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原文
謝了荼蘼春事休。無多花片子,綴枝頭。
庭槐影碎被風揉。
鶯雖老,聲尚帶嬌羞。
獨自倚妝樓。
一川菸草浪,襯雲浮。
不如歸去下簾鉤。
心兒小,難著許多愁。
詩詞問答
問:小重山的作者是誰?答:吳淑姬
問:小重山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小重山是什麼體裁?答: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茶蘼花謝完時,春天就算徹底結束了。可現在猶有茶蘼花將謝未謝,還有些許花瓣掛在枝頭。庭院中槐樹的影子被風揉碎,黃鶯雖然已老,但是聲音還帶著女子般的嬌羞。
一個人獨自側倚在梳妝樓邊,看著遠處連天菸草,襯著浮動的白雲,猶如滾滾浪濤,鋪天蓋地而來,哪裡有歸舟可見。倒不如放下簾鉤回去。心很小,難以承載太多愁緒。
注釋
荼蘼:春季最後盛放的花,當它凋謝的時候就意味著春天的結束。
休:停止。
倚:靠著。
詩文賞析
吳淑姬,生平不詳 。《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收錄其詞三首。這一首《小重山》寫的是一個獨守閨房的女子對遠方情人的思念。這類抒發離愁別恨詩詞,歷代曾有多少詞人墨客創作過 ,其中也不乏名篇佳作。
例如溫庭筠的《夢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這兩首詞,題材完全相同。然有溫庭筠這樣的妙語在前,後人再想起這前人的成就,就非易事。吳淑姬卻能別出心裁,翻新花樣,謀篇構思,絕無雷同。這兩首詞的區別主要兩點 。其一溫詞著重寫此女子倚樓所見,立足點在樓上;吳詞卻從庭院寫起,再登樓遠望,立足點是移動的。其二溫詞單寫此女子等候遠人不歸的惆悵失望的情緒,表現出一種淡淡的哀怨;而吳詞則將此女子青春將逝,與遠人歸來無望,兩相對比,反映了一種深深的愁苦。
從本詞具體描寫看,其筆墨也非泛泛。上片寫暮暮之景,然卻有新意她不寫滿地落紅,而寫枝上殘花;不寫風雨摧花,而寫風拂槐影;不寫杜鵑啼血,而寫鶯聲猶嬌。不僅顯得清麗新鮮,而且都與此女子的特定身份和思想感情緊密聯繫,是從她獨特的眼中看到獨特的景物,帶有濃厚的感 * 彩。你看,她寫茶蘼,“謝了茶蘼春事休 ”,說的是茶蘼花謝,春天可算徹底結束了。可現在猶有“無多花片子,綴枝頭”說明茶蘼將謝未謝,這裡也就蘊含著春事將休未休 。“花片子”是詞人自鑄新詞,既通俗,又貼切。“綴枝頭”,給人的感覺,雖是殘花,但仍有淒清之美。同樣,寫“鶯雖老”,但“聲尚帶嬌羞”,也是將老未老。這些不但是時序節物的準確刻畫,也正是這位思婦青春將逝未逝,尚有美麗的面容,尚帶嬌羞的神態的真實寫照。“庭槐影碎被風揉”,槐影被風揉碎,春天被風吹走。這不禁使她想自己的青春呢?也將一起消逝。因此,在她看來,這風揉碎了槐影,也揉碎了她的芳心。
我們從這繚繞唇吻的音節中,從這欲吐還吞,委婉曲折的筆法中,體味到詞人在這裡寄託了一種青春將逝的深沉的感慨。
下片“獨自倚妝樓 ”,承上啟下。上片寫此女子庭院所見之景,觸景生情,情苦而不忍睹;既不忍睹,遂回妝樓;既回妝樓,更思遠人;既思遠人,則倚樓凝望。那么,她望到的又是什麼呢?在前人詞中,溫庭筠寫道 :“過盡千帆皆不是”。柳永寫道:“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八聲甘州》)。而在這首詞中詞人寫道女主人公們都看到了舟,但皆不是所思遠人的歸舟,結果是從希望到失望。而吳淑姬筆下的這位思婦,望到的卻不是舟,而是“一川菸草浪,襯雲浮 ”。連天菸草,襯著浮動的白雲,猶如浪濤滾滾,鋪天蓋地而來,哪裡有歸舟可見,簡直絲毫的希望都沒有,其愁苦可想而知。用“一川菸草”來形容愁之大,愁之多,這在賀鑄的《橫塘路》詞中已用過。但在菸草後著一“浪 ”字,實屬吳淑姬獨創。《古今詞統》眉批雲 :“竹浪、柳浪、麥浪與草浪而四 ”,即指吳淑姬自創新詞“草浪 ”,直可與前人所創“竹浪、柳浪、麥浪”相媲美 。“一川菸草”是靜景“一川菸草浪”則是動景。這裡用來比喻愁思恰如連天草浪,滾滾襲來,極為生動貼切,也為下句“不如歸去下簾鉤”鋪墊。放下簾鉤,意欲隔斷草浪,擋住愁潮 ,然而這愁思是隔不斷,擋不住的 ,“不如”兩字 ,寫出了主人公明知不能而強為之的痛苦心態。
“心兒小,難著許多愁”,自是警句。“愁”字最後點出,使通篇皆有精神,有畫龍點睛之妙。李清照寫愁的名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不正面寫愁,從舟著眼,反襯愁之大;然而吳淑姬這裡先把愁比作“一川菸草浪 ”,極言愁之大之多,再將它與“心兒小”作強烈對比,落到容約而下。兩人寫法不同,而各有千秋。所以南宋黃昇評論說 :“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詞五卷 ,佳處不減李易字。”這種評價是很客觀的。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婦人依倚子與夫,同居貧賤心亦舒。
- 恨入空帷鸞影獨,淚凝雙臉渚蓮光,薄情年少悔思量。
- 窮巷多怪,曲學多辯。商鞅《商君書·更法》
-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 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王陽明《傳習錄·卷下·右南大吉錄》
- 疏林紅葉,芙蓉將謝,天然妝點秋屏列。薛昂夫《西湖雜詠·秋》
- 達士者,達乎死生之分,達乎死生之分。則利害存亡弗能惑矣。呂不韋《呂氏春秋·覽·恃君覽》
- 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 偷彈清淚寄煙波,見江頭故人,為言憔悴如許。袁去華《劍器近·夜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