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文言文原文解釋及翻譯16篇(一)

國中文言文
1、論語十則
①子(先生)曰:“學而時習(時常地複習)之,不亦說(“悅”,愉快)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生氣,發怒),不亦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乎?”(《學而》)
②子曰:“溫故而知新(溫習學過的知識,可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為師矣。”(《為政》)
③子曰:“學而不思則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思而不學則殆(有害)。”(《為政》)
④曾子曰:“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三,泛指多次)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真誠,誠實)乎?傳(老師傳授的知識)不習乎?”(《學而》)
⑤子曰:“由(仲由,字子路),誨女(“汝”,你)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聰明的。是,此、這。知,通“智”)。” (《為政》)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⑦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剛強,勇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⑧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凋謝)也。”(《子罕》)
⑨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許。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⑩子曰:“見賢思齊焉(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2、曹劌論戰 《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指居高位、享厚祿的人)謀之,又何間(參與)焉?”劌曰:“肉食者鄙(鄙陋,這裡指目光短淺),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即“以何戰”,憑藉什麼作戰?以,憑、靠)?”公曰:“衣食所安(養),弗(不)敢專(個人專有)也,必以分人。”對(回答)曰:“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祭祀用的豬牛羊)玉帛,弗敢加(虛報)也,必以信(實情)。”對曰:“小信(信用)未孚(為人所信服),神弗福(賜福,保佑)也。”公曰:“小大之獄(案件),雖(即使)不能察(明察),必以情(以實情判斷)。”對曰:“忠之屬(這是盡了職份的事情。忠,盡力做好分內的事)也。可以一戰(可以憑藉這個條件打仗)。戰則請從(跟隨)。”
公與之乘(共坐一輛戰車),戰於長勺。公將鼓(擊鼓進軍)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大敗)。公將馳(驅車追趕)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車輪壓出的痕跡),登軾(登上車前的橫木)而望之,曰:“可矣。”遂逐(追趕,追擊)齊師。
既(已經)克(戰勝),公問其故(原因,緣故)。對曰:“夫(發語詞,議論或說明時,用在句子開頭,沒有實在意義)戰,勇氣也。一鼓作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作,振作),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充滿,這裡指士氣正旺盛),故克之。夫大國,難測(推測,估計)也,懼有伏(埋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倒下),故逐之。”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起,被任用)於畎畝(田間、天地)之中,傅說舉(任用,選拔,這裡是“被選拔”)於版築(杵)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獄官),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集市)。
故天將降大任(責任,使命)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使他經受飢餓),空乏(資財缺乏,這裡是動詞,使他受到貧困之苦)其身,行拂(違背)亂(擾亂)其所為(使他做事不順),所以動心忍性(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曾(通“增”)益(增加)其所不能。
人恆過(常常犯錯誤),然後能改,困於心,衡(通“橫”,梗塞,不順)於慮(思慮堵塞),而後作(奮起,指有所作為),征(表現)於色(臉色),發於聲,而後喻(了解)。入(國內)則無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通“弼”,輔佐)士(輔佐君主的賢士),出則無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因憂患而得以生存)而死於安樂(因沉迷安樂而衰亡)也。
4、魚我所欲也 《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苟且取得,這裡是“苟且偷生”的意思)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通“避”,躲避)也。如使(假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什麼手段)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不丟掉)耳。
一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食,一豆(古代一種木製的盛食物的器具)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助詞)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指“不食嗟來之食”之黔敖);蹴(用腳踢)爾而與之,乞人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也。萬鍾(古代一種量器。萬鍾,指高位厚祿)則不辯(通“辨”,辨別)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有什麼益處)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侍奉),所識(認識)窮乏者(貧窮的人)得(通“德”,恩惠,這裡是感激的意思)我與(通“歟”)?鄉(通“向”,從前)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停止,放棄)乎?此之(助詞,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謂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參考譯文
1(譯文) 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後按一定時間去複習,不也很愉快的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高興的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有修養的人嗎?曾參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過了呢孔子說:“複習學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憑藉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孔子說:“唯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讓學業陷入困境。”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孔子說:“看見賢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和他一樣;看見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的短處自己也有,就要幫助改正自己與他們一樣的習慣。曾參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因為他責任很重,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孔子說: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後凋落的。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的?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願意幹的事情,不要強行於別人身上。” 
2(譯文)魯莊公十年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應戰。曹劌請求拜見。他的同鄉說:“都是得高官厚祿的人,又為什麼要參與呢?”曹劌說:“有權勢的人目光短淺,缺少見識,不能深謀遠慮。”於是上朝去拜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什麼應戰呢?”莊公說:“衣服、食品這些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拿它來分給一些臣子。”曹劌回答說:“小恩小惠沒有遍及於老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的。”莊公說:“用來祭祀的牛、羊、豬、玉器和絲織品,我不敢虛報,一定憑著一片至誠,告訴神。”曹劌回答說:“這點兒小誠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會賜福的。”莊公說:“輕重不同的案件,我既使不善於明察詳審,一定依據實情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以憑藉這個條件打一仗。要打仗,請允許我跟隨著去。”莊公同他共坐一輛戰車。魯國齊國的軍隊在長勺作戰。莊公打算擊鼓命令進軍。曹劌說:“不行。”齊國軍隊敲了三次鼓。曹劌說:“可以進攻了。”齊國的軍隊大敗。莊公準備驅車追去。曹劌說:“不行。”於是向下觀察齊軍車輪留下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瞭望齊軍,說:“可以了。”就追擊齊國軍隊。戰勝了齊國軍隊後,莊公問這樣做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振作了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消滅了。他們的勇氣消失了,我軍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大國,是不容易估計的,怕有伏兵在哪裡。我看見他們的車輪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追擊齊軍。”
3(譯文)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後被舉用為相,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中被舉用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人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內心困苦,思慮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這一切表現到臉色上,抒發到言語中,然後才被人了解。在一個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便經常導致滅亡。這就可以說明,憂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4(譯文)鮮魚,是我想要的東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東西。(如果)兩樣東西不能一齊得到,(只好)放棄鮮魚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義不能夠同時得到,(只好)犧牲生命來保住正義。生命本是我喜歡的,(可我)喜歡的東西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乾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厭惡的,(可我)厭惡的東西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所以(遇到)災禍也不躲避呀。如果人們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採用的呢?如果人們厭惡的沒有比死亡更厲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開禍患的事情,哪有不採用的呢?靠某種不義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有的人卻不肯採用。靠某種不義的門道就可以避免禍患,有的人卻不肯去乾。這樣看來,喜歡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東西,不僅僅有道德的人有這種精神,每個人都有這種精神,不過有道德的人能夠最終不喪失掉罷了。一碗米飯,一盅肉湯,得到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餓死。(可是)惡聲惡氣地遞給人家,(就是)過路的(餓漢)都不會接受;踩踏過才給人家,討飯的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有人對優厚的俸祿卻不區別是否符合禮義就接受它。那優厚的俸祿對於我有什麼好處呢?(只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認識的貧困的人感激我嗎?過去寧願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去做這種事;過去寧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妻妾的侍奉卻去做這種事;過去寧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所認識的貧困的人感激自己卻去做這種事:這種不符合禮義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他的本性。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國中文言文原文解釋及翻譯16篇(一)0
國中文言文原文解釋及翻譯16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