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傳-正文(11)
一八一四年是貝多芬幸運的頂點.在維也納會議中,人家看他做歐羅巴的光榮.他在慶祝會中非常活躍.親王們向他致敬,像他自己高傲地向申德勒所說的,他聽任他們追逐.
他受著獨立戰爭的鼓動.在這種事故上和貝多芬大異的,是舒伯特的父親,在一八○七年時寫了一闋應時的音樂,《獻給拿破崙大帝》,且在拿破崙御前親自指揮.*按拿破崙於一八一二年征俄敗歸後,一八一三年奧國興師討法,不久普魯士亦接踵而起,是即史家所謂獨立戰爭,亦稱解放戰爭.一八一三年,他寫了一闋《威靈頓之勝利交響曲》;一八一四年初,寫了一闋戰士的合唱:《德意志的再生》;一八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他在許多君主前面指揮一支愛國歌曲:《光榮的時節》;一八一五年,他為攻陷巴黎.*按系指一八一四年三月奧德各邦聯軍攻入巴黎寫一首合唱:《大功告成》.這些應時的作品,比他一切旁的音樂更能增加他的聲名.布萊修斯.赫弗爾依著弗朗索瓦.勒特龍的素描所作的木刻,和一八一三年弗蘭茲.克萊因塑的臉型(Masque),活潑潑地表現出貝多芬在維也納會議時的面貌.獅子般的臉上,牙床緊咬著,刻畫著憤怒與苦惱的皺痕,但表現得最明顯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崙式的意志:可惜我在戰爭里不像在音樂中那么內行!否則我將戰敗他!
但是他的王國不在此世,像他寫信給弗朗索瓦.特.布倫瑞克時所說的:我的王國是在天空.他在維也納會議時寫信給考卡說:我不和你談我們的君王和王國,在我看來,思想之國是一切國家中最可愛的:那是此世和彼世的一切王國中的第一個.
在此光榮的時間以後,接踵而來的是最悲慘的時期.
維也納從未對貝多芬抱有好感.像他那樣一個高傲而獨立的天才,在此輕佻浮華.為華格納所痛惡的都城裡是不得人心的.華格納在一八七○年所著的《貝多芬評傳》中有言:維也納,這不就說明了一切?......全部的德國新教痕跡都已消失,連民族的口音也失掉而變成義大利化.德國的精神,德國的態度和風俗,全經義大利與西班牙輸入的指南冊代為解釋......這是一個歷史.學術.宗教都被篡改的地方......輕浮的懷疑主義,毀壞而且埋葬了真理之愛,榮譽之愛,自由獨立之愛!......十九世紀的奧國戲劇詩人格里爾帕策曾說生為奧國人是一樁不幸.十九世紀末住在維也納的德國大作曲家,都極感苦悶.那時奧國都城的思想全被勃拉姆斯偽善的氣息籠罩.布魯克納的生活是長時期的受難,雨果.沃爾夫終生奮鬥,對維也納表示極嚴厲的批評.*按布魯克納(1824—1896)與雨果.沃爾夫(1860—1903)皆為近代德國家大音樂家.勃拉姆斯在當時為反動派音樂之代表.他抓住可以離開維也納的每個機會;一八○八年,他很想脫離奧國,到威斯特伐利亞王熱羅姆.波拿巴的宮廷里去.熱羅姆王願致送貝多芬終身俸每年六百杜加(*按每杜加約合九先令),外加旅費津貼一百五十銀幣,惟一的條件是不時在他面前演奏,並指揮室內音樂會,那些音樂會是歷時很短而且不常舉行的.貝多芬差不多決定動身了.*按熱羅姆王為拿破崙之弟,被封為威斯特伐利亞王.但維也納的音樂泉源是那么豐富,我們也不該抹煞那邊常有一般高貴的鑑賞家,感到貝多芬之偉大,不肯使國家蒙受喪失這天才之羞.一八○九年,維也納三個富有的貴族:貝多芬的學生魯道夫太子,洛布科維茲親王,金斯基親王,答應致送他四千弗洛令的年俸,只要他肯留在奧國.*弗洛令為奧國銀幣名,每單位約合一先令又半.他們說:顯然一個人只在沒有經濟煩慮的時候才能整個地獻身於藝術,才能產生這些崇高的作品為藝術增光,所以我們決意使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獲得物質的保障,避免一切足以妨害他天才發展的阻礙.
0
猜你喜歡
卷五十三 史部九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雜史類存目二 △《三朝聖卷七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宋書》 ◎文九王 文帝十九男:元皇卷四十九上 志第三十九上
《新唐書》 ◎百官四上 ○十六衛卷四百八十四 列傳第二百四十三
《宋史》 ◎周三臣 ○韓通 李筠卷一百三十四 列傳八十四
《舊唐書》 ○馬燧(子暢 燧兄炫) 渾瑊卷十四 大學一
《朱子語類》 ◎綱領 學問須以大學為先,次論語阿格尼絲_格雷-第23章-莊園
《阿格尼絲_格雷》 第弟子規原文
《弟子規》 總 敘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外儲說右下第三十五
《韓非子》 【經一】 賞罰共,則禁令不卷十
《水經注》 ○濁漳水 △濁漳水出上黨。卷四十五
《蘇軾集》 ◎制策二首 【御試製科策(97章 書戰
《百戰奇略》【解析】本篇以《書戰》為題,乃取“書信”把握本質,卷舒自在
《菜根譚》卷二百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三
《宋史》 ○薛居正(子惟吉)沈倫(子繼宗)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五十七
《新唐書》 ◎劉吳韋蔣柳沈 劉子玄,名安娜_卡列寧娜(上)-第4部-19
《安娜·卡列尼娜》 阿總序
《容齋隨筆》 知贛州寺簿洪公伋以書來曰:“從祖卷五 為宋公至洛陽謁五陵表
《六朝文絜》 臣裕言:近振旅河湄,揚旌西邁,將茶花女(下)-16
《茶花女》 阿43章 虛戰
《百戰奇略》【原文】凡與敵戰,若我勢虛,當偽示以實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