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金山怎么寫好看

金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又名瓮山。即今北京市西北頤和園內萬壽山。《方輿紀要》 卷11順天府: “金山亦在府西三十里,亦曰瓮山,其西有龍泉匯而為池,曰瓮山泊,潛通大湖。”

②在今河北淶水縣西北。《方輿紀要》 卷12淶水縣: 金山 “一名金絲山。群峰並聳,其最高者曰朝陽嶺,嶺色如金”。

③指今內蒙古東北之大興安嶺。《明史·韃靼傳》: 洪武二十年 (1387) 春,馮勝等十二萬眾征韃靼,“遣藍玉乘大雪襲慶州,克之。夏,師逾金山,臨江鏞失道,陷敵死”。

④在今遼寧昌圖縣西十五里。《新唐書·薛仁貴傳》: 乾封初攻高麗,“ (龐) 同善進次金山,衂虜不敢前,高麗乘勝進,仁貴擊虜斷為二,眾即潰”。

⑤亦名金山。即今遼寧大連市旅順口東黃金山。《新唐書· 高麗傳》: 總章元年 (668) 與高麗戰,“ (龐) 同善 (高) 侃新城,(泉) 男建遣兵擊之,薛仁貴救 (高) 侃,戰於金山”。即此。

⑥在今吉林雙遼縣東北東遼河北。《明史·馮勝傳》: “元太尉納哈出擁眾數十萬屯金山,數為遼東邊害。二十年命勝為征虜大將軍……駐大寧逾兩月,留兵五萬守之,而以全師壓金山。”

⑦在今上海市金山縣東南海中,有大、小金山二島。《方輿紀要》 卷24松江府華亭縣: 金山,“ 《志》雲,周康王築城處,後淪入海。上有平坡,官軍嘗會哨於此”。《清一統志·松江府一》: 金山,“按,楊維楨 《志》 云: 淞之南有大金、小金,出沒於雲海之中,即指此二山也”。

⑧在今江蘇吳縣西。系天平山支隴,西去天平山里許。《方輿紀要》 卷24蘇州府長洲縣 “天平山”條: 金山 “初名茶塢山,晉宋間鑿石得金,因易今名。頂亦有石池”。民國 《吳縣誌》 卷19引楊循吉《金山雜誌》: “山高可五十丈,多美石,巉巉高聳,皆碧綠色。山左有石,尤偉而峭。”

⑨古名氐父山。又名獲苻山、浮玉山、伏牛山、龍游山。在今江蘇鎮江市西北隅。與山、北固山合稱京口三山在長江中,清道光年間因江沙淤積,始與南岸相連。《資治通鑑》: 唐肅宗上元二年 (761),田神功自瓜洲渡江擊展,劉展 “將步騎萬餘陳於蒜山,神功以舟載兵趣金山”。即此。《寰宇記》 卷89丹徒縣: 金山 “一名浮玉。唐肅宗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故名”。今山上有金山寺、楞伽台、慈壽塔、法海洞、白龍洞、中冷泉等名勝。

⑩在今浙江東陽市北。《方輿紀要》 卷93東陽縣: 金山 “在縣北五十里”。

(11)一名紫金山。即今福建上杭縣北紫金山。《輿地紀勝》 卷132汀州 《景物上》: 金山 “在上杭縣之西一十里。宋康定中產金,因以名之”。《方輿紀要》卷98汀州府上杭縣: 金山在 “縣西十里,一名紫金山。……相傳宋時縣治邇,其地水赤味,飲則傷人,惟浸生鐵,可煉成鋼。後縣治既遷,其水遂變,不異常水”。

(12)在今江西進賢縣南四十里。《方輿紀要》 卷84進賢縣 “港南山” 條下: 金山 “地產金,有淘金井。界於臨川”。

(13)在今江西遂川縣城北。《輿地紀勝》 卷31 吉州: 金山 “在龍泉縣西北。去縣一里,有龍興寺,有塔。陰陽家以縣名龍泉,而金銀兩山夾峙為龍之角,又謂兩塔為雙峰”。《方輿紀要》 卷87吉安府龍泉縣:金山在 “縣治北一里。又有銀山在治東一里。二山夾峙,上各有塔”。

(14)在今山東梁山縣北四十五里。《方輿紀要》 卷33東平州: 金山 “山色紫赤,其石堅緻,河上諸邑往采以給用”。

(15)在今山東淄博市臨淄西南。明嘉靖 《青州府志》 卷6: 金山 “金嶺名鎮取此”。

(16)在今山東煙臺市寧海鎮東北四十五里。明洪武中置金山所於此。

(17)在今河南信陽縣南。《書·世宗紀》: 永平元年 (508) 十二月,“郢州刺史婁悅破衍將馬仙琕於金山”。即此。《水經·淮水注》: “獅水東南流歷金山北。山無樹木,峻峭層峙。”

(18)即金城山。在今廣東潮州市城北。《明一統志》卷80潮州府: 金山 “在府治後,即金城山。東臨惡溪,西瞰大湖,為一遊覽勝處”。《方輿紀要》 卷103潮州府海陽縣: 金山 “在府治北。形如覆釜,高四十丈,周三里,中有小湖”。

(19)即金崗山。在今廣東四會市北。《元和志》 卷34廣州四會縣: 金山 “一名金岡山,在縣北六十五里。出金沙”。

(20)在今廣西崇左縣東北左州鎮西北。《方輿紀要》卷110左州: 金山 “在州西北二里。有通幽岩,奇峰錯峙,怪石環列。稍北有流霞峰最高,登之則八表在目。又有雙清、獨諸峰,聯絡環向,六州之勝概地”。

(21)在今四川廣元市北。《方輿紀要》 卷68廣元縣: 金山 “在縣北三里。孟置金山砦於此”。《清一統志·保寧府一》: 金山 “一名金城山,滌溪環其右”。

(22)在今四川安縣東北。《元和志》 卷33龍安縣:金山 “在縣東五十步。每夏雨奔注,崩頹之所則金粟散出,大者如棋子”。

(23)亦名富樂山。在今四川綿陽市東。《寰宇記》卷83巴西縣: 金山,“ 《益州記》 云: 金山在涪縣東五十步,東臨澗水,光照耀川。又 《李膺記》云: 金山長七八里,每夏淹雨,有崩處即金粟散出”。

(24)在今玉門市西北赤金鎮東。《元和志》 卷40玉門縣: “金山,在縣 (今赤金鎮稍東) 東六十里。出金。”

(25)在今甘肅民樂縣南。《十六國春秋輯補》 卷82後涼錄: 呂光龍飛二年 (397),“ (沮渠) 蒙遜叛光,殺中田護軍馬邃,攻陷臨松郡,屯兵金山”。即此。

(26)在今甘肅永昌縣北三里。《晉書·呂光載記》:東晉隆安初,沮渠蒙遜叛光,“殺中田護軍馬邃,攻陷臨松郡,屯兵金山,大為百姓之患”。

(27)在今青海湟中縣西北。《隋書·煬帝紀》: 大業五年 (609),“宴群臣於金山之上”。《清一統志·西寧府一》: 金山,“ 《行都司志》: 山在西六十里,番言曰結脫剌。上有湫池,旱禱輒應,為西寧望山”。

(28)即金嶺。又名金沙山、金莎山、金娑山。今新疆中部之博格達山。《方輿紀要》 卷65火州: 金山“在庭州東南,西州西北,此西域之金山也”。

(29)又名金微山、阿勒坦山。即我國新疆北部與蒙古國間之阿爾泰山。《魏書·蠕蠕傳》: “那蓋出自金山。” 《隋書·突厥傳》: “後魏太武滅沮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茹茹,世居金山,工於鐵工。金山狀如兜鍪。”


(1)古山名。(1)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東境西遼河南岸。《明史·太祖紀》:洪武二十年(1387年),“馮勝兵逾金山”,蒙古納哈出投降。即此。(2)在今遼寧省昌圖縣。《通典》載,唐乾封二年(667年),薛仁貴破高麗於金山。《大明一統志》:“山在開原西北三百五十里,遼河北岸。又西北三十里,曰東金山。又二十里曰西金山,三山綿亘三百餘里,與烏梁海接境。”即此。(3)又名紫金山。在今福建省上杭縣北。宋時產金。(4)見“阿爾泰山”。(2)今山名。(1)在上海市金山區南杭州灣口,西距金山嘴6.6千米。包括大、小金山和浮山,三島原與陸地相連,南宋後因陸地沉降,海岸線變遷,遂成為海島。大金山海拔103米,為上海市最高峰。由火山岩構成。島上自然生態環境保持較好,已闢為自然保護區。(2)在江蘇省鎮江市城區西北側。原名氐父山,唐代前曾稱獲苻山、澤心山、伏牛山、龍游山、金鰲嶺等,也叫浮玉山。唐時有裴頭陀獲金於江邊,因改今名。一說南朝梁天監時已有金山之稱(據《讀史方輿紀要》)。唐祜《金山寺》詩曰:“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南宋建炎中,韓世忠與金兀朮大戰於此,兀朮大敗。原屹立長江中,清道光年間開始與南岸相接,今已成陸山。海拔43.7米。有金山寺、楞伽台、慈壽塔、法海洞、白龍洞、中冷泉等名勝。金山寺依山而築,建築層層相接,幢幢相銜,與山成為一體,有“寺裹山”之稱。建國後開挖了人工湖,湖光山色,為旅遊勝地。(3)在山東省巨野縣城東南。原名金鄉山,後因鑿石得金改今名。海拔133.2米。南坡有一洞,為漢昌邑王劉賀所開。洞壁如削,似漢墓型,並刻有佛像。洞內涼氣襲人,因名清涼洞。史傳唐秦王李世民曾避暑於此,故又稱“秦王避世洞”。(4)又稱金城山。在廣東省潮州古城北闕,西瞰銀山,東臨韓江,南俯城廓,為古城之後扆。因形似覆釜而得名。唐宰相常袞,登臨金山,刻有“初陽頂”三字。韓愈貶潮建“款涼”、“延光”二亭於鳳山樓左右北宋大中祥符年間,知軍州王漢著手規劃,取竹木蔥青,荔枝尤繁,建荔枝亭、鳳凰亭、初陽亭、仙遊洞;並隨景命名獨秀峰、謁賢石、隱石、西暉岩諸勝。明天順時,知府陳瑄延置“玉華書院”、“北海書院”,開闢了“金山中學堂”的先河。明代又在北麓臨江處,辟北閣佛燈建築群。山上還保留了歷代名人的題刻30餘處。有王漢的《金山城記》、米芾手書題刻“第一山”等。

詞語分解

  • 金山的解釋 .產金之山。《南史·海南諸國·林邑國》:“其國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比喻人的儀表英俊、德行崇高。《梁書·朱異傳》:“﹝ 異 ﹞器宇弘深,神表峯峻。金山萬丈,緣陟未登;玉海千尋,窺映不測。”.
  • 金的字典解釋 金 ī 一種化學元素,符號Au,原子序數,黃赤色,質軟:黃金。金子。金筆。 金一類的,具有光澤、延展性,容易傳熱和導電的固體的通稱(汞除外)。:金屬。五金(舊指金銀銅鐵錫)。合金(兩種或多種金屬混合而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馬橋河鎮

在黑龍江省穆稜市中部。面積平方千米,人口.萬。鎮人民政府駐躍進村,人口。年設馬橋河鎮,年改村。年改鄉,年改公社,年復鄉,年改鎮。產玉米、大豆、小麥、烤菸等。牧業有養羊。有農機修配、木材加工等廠。濱綏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金山歷史

相關歷史

金山_金山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