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原文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詩詞問答
問: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的作者是誰?答:辛棄疾
問: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辛棄疾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田間小路邊桑樹柔軟的新枝上剛剛綻放平嫩芽,東面鄰居家養的蠶種已經孵平了小蠶。平坦的山崗上長滿了細草,小黃牛在哞哞地叫,落日斜照春寒時節的樹林,樹枝間棲息著一隻只烏鴉。
青山遠遠近近,小路縱橫春錯,飄揚著青布酒旗那邊有一戶賣酒的人家。城裡的桃花李花最是害怕風雨的摧殘,最明媚的春色,正是那溪邊盛開的蕎菜花。
注釋
鷓鴣天:小令詞調, 雙片55字, 上片四句三平韻, 下片五句三平韻。唐人鄭嵎詩“春遊雞鹿塞,家在鷓鴣天”,調名取於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驪歌一疊》。
些:句末語助詞。
平岡:平坦的小山坡。
暮鴉:見王安石《題舫子》詩:“愛此江邊好,留連至日斜。眠分黃犢草,坐占白鷗沙。”這裡隱括其句。
青旗:賣酒的招牌。
薺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莖葉嫩時可以吃。
詩文賞析
全詞從不同視角描繪鄉村春意盎然的景象,看上去好象是隨意下筆,但細細體會,情味盎然,意蘊深厚。上闋頭二句在描寫桑樹抽芽、蠶卵開始孵化時,用了一個“破”字非常傳神地寫出了桑葉在春風的催動下,逐漸萌發、膨脹,終於撐破了原來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僅有動態,讓人感到桑芽萌發的力量和速度。第三句“平崗細草鳴黃犢 ”“平崗細草”和“黃犢”是相互關聯的,黃犢在牛欄里關了一冬,當放牧在平坡上時被乍見春草,歡快無比 。“鳴”雖寫聲音,但可以讓人想見黃犢吃草時的悠閒,神態。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鴉”按說會構成一片衰颯景象,但由於用了一個動詞“點”字,卻使情調發生了變化。“點”狀烏鴉或飛或棲,有如一團墨點,這是確切的寫實,早春的寒林沒有樹葉,所以黑色的烏鴉,在林中歷歷可見。作者卻是在欣賞一幅天然的圖畫。
從表面看,這首詞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著上半片在寫景。這裡下半片的寫景是不同於上半片的,是有波瀾的。首先它是推遠一層看,由平岡看到遠山,看到橫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還由鄉村推遠到城裡。“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看來很平常,全詞都在寫自然風景,只有這句才寫到人的活動,這樣就打破了一味寫景的單調。這是寫景詩的一個訣竅。儘管是在寫景,卻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須加入一些人的情調,有人的活動,詩才顯得有生氣。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兩句是全詞的畫龍點睛,它又象是在寫景,又象是在發議論。這兩句決定了全詞的情調。如果單從頭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這首詞的情調是很愉快的。但詞人是一位忠義之士,處在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擄去了宋徽宗、宋欽宗二帝,還在節節進逼的情勢之下,他想圖恢復,而南宋朝中大半是些昏憒無能,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籌莫展,心裡十分痛恨。就是這種心情成了他的許多詞的基本情調。這首詞實際上是愁苦之音。“斜日寒林點暮鴉”句已透露了一點訊息,到了“桃李愁風雨”句便把大好錦繡河山竟然如此殘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現出來了。從前詩人詞人每逢有難言之隱,總是假託自然界事物,把它象徵地說出來。辛詞凡是說到風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進逼的局面。這裡的“城中桃李愁風雨”也是慨嘆南宋受金兵的欺侮。
詞中用了反襯手法,反襯就是欲擒先縱。從愉快的景象說起,轉到悲苦的心境,這樣互相襯托,悲苦的就更顯得悲苦。前人談辛詞往往用“沉痛”兩字,他的沉痛就在這種地方。但是沉痛不等於失望,“春在溪頭薺菜花”句可以見出詞人對南宋偏安局面還寄託很大的希望。這希望是由詞人在村中看到的勞動人民從事農桑的景象所引起的。上句說明“詩可以怨”(訴苦),下句說明“詩可以興”(鼓舞興起)。
詞人發現和捕捉農村中最平常也最典型的風光景物和生活情境,運用清新明快的筆調、素淨淡雅的色彩,描繪出一幅幅意象鮮活、層次清晰、生機盎然的圖畫, 給人以豐富的美感享受,進而觸發出心弦的共鳴。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
- 玉人垂釣理纖鉤。月明池閣夜來秋。
- 年時俯仰過,功名宜速崇。張華《壯士篇》
- 從此擾擾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沈復《浮生六記·坎坷記愁》
-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 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然則儒生,所謂陸沉者也。王充《論衡·卷十二·謝短篇》
- 來歲花前。又是今年憶去年。
-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 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張孝祥《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