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傳傳》試題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李孟傳,字文授,資政殿學士光季子也。光謫嶺海,孟傳才六歲,奉母居鄉,刻志於學。賀允中、徐度皆奇之,而曾幾妻以其孫。幹辦①江東提刑司,易浙東常平司。母喪,免,調江山縣丞,棄去,改楚州司戶參軍,腳踏車赴官。公退,閉戶讀《易》。郡守、部使者不敢待以屬吏。徐積墓在境內,蕪沒既久,加葺之。修復陳公塘,有灌溉之利。知象山縣,守薦為邑最。丞相趙汝愚初當國,適大侵,遣孟傳按視江、池、鄂三大軍所屯積粟,道除太府丞。既復命,汝愚去國,黨論起,而孟傳奉使無失指。面對言:“比以使事往返四千里,所過民生困窮,衣食不贍。國之安危,以民為本,今根本既虛,形勢俱見,保邦之慮,宜勤聖念。”
兼考功郎。復因對言:“國家長育人才,猶天地之於植物,滋液滲漉,待其既成而後足以供大廈之用。今士大夫皆有苟進之心,治功未優,功能尚薄,而意已馳騖於台閣,不稍有以扶持正飭之,其敝將甚。”又言:“武舉及軍士比試,專取其力,臨敵難以必勝。唐世取人由步射、弓弩以至馬射,各以其中之多寡為等級,宜採取行之。”韓侂胄與孟傳故,嘗致侂胄意,孟傳謝曰:“行年六十,去意已決。”侂胄慚而退。遷廣西提點刑獄,改江東提舉常平,移福建。詔入對,首論用人宜先氣節後才能,益招徠忠讜以扶正論。故人有在政府者,折簡②問勞勤甚,孟傳逆知其意,即謝曰:“孤蹤久不造朝,獲一望清光而去,幸矣。”對畢即出關。
至閩,大飢,發廩勸分,民無流莩。丞相史彌遠,其親故也,人謂進用其時矣,卒歸使節,角巾還第。遷浙東提點刑獄,未數月,申前請,章再上,加直秘閣,移江東,不赴,主管明道宮。進直寶謨閣,致仕,卒,年八十四。常誡其子孫曰:“安身莫若無競,修己莫若自保。守道則福至,求祿則辱來。” (《宋史列傳第一百六十》)
【注】①幹辦:官職名。②折簡:寫短柬、便條。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而曾幾妻以其孫妻:嫁給
B.公退,閉戶讀《易》 退:離職
C.道除太府丞除:授官
D.孟傳逆知其意 逆:揣度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孟傳淡泊名利的一組是 (3分)
①蕪沒既久,加葺之②行年六十,去意已決
③首論用人宜先氣節後才能④獲一望清光而去
⑤卒歸使節,角巾還第 ⑥未數月,申前請,章再上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李孟傳幼年好學。他是資政殿學士李光的小兒子。他六歲時,父親被貶謫到嶺海,他在家陪奉母親,發憤讀書,深受賀允中、徐度、曾幾等人賞識。
B.李孟傳體恤民情。大敵入侵,丞相趙汝愚派他巡查江、池、鄂三大軍糧草儲備,他回來向朝廷復命,據實稟告民不聊生的慘狀,希望國家以民為本。
C.李孟傳敢於直諫。他向皇帝進言:培養人才應著眼於長遠,要糾正士大夫謀求高官的弊端,應全面考核武舉及軍士的才能,不能單憑個人武力選材。
D.李孟傳教子有方。他經常給子孫們講守道則福至、求祿則辱來的道理,告誡他們:不爭名逐利是安身的最高原則,保全自我清正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今士大夫皆有苟進之心,治功未優,功能尚薄,而意已馳騖於台閣。
譯文:。
(2)即謝曰:“孤蹤久不造朝,獲一望清光而去,幸矣。”對畢即出關。
譯文:。
【答案及解析】
4.B【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B退:結束、完成。公退,即忙完公務。
5.D【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要緊扣題目主旨“淡泊名利”,逐一排查,將與主旨無關的信息排除。①表現李孟傳對逝去的長者的尊敬;③是李孟傳的用人觀。這兩項不能說明李孟傳“淡泊名利”。
6.B【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歸納要點的能力。該項“他回來向朝廷復命……”說法有誤,把兩件不相干的事混為一談。李孟傳巡視大軍糧草儲備回來後向丞相復命,而不是向朝廷復命。復命過後,丞相趙汝愚離開朝廷,朋黨之間發生爭論,文中的“既復命”是關鍵句,表明此事已了。之後,李孟傳奉召入朝奏對,把外出視察看到的民情向皇帝稟告,是另外一件事。
7.(1)當今士大夫都有非分升遷的想法,他們的政績沒有達到優等,功德還很淺薄,但他們已經在輔臣的高位上胡思亂想了。
(2)(孟傳)當即回絕說:“我已經很久不到朝廷了,能得到一點清廉的名聲而離職,就很幸運了。”奏對結束就出關而去上任。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意、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抓住關鍵字,踩上得分點,同時注意特殊句式,翻譯時要加以適當調整。(1)苟進(非分升遷)、馳騖(胡思亂想)、台閣(輔臣的高位上);最後一個分句是介賓短語後置句,翻譯時要提到動詞“馳騖”前。(2)謝(回絕、謝絕)、孤蹤(我)、造朝(到朝廷)、一望清光(一點清廉的名聲)、對(奏對)。
【譯文】
李孟傳,字文授,是資政殿學士李光的小兒子。李光被貶謫到嶺海,孟傳才六歲,在家陪奉母親,立志讀書學習。賀允中、徐度都很賞識他,曾幾把自己的孫女嫁給他。孟傳擔任江東提刑司幹辦,後調任浙東常平司。母去世,孟傳因服喪免去官職,(服喪期滿)調任江山縣丞,他棄職離去,改任楚州司戶參軍,隻身赴任。處理完公務,閉門讀《易》經。郡守、部使者不敢把他當做下屬對待。徐積的墳墓在楚州境內,被荒草淹沒已經很久,(孟傳)加以整修。修建了陳公塘,有灌溉農田的好處。任象山知縣,郡守推薦他是全境治理最好的。丞相趙汝愚剛執掌大權,適逢外敵大舉入侵,趙汝愚派孟傳巡視檢查江、池、鄂三大軍所屯積的糧草,視查途中朝廷授予太府丞的職務。回來復命後,汝愚離開朝廷,朋黨之間發生爭論,但孟傳接受使命外出巡查沒有什麼過失可指責的。他奉召入朝奏對,對皇帝說:“丞相令我限期執行巡查的使命,我往返四千里,所過之處,(看到)百姓困窮,缺衣少食無法為生。國家的安危,以民為根本,如今根本已經虛空,各種不好的情況都呈現出來了,保國安邦的憂患,聖上應該多掛在心上。”(孟傳)兼任考功郎,又趁機向朝廷進言:“國家為長遠培育人才,就像天地培育植物,滋養植物的清流逐漸滲漉澆灌,等到它們成才之後就足以供建造大廈所用了。當今士大夫都有非分升遷的想法,他們的政績沒有達到優等,功德還很淺薄,但他們已經在輔臣的高位上胡思亂想了,(如果)對他們的想法不稍加糾正,那些弊端就更為嚴重。”又說:“武舉以及軍士比試,只是按他們的武力擇取錄用,臨敵難以做到必勝。唐代選拔人才從步射、弓弩到馬射,分別按他們各科成績的優劣計算等級,(我們)應該採取這種辦法考查他們。”韓侂胄與孟傳是老熟人,他曾向孟傳表示想被重用提拔的意思,孟傳謝絕說:“我快六十歲了,離開朝廷的主意已定。”侂胄慚愧地告退。(孟傳)調任廣西提點刑獄,又改任江東提舉常平,繼而調到福建。朝廷下詔讓他入朝奏對,他首先論用人應以氣節為先以才能為後,要多多地招徠聽取忠直的言論用來扶持正確的意見。有個在官府做事的老熟人,經常寫短柬(向孟傳)問候慰勞,很是殷勤,孟傳揣測知道他的意思,當即回絕說:“我已經很久不到朝廷了,能得到一點清廉的名聲而離職,就很幸運了。”奏對結束就出關而去上任。到福建任職後,那裡遭遇嚴重的饑荒,他打開糧倉督促分給災民,災民沒有流亡餓死的人。丞相史彌遠,是孟傳親近的朋友,人們認為孟傳被提拔重用正是時候,(但)最終他歸還使節,一身布衣回到家鄉。(孟傳後來)升任浙東提點刑獄,沒有幾個月,又表明先前的請求,給朝廷再上奏章,朝廷提升他任直秘閣,調往江東,他不赴任,(朝廷)讓他主管明道宮。進升直寶謨閣後,他請求辭官歸鄉,(回鄉後)去世,享年八十四歲。(孟傳)常告誡他的子孫:“安身沒有比不爭名逐利更好的了,修身沒有比保全自我清正更好的了。堅守正道則福氣到,追求利祿則恥辱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李孟傳傳》試題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0
《李孟傳傳》試題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