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 / 令牧童答鍾弱翁原文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詩詞問答
問:牧童 / 令牧童答鍾弱翁的作者是誰?答:呂岩
問:牧童 / 令牧童答鍾弱翁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牧童 / 令牧童答鍾弱翁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呂岩牧童 / 令牧童答鍾弱翁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續悠揚的笛聲。
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譯文二
在綠草如茵的廣闊原野上,牧童悠閒地放著牛,在徐徐的晚風中,吹了一陣笛子。
到黃昏,回到家裡吃飽了晚飯,連蓑衣都沒脫,就悠然自得地躺下來,有滋有味地觀賞那高空的明月。
注釋
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鋪:鋪開。
橫野:遼闊的原野。
弄:逗弄,玩弄。
飽飯:吃飽了飯。
蓑衣:用草或棕毛編織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來遮風擋雨。
臥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詩文賞析
首句“草鋪橫野六七里“描述了視覺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一個“鋪”字,表現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草場的寬闊無垠為牧童的出場鋪墊了一個場景。
第二句“笛弄晚風三四聲。”描述了聽覺上的感受,側耳傾聽,晚風中牧笛聲聲。一“弄”字,更顯出了一種情趣,把風中笛聲的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笛聲的悠揚悅耳,反映出晚歸牧童勞作一天后的輕鬆閒適的心境。未見牧童,先聞其聲,具有無限美好的想像空間。這裡的“六七里”和“三四聲”不是確指的數字,只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靜寂。
第三句“歸來飽飯黃昏後”,詩人筆鋒一轉,開始直接描寫牧童,牧童吃飽了飯,已經是黃昏之後了。
末句“不脫蓑衣臥月明”描寫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詩人沒有描寫牧童躺下做什麼,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賞月色。詩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見如實地寫了下來,卻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全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原野、綠草、笛聲、牧童、蓑衣和明月。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詩人的視野里的;寫出了農家田園生活的恬靜,也體現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勞,是一首讚美勞動的短曲。草場、笛聲、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讀者的心靈感到安寧。
《牧童》一詩,不僅讓讀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與恬靜,也讓讀者感受到了牧童心靈的無羈無絆,自然放鬆。該詩反映了詩人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一種嚮往。詩中盡道牧童生活的閒逸與舒適。此詩委婉勸說鍾傅趁早離開那爾虞我詐、角名競利的官場,回歸田園,過牧童那樣無欲無求的生活。在此詩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現為迷失在宦途中的鐘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本詩語言樸直清新,明白如話,表現出一種“由工入微,不犯痕跡”的精湛功夫。
詩詞推薦
劉墉行書送蔡明遠敘軸
劉墉〔清代〕既奉命於秦淮之上,又隨我於邗溝之東,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始終之際,良有可稱。送蔡明遠敘。乙未冬日
名句推薦
- 報導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風入松·寄柯敬仲》
- 行舟逗遠樹,度鳥息危檣。陰鏗《渡青草湖》
-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 秋霜欲下手先知,燈底裁縫剪刀冷。
- 舒捲江山圖畫,應答龍魚悲嘯,不暇顧詩愁。
- 痴心做處人人愛,冷眼觀時個個嫌。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三》
- 父為考,母為妣。佚名《爾雅·釋親》
- 離恨又迎春,相思難重陳。
- 馬逢伯樂而嘶,人遇知己而死。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 欹枕數秋天,蟾蜍下早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