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原文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詩詞問答
問:塞下曲的作者是誰?答:許渾
問:塞下曲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許渾的名句有哪些?答:許渾名句大全
許渾塞下曲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桑乾河北邊一場夜戰,秦兵傷亡過半再也不能把家還。
次日早晨收到他們家鄉寄來的書信,信中說禦寒的衣服已寄出。
注釋
桑乾(gān)北:桑乾河北岸。桑乾河,永定河的上游,發源於山西,流經華北平原。
秦兵:唐都在關中,是秦朝舊地,所以稱唐軍為“秦兵”。半不歸:一半回不來,指戰死。
鄉信:家鄉來信。
猶自:仍然。
寒衣:禦寒的衣服。
詩文賞析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前兩句僅用十個字描寫了發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戰。這次夜戰的結果,使得半數左右的戰士再沒有回來。這種情形是戰爭年代很普通、也很真實的悲劇。此詩僅用純客觀的敘事,真實地反映一場戰爭。表面看來,作者對此戰爭未附以感 * 彩,但從他描寫戰爭造成的慘重傷亡看,他是十分同情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士,是不贊成這場戰爭的。另外,詩人說的是桑乾河“北”而非“南”。倘若是在河的南岸作戰,那主要是防守;如今卻打到了河的北岸,那就是主動方了。主動出擊而被打敗,其責任在於攻方的決策者、指揮者。這便給與了上層統治者無聲的批評。由於作者許渾生活在中唐時代,唐朝已日益走下坡路,邊塞詩多染上了時代的感傷情緒。此詩基調是淒婉、哀傷的。唐代詩人寫邊塞戰爭,一般習慣於以“漢”代“唐”,但許渾在這裡用了“秦”,主要原因是考慮到用“漢”在音律方面犯了“孤平”。從另一方面,將唐王朝比做“暴秦”,或許也折射出對統治者的不滿。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這兩句運用“以一總萬”的手法,在成千上萬的犧牲者中挑出某一位戰士,寫在他犧牲的次日早晨有家信寄來,信中告訴他禦寒的衣服已經寄出。上半首簡單敘述了一次慘重的邊塞戰爭,下半首說戰士的家人來信寄冬衣的事。都不是什麼特殊的內容,勾勒得也非常簡單平實,但這兩個場面緊密地安排在一起卻產生了強烈的效果:一夜之隔,頓成陰陽之隔。僅僅差了一個晚上,寄給戰士的家信戰士再也看不到;信中說縫製的禦寒衣服也已寄出,可是再沒有人收取它了。此時此刻,陣亡的戰士其屍骨拋擲在昨夜的戰場,再也不需要寒衣,再也不會感受到親人的眷念之情了,而家人卻仍翹首以待,等待他的回信,等待他報以平安,等待他某一天從戰場歸來……悲劇效果就這樣由於結構安排而產生。猶如電影中的蒙太奇,死亡與等待在同一個時間裡交疊,讓觀者陷入思考,對犧牲者和家屬寄予深刻的同情,同時批評殘酷的戰爭。
這首詩詩人不發任何議論,而傾向性卻從作者提煉出來的典型事件上自然地流露出來,短小中見深刻。藝術風格顯得自然、平淡、質樸。但平淡並不淺露,思想深刻,耐人尋味,又能平中見奇,善作苦語,奇警動人。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雲將雨行。汪藻《春日·一春略無十日晴》
-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 志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情性,然後能修荀子《荀子·儒效》
- 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
-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王庭筠《絕句·竹影和詩瘦》
- 去年離別雁初歸,今夜裁縫螢已飛。張紘《閨怨 / 怨詩》
- 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
- 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老子·道經·第九章》
- 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黃庭堅《水調歌頭·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