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
北朝、隋、唐時期的北方游牧民族及其所建政權。4世紀中葉以前,突厥是柔然汗國的屬部之一,居於金山 (今阿爾泰山) 之陽。546年,其酋土門打敗鐵勒,收其部眾五萬餘,始強盛; 552年,擊破柔然,遂自立為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國。其子木桿可汗時, 南滅柔然, 北並契骨, 東逐契丹, 西破噠,統有遼海 (指遼河上游地) 以西直到西海 (今哈薩克斯坦裏海),大漠以北直到北海 (今俄羅斯貝加爾湖) 的廣大地域。大可汗建牙帳于于都斤山 (又作郁督軍山、烏德鞬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土門弟室點密統兵征西域,據 “烏孫舊地”,建牙龜茲北鷹娑川 (今新疆開都河上游),為西面可汗,實際上已與大可汗分治汗國東、西部。隋開皇三年 (583),突厥統治者內訌,大可汗沙缽略攻阿波可汗 (木桿子大邏便),阿波率部投西面達頭可汗 (密點密子玷厥),聯兵與沙缽略相攻。從此突厥汗國分裂為二。大可汗所統西不逾金山,史又稱東突厥或北突厥。沙缽略為達頭所困,臣附隋朝,隋許其度漠南寄居白道川 (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開皇十九年 (599),隋封處羅侯子染乾為啟民可汗,於朔州築大利城 (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西北) 居之。仁壽間,隋以突厥之眾及鐵勒諸部盡歸啟民統領,令居塞北,為隋北藩屬。隋末唐初,啟民可汗子始畢可汗、處羅可汗、頡利可汗相繼統治東突厥。貞觀四年 (630) 為唐所滅,於其地置都督府、州。永淳二年 (683),雲中都督屬下首領骨咄祿聚集亡散,保總材山 (今內蒙古陰山地區),勢漸盛,復自立為可汗,重建東突厥汗國。其弟默啜可汗繼立 (691—716),可汗庭仍建於都斤山 (今蒙古國杭愛山)。開元末又起內訌。天寶三載 (744),被回紇所滅。
突厥字典分解
突厥的解釋 [Turks;a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 南北朝至唐朝我國西北地區民族。公元六世紀遊牧於金山(今阿爾泰山),初屬柔然族。西魏
突的解釋 突 tū 忽然:突然。突現。突發。突變。突如其來。異軍突起。突兀。 超出,衝破,猛衝:突破。突圍。突出。 煙囪:曲突徙薪。灶突。 筆畫數:9; 部首:穴; 筆
厥的解釋 厥 jué 氣閉,昏倒:昏厥。痰厥。 其他的,那個的:厥父。厥後。 乃,於是:“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古同“撅”,掘。 古同“撅”,斷木。 筆畫數: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