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章 虛戰
凡與敵戰,若我勢虛,當偽示以實形,使敵莫能測其虛實所在,必不敢輕與我戰,則我可以全師保軍。法曰:“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①三國蜀將諸葛亮在陽平道②,魏延③諸將並兵東下,亮惟留萬餘守城。魏司馬懿率二十萬眾拒亮,與延軍錯道,徑前,當亮軍六十里,候還白懿雲亮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懿軍垂至,恐與己相逼,欲赴延軍,相去又遠,勢不能及,將士失色,莫知其計。亮意氣自若,敕命軍中皆偃旗息鼓,不得妄出;又令大開四門,掃地卻灑。懿嘗謂亮持重,而復見以弱勢,疑其有伏兵。於是,率眾北趨山。明日食時,亮與參佐④拊手大笑曰:“司馬必謂吾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候還白,如亮言。懿後知之,深以為恨。⑤
【譯文】大凡對敵作戰,倘若我軍兵力虛弱,應當偽裝成實力強大的樣子,使敵人無法摸清我軍力量的虛實情況,敵人必定不敢輕易與我交戰。這樣,我就可以保全實力不受損失。誠如兵法所說:“敵人所以無法同我交戰,是由於我採取示形之法而改變其進攻方向的緣故。”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駐守在陽平關,派部將魏延等率主力東進,只留下萬餘人守衛陽平城。魏國大將司馬懿率軍二十萬人前去抵禦諸葛亮,與東進的魏延軍錯道而行,徑直進至距諸葛亮六十里的地方,其偵察人員回來向司馬懿報告說:諸葛亮所在陽平城中兵力不多,力量虛弱。而諸葛亮也知道司馬懿軍即將來到,擔心他向自己逼近,打算開赴魏延處,卻因彼此相距太遠,事態緊迫已經來不及了。因此,蜀軍將士個個驚慌失色,不知應當採取什麼辦法。然而,諸葛亮卻神態自若,鎮靜如常。他命令城中蜀軍都放倒旗幟,停息鼓聲,不準隨便走出營帳;又命令士兵大開四面城門,於門前灑水掃地。司馬懿一貫認為諸葛亮用兵謹慎持重,而現在卻又擺出虛弱的姿態,因此懷疑諸葛亮於城中埋設有伏兵,於是便率領大軍退往北山之下。到了第二天吃飯的時候,諸葛亮同他的參謀助手們拍手大笑說:“司馬懿一定認為我故意裝出怯弱的樣子,埋設著強大的伏兵,所以才沿著山麓退走了。”蜀軍偵察人員此時回來報告的情況,完全像諸葛亮所預料的那樣。司馬懿後來知道了這個情況,深為悔恨。
【解析】本篇以《虛戰》為題,旨在闡述在敵我力量對比上,我處於勢虛力弱的情況下,如何擺脫被動、爭取主動的問題。它認為,在對敵作戰中,如果我軍力量虛弱,則應以“示形”之法偽裝成力量充實雄厚的樣子,使敵人摸不透我軍的真實情況,它就不敢輕率進攻我。那么,我就可以保全實力,伺機再戰了。力量虛弱而“偽示以實形”,實際上是一種以假亂真、迷惑敵人的方法,這在古代戰爭中,常常是處於弱軍一方,用以保存自己、待機破敵的一種戰法。本篇所引諸葛亮大擺“空城計”智退司馬懿的事例,雖是“示形”惑敵的典型例子,但未必符合歷史實際。此例出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郭沖三事”。裴氏在作注時已對諸葛亮大擺“空城計”一事的真實性提出質疑。我們認為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首先,與史實不符。陽平地處漢中,蜀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初屯陽平之時,司馬懿尚為荊州都督,鎮守宛城(今河南南陽)。至建興九年(公元231年)三月,司馬懿始奉詔與諸葛亮相拒於關中,而在此前後並未發生漢中陽平交戰事。其次,與情理不符。既然司馬懿親率二十萬大軍抵禦蜀軍,且又探明亮兵少力弱,那么,從兵力對比上看,懿兵乃二十倍於亮兵。司馬懿本可以憑藉其壓倒的絕對優勢兵力,乘機圍攻諸葛亮而一舉殲滅之,怎么會因為疑亮有伏兵而率兵退走北山呢?這顯然是不符合司馬懿一貫用兵的特點的。另據《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載稱:“延每隨亮出,輒欲請精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既然諸葛亮不肯讓魏延統兵萬人單獨行動,那么,又怎么令其率重兵東下,而自己以少數兵力坐守孤城陽平呢?以上是我們閱讀和研究此例不可不加注意的問題。
【注釋】①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語出《孫子兵法·虛實篇》。馬本及諸本皆將“得”字誤作“敢”,不符原義,故改。②陽平道:即陽平關。故址在今陝西勉縣西。③魏延:三國蜀將。義陽(今河南桐柏東)人,字文長。初以部曲隨劉備人蜀,以勇著稱,屢有軍功,累官至征西大將軍。諸葛亮死後,他與長史楊儀爭權,兵敗被殺。④參佐:謂僚屬,助手。⑤本篇史例出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郭沖三事”。
猜你喜歡
卷九十四
《蘇軾集》 ◎贊三十七首 【延州來季子卷一百一十九 志第七十二
《宋史》 ◎禮二十二(賓禮四) ○錄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
《隋書》 夫肖形天地,人稱最靈,以其知父子邦斯舅舅(下)-第29章-人們由此看到
《邦斯舅舅》 一卷七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
《宋書》 ◎文五王 竟陵王誕 廬江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新唐書》 ◎五行二 《五行傳》曰:“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象化金蟬
《西遊記》 詩曰: 龍集貞觀正十三,王卷二 任賢第三(凡八章)
《貞觀政要》 ◎房玄齡 杜如晦 魏徵 王卷六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宋書》 ◎謝靈運 謝靈運,陳郡陽夏卷一百三十 列傳第八十
《舊唐書》 ○王璵(道士李國禎附) 李泌(卷五十九 列傳第二十四
《隋書》 ○煬三子 煬帝三男,蕭皇后卷一百四十四 志六
《舊五代史》 ◎樂志上 古之王者,理定製卷一 賦甲
《文選》 〔賦甲者,舊題甲乙,所以紀卷先後卷四百二十一 列傳第一百八十
《宋史》 ○楊棟 姚希得 包恢 常挺卷一一四 奏議卷十八
《歐陽修集》 ◎政府進札子五首 【言西邊卷二 帝紀第二
《隋書》 ◎高祖下 八年春正月乙亥,卷一百二 列傳第二十七
《新唐書》 ◎岑虞李褚姚令狐 岑文本,正道章第二
《素書》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卷八
《水經注》 ○濟水二 △又東至乘氏縣西卷二百二十九 表第二十
《宋史》 ○宗室世系十五 (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