭台上插有多枝蠟燭,形狀似樹。⒁清琴:即青琴,傳說中的神女。這裡指宮女。淚泓泓:眼淚汪汪,淚眼盈盈。

詩文賞析

李賀寫詩,題旨多在“筆墨蹊徑”之外。他寫古人古事,大多用以影射當時的社會現實,或藉以表達他的鬱悶的情懷和隱微的意緒。沒有現實意義的詠古之作,在他的集子裡是很難找到的。這首詩題為“秦王飲酒”,卻“無一語用秦國故事”(王琦《李長吉詩歌匯解》),因而可以判定它寫的不是秦始皇。詩共十五句,分成兩個部分,前面四句寫武功,後面十一句寫飲酒,重點放在飲酒上。詩人筆下的飲酒場面是“恣飲沉湎,歌舞雜沓,不卜晝夜”(姚文燮《昌谷集注》)。詩中的秦王既勇武豪雄,戰功顯赫,又沉湎於歌舞宴樂,過著腐朽的生活,是一位功與過都比較突出的君主。唐德宗李适正是這樣的人。這首詩是借寫秦王的恣飲沉湎,隱含對德宗的諷喻之意。

前四句寫秦王的威儀和他的武功,筆墨經濟,形象鮮明生動。首句的“騎虎”二字極富表現力。虎為百獸之王,生性兇猛,體態威嚴,秦王騎著它週遊各地,人人望而生畏。這樣的詞語把抽象的、難於捉摸的“威”變成具體的浮雕般的形象,使之更具有直觀性。次句借用“劍光”顯示秦王勇武威嚴的身姿,十分傳神,卻又如羚羊掛角,香象渡河,無形跡可求。“劍光照天天自碧”,運用誇張手法,開拓了境界,使之與首句中的“游八極”相稱。第三句“羲和敲日玻璃聲”,注家有的解釋為“日月順行,天下安平之意”;有的說是形容秦王威力大,“直如羲和之可以驅策白日”。因為秦王劍光照天,天都為之改容,羲和畏懼秦王的劍光,驚惶地“敲日”逃跑了。第四句正面寫秦王的武功。由於秦王勇武絕倫,威力無比,戰火撲滅了,劫灰盪盡了,四海之內呈現出一片昇平的景象。

天下太平,秦王洋洋得意,不再勵精圖治,而是沉湎於聲歌宴樂之中,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從第五句起都是描寫秦王尋歡作樂的筆墨。“龍頭瀉酒邀酒星”極言酒喝得多。一個“瀉”字,寫出了酒流如注的樣子;一個“邀”字,寫出了主人的殷勤。“金槽琵琶夜棖棖”形容樂器精良,聲音優美。“洞庭雨腳來吹笙”描述笙的吹奏聲飄忽幽冷,綿延不絕。“酒酣喝月使倒行”是神來之筆,有情有景,醉態可掬,氣勢凌人。這位秦王飲酒作樂,鬧了一夜,還不滿足。他試圖喝月倒行,阻止白晝的到來,以便讓他盡情享樂,作無休無止的長夜之飲。這既是顯示他的威力,又是揭示他的暴戾恣睢。

“銀雲櫛櫛瑤殿明,宮門掌事報一更”。五更已過,空中的雲彩變白了,天已經亮了,大殿里外通明。掌管內外宮門的人深知秦王的心意,出於討好,也是出於畏懼,謊報才至一更。過去的本子都作“一更”,清代呂種玉《言鯖》引作“六更”,“六更”似太直,不如“一更”含義豐富深刻,具有諷刺意味。儘管天已大亮,飲宴並未停止,衣香清淺,燭樹煙輕,場面仍是那樣的豪華綺麗,然而歌女歌聲嬌弱,舞伎舞步踉蹌,妃嬪淚眼泓泓,都早已不堪驅使了。在秦王的威嚴之下,她們只得強打著精神奉觴上壽。“青琴醉眼淚泓泓”,詩歌以冷語作結,氣氛為之一變,顯得跌宕生姿,含蓄地表達了惋惜、哀怨、譏誚等等複雜的思想感情,余意無窮。

標籤:寫人寫酒

詩詞推薦

  • 虞美人·雨後同乾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

    葉夢得宋代〕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遊絲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
  • 踏莎行·萱草欄乾

    晁端禮宋代〕萱草欄乾,榴花庭院。悄無人語重簾卷。屏山掩夢不多時,斜風雨細江南岸。晝漏初傳,林鶯百囀。日長暗記殘香
    秦王飲酒原文_秦王飲酒的賞析_古詩文
  • 小桃紅·曉妝

    喬吉元代〕紺雲分翠攏香絲,玉線界宮鴉翅。露冷薔薇曉初試。淡勻脂,金篦膩點蘭煙紙。含嬌意思,殢人須是,親手畫眉兒
  • 虞美人·黃昏又聽城頭角

    納蘭性德清代〕黃昏又聽城頭角,病起心情惡。藥爐初沸短檠青,無那殘香半縷惱多情。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鏡憐清影。一聲彈指
  • 卜運算元

    謝逸宋代〕煙雨冪橫塘,紺色涵清淺。誰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江半。隱几岸烏巾,細葛含風軟。不見柴桑避俗翁,心共孤雲
  • 相見歡·花前顧影粼

    毛奇齡清代〕花前顧影粼粼。水中人。水面殘花片片繞人身。 私自整,紅斜領,茜兒巾。卻訝領間巾里刺花新。
    秦王飲酒原文_秦王飲酒的賞析_古詩文
  • 宋玉對楚王問

    宋玉先秦〕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  宋玉對曰:“唯,然,有之!願大王寬其
  • 上元夫人

    李白唐代〕上元誰夫人?偏得王母嬌。嵯峨三角髻,餘發散垂腰。裘披青毛錦,身著赤霜袍。手提嬴女兒,閒與鳳 * 。眉語
  • 沁園春 答九華葉賢良

    劉克莊宋代〕一卷陰符,二石硬弓,百斤寶刀。更玉花驄噴,鳴鞭電抹,烏絲闌展,醉墨龍跳。牛角書生,虬髯豪客,談笑皆堪
  • 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李白唐代〕廓落青雲心,結交黃金盡。富貴翻相忘,令人忽自曬。蹭蹬鬢毛斑,盛時難再還。巨源咄石生,何事馬蹄間?綠蘿
    秦王飲酒原文_秦王飲酒的賞析_古詩文
  • 畫地學書

    歐陽修宋代〕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幼敏悟過人,讀書輒
  • 南歌子

    李煜唐代〕雲鬢裁新綠,霞衣曳曉紅。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趁拍鸞飛鏡,回身燕□空。莫翻紅袖過簾櫳,
  • 怨歌行

    班婕妤〔兩漢〕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飈奪炎熱。棄捐
  • 銅雀妓二首

    王勃唐代〕金鳳鄰銅雀,漳河望鄴城。君王無處所,台榭若平生。舞席紛何就,歌梁儼未傾。西陵松檟冷,誰見綺羅情。妾本
  • 前有一尊酒行二首

    李白唐代〕春風東來忽相過,金樽淥酒生微波。落花紛紛稍覺多,美人慾醉朱顏酡。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君起
  • 段太尉逸事狀

    柳宗元唐代〕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邠人偷嗜暴
  • 酒泉子·楚女不歸

    溫庭筠唐代〕楚女不歸,樓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風又起,杏花稀。玉釵斜篸雲鬟重,裙上金縷鳳。八行書,千里夢,雁南飛。
  •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

    岑參唐代〕胡地苜蓿美,輪台征馬肥。大夫討匈奴,前月西出師。甲兵未得戰,降虜來如歸。橐駝何連連,穹帳亦累累。陰山
  • 武侯廟

    佚名明代〕劍江春水綠沄沄,五丈原頭日又曛。舊業未能歸後主,大星先已落前軍。南陽祠宇空秋草,西蜀關山隔暮雲。正統
    秦王飲酒原文_秦王飲酒的賞析_古詩文
  • 精衛詞

    王建唐代〕精衛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魚龍何所為。口穿豈為空銜石,山中草木無全枝。朝在
    秦王飲酒原文_秦王飲酒的賞析_古詩文
秦王飲酒原文_秦王飲酒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