蝜蝂傳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代

蝜蝂傳原文

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於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詩詞問答

問:蝜蝂傳的作者是誰?答:柳宗元
問:蝜蝂傳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柳宗元的名句有哪些?答:柳宗元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蝜蝂是一種善於背東西的小蟲。它在爬行中遇到東西,就抓取過來,仰起頭背著它們。背負的東西越來越重,即使非常疲乏勞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而物體堆積不會散落,最終被壓倒爬不起來。有時人們可憐它,替它除去背上的物體。可是如果它還能爬行,就像原先一樣抓取物體。它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力氣也不停止,直至跌落到地上摔死。

如今世上那些貪得無厭的人,見到錢財就不放過,用來增加他們的家產,不知道財貨會成為自己的累贅,還只擔心財富積聚得不夠多。等到他們壞了事栽了跟頭,有的被貶斥罷官,有的被流放到邊遠地區,這也夠痛苦的了。一旦再被起用,他們仍不肯悔改,成天想著提高自己的官位,增加自己的俸祿,而且變本加厲地貪取錢財,因而面臨著從高處摔下來的危險,看到前人由於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也不知引以為戒。即使他們的外形看起來龐大,他們的名義是人,可是智慧卻和蝜蝂小蟲一樣。這也太可悲了!

注釋
蝜蝂(fùbǎn):《爾雅》中記載的一種黑色小蟲,背隆起部分可負物。
輒(zhé):立即,就。輒持取:就去抓取。
卬(áng):同“昂”,仰,抬頭。
困劇:非常睏倦疲累。困,疲乏。劇,很,非常。
澀:不光滑。
因:因而。
卒:最後,最終。躓仆(zhìpū):跌倒,這裡是被東西壓倒的意思。
或:有時。
去:除去,拿掉。負:負擔,指小蟲身上背的東西。
苟:只要,如果。
故:原來。
好(hào):喜愛。上高:爬高。
已:停止。
嗜取者:貪得無厭的人。嗜,貪,喜好。
貨:這裡泛指財物。
厚:動詞,增加。室:家。
怠(dài):通“殆”,鬆懈。躓:跌倒,這裡是垮台失敗的意思。
黜(chù)棄:罷官。
遷徙:這裡指貶斥放逐,流放。
以:通“已”,已經。病:疲憊。
不艾(yì):不停止。艾,止息,停息,悔改。
滋:更加。
前之死亡:以前因貪財而死的人。
戒:吸取教訓。
形:形體。魁然:壯偉的樣子。
名人:被命名為人,意義為被稱作是人。

詩文賞析

這是一篇寓言小品,通過描寫小蟲蝜蝂善負物、喜爬高的特性,諷刺“今世之嗜取者”聚斂資財、貪得無厭、至死不悟的醜惡面目和心態,它的寓意為要懂得知足常樂,不要太貪心,嘲諷了追求名位、貪婪成性的醜行。

文章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抓住蝜蝂善負物,喜爬高兩個特性;第二部分諷刺腐敗官僚的貪得無厭。這兩部分分別扣住蝜蝂和腐敗官吏各自特點展開議論,兩部分相互對應,意理一貫,內在邏輯十分嚴密,將小蟲和官僚的形象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雖然篇幅短小,卻像是一面明鏡映射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現實。作者善於觀察生活,寫小蟲持物負重的本性如可目睹;更善於思考社會人生問題,寫貪官污吏的貪婪成性入木三分。

此文的一個重要特色是塑造了蝜蝂這一藝術形象。柳宗元的文章善於繪聲繪影,因物肖形,創造了比較完整的、個性化的寓言形象,既集中動物本身的特徵, 形象鮮明生動,又揭示了現實生活中某些人的嘴臉,寓意深刻。這篇《蝜蝂傳》就是集中了許多善執物、好上高的小蟲的特點,塑造了一個貪婪,愚頑的蝜蝂小蟲形象。蝜蝂是一種由作者幻形出來的小動物。此名雖出現在《爾雅·虫部》中,而郭璞卻無法對它注釋只註上“未詳”二字。可見,蝜蝂不是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小蟲。柳宗元創造這一形象的目的,是諷刺吏道的黑暗和腐敗。作者對這種小蟲的特徵作了非常細緻的描繪,其身上具有了貪官典型的特徵:一是好物:“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苟能行,又持取如故。”有貪得無厭的特點。二是好高:“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有攫取權力的特點。其所諷對象非常明確,作者在後面的議論部分更明確了諷刺的指向。因此章士釗在《柳文指要》 中直接指出,文中蝜蝂所諷刺的是柳宗元熟悉的唐朝宰相王涯,此人無比貪婪,其結局與蝜蝂一樣,死於自己所積累的財富。其實蝜蝂形象的刻畫主要不是針對某個人,而是一種普遍存在於官場中的社會現象。

此文的另一個特色是運用了象徵的表現手法,通過描寫蝜蝂貪得無厭,最終因此喪身於這一性格,形象地寫出貪官污吏的貪婪愚蠢以及最後的悲慘命運,表達了作者對於官場腐敗的厭惡以及批判。聯繫作者的政治歷程來看,這篇文章同時應包含著作者自己在政治鬥爭中所取得的教訓。

這篇文章,行文簡約精妙,說理師法自然,結構細密,邏輯嚴謹,類比恰切,過渡自然,語言犀利,敘事生動,議論精警,寓意深刻,具有很強的批判精神。更妙的地方是,連作者自己都可能始料未及,此文給後世的閱讀者、研究者提供不盡的想像空間,千載以後,仍能警戒世人。

標籤:寓言

詩詞推薦

  • 樵夫毀山神

    佚名清代〕康熙十五年,餘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鄧樵夫許之。明晨,客伺於神祠
  • 鐵杵磨針

    祝穆宋代〕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
    蝜蝂傳原文_蝜蝂傳的賞析_古詩文
  • 三人成虎

    劉向兩漢〕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 農婦與鶩

    佚名〔〕昔皖南有一農婦,於河邊拾薪,微聞禽聲,似哀鳴。熟視之,乃鶩也。婦就之,見其兩翅血跡斑斑,疑其受創也。
  • 一毛不拔

    邯鄲淳〔魏晉〕一猴死,見冥王,求轉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須將毛盡拔去。”即喚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勝痛叫。王笑
    蝜蝂傳原文_蝜蝂傳的賞析_古詩文
  • 梟逢鳩 / 梟將東徙

    劉向兩漢〕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鳩曰:“子
  • 羅隱唐代〕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蝜蝂傳原文_蝜蝂傳的賞析_古詩文
  • 雉子班

    佚名兩漢〕雉子,班如此。之於雉梁。無以吾翁孺,雉子。知得雉子高蜚止,黃鵠蜚,之以千里,王可思。雄來蜚從雌,視子
    蝜蝂傳原文_蝜蝂傳的賞析_古詩文
  • 逍遙遊

    莊周〔先秦〕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
  • 刻舟求劍 / 楚人涉江

    佚名先秦〕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蝜蝂傳原文_蝜蝂傳的賞析_古詩文
  • 秦西巴縱麑

    佚名先秦〕孟孫獵而得麑,使秦西巴持歸烹之。麑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縱而與之。孟孫歸,求麑安在。秦西巴對曰:“
  • 截竿入城

    邯鄲淳〔魏晉〕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夫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
    蝜蝂傳原文_蝜蝂傳的賞析_古詩文
  • 不怕鬼 / 曹司農竹虛言

    紀昀清代〕曹司農竹虛言,其族兄自歙往揚州,途經友人家。時盛夏,延坐書屋,甚軒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
  • 學弈

    孟子先秦〕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
    蝜蝂傳原文_蝜蝂傳的賞析_古詩文
  • 若石之死

    劉基明代〕若石居冥山之陰,有虎恆窺其藩。若石帥家人晝夜警:日出而殷鉦,日入而舉輝,築牆掘坎以守。卒歲虎不能有獲
  • 酒徒遇嗇鬼

    佚名〔〕昔一人嗜酒,忽遇故人,其故人乃慳吝之徒。嗜酒者曰:“望詣貴府一敘,口渴心煩,或茶或酒,求止渴耳。”故
  • 揠苗助長

    佚名先秦〕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 外科醫生

    江盈科〔明代〕有醫者, 自稱善外科。一裨將陣回,中流矢,深入膜,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官,跪而請酬。裨將曰:“
  • 紅毛氈

    蒲松齡清代〕紅毛國,舊許與中國相貿易,邊帥見其眾,不許登岸。紅毛人固請賜一氈地足矣。帥思一氈所容無幾,許之。其人
    蝜蝂傳原文_蝜蝂傳的賞析_古詩文
  • 桑中生李

    佚名〔〕南頓張助於田中植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中有土,因植種,以余漿灌溉,後人見桑中復生李,轉相告語。
蝜蝂傳原文_蝜蝂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