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鉤·送春

作者:晁補之 朝代:宋代

金鳳鉤·送春原文

春辭我,向何處?怪草草、夜來風雨。一簪華發,少歡饒恨,無計殢春且住。
春回常恨尋無路,試向我、小園徐步。一欄紅藥,倚風含露。春自未曾歸去。

詩詞問答

問:金鳳鉤·送春的作者是誰?答:晁補之
問:金鳳鉤·送春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晁補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晁補之名句大全

晁補之金鳳鉤·送春書法欣賞

晁補之金鳳鉤·送春書法作品欣賞
金鳳鉤·送春書法作品

詩文賞析

這首詞抒寫春恨。上片著力描寫留春無計的遺憾,下片寫尋春而覓得的欣慰之情。

“春辭我,向何處?”這二句起首便設問,這一方面為下面的感嘆找到一個適當的噴射口,另一方面又為下片尋覓春的歸路設下伏筆。

“怪草草、夜來風雨”與“春辭我”相呼應,詞人說:春啊!你為什麼要辭我而去呢?你為何去得又是那樣草草匆忙呢?既不打招呼,又毫無留戀,便這樣匆匆走了。“夜來風雨”似乎是在回答一二句的詰問,實際上只是點明了春歸的緣由和去向:春啊!你是被夜來的橫雨狂風挾持而去了吧!這橫風狂雨既指自然界的“夜來風雨”,也可指政治的雷雨風暴。詞人在仕途中並不得意,他曾有過幾度宦海浮沉顛沛的經歷,因而不管是實寫還是虛寫,這“夜來風雨”送春歸的意象,總包含著詩人自己命運的影子,是宦海中的風風雨雨,草草地送走了詩人的青春年華。這表達了詞人對“春去也,太匆匆”的留戀、怨懟與惋惜之情。

“一簪華發”幾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情,正由於青春草草而逝才落得今朝“一簪華發”。這“一簪華發”不僅意味著年齡的衰老,青絲成雪,而且還包含著飽經滄桑、遍嘗憂患的內涵。由此,下句的“少歡饒恨”則是自然而然的了。春光是留不住的,從而青春也是難以挽回的。這含蓄曲折地表達了詞人對青春易逝的憾恨。

下片,詞人的情緒心態卻來了一個巨大的轉折,“春回常恨尋無路”是情緒上的過渡,對上片抒寫的情景是一個形象的總括,而“常”“路”二字卻為下文的詞句進行了鋪墊:“常恨”意味著往昔,而今將有一種新的心境產生,往昔的“無路”即暗示著今朝的有路,這樣詞作便極為自然地過渡到下句。

“試向我、小園徐步,”這裡“試”與“無路”緊密相連,正因為“無路”而企求“有路”,才“試”著前去探索。“試向我”中的“我”字,強調了只有在“我”自己慘澹經營的園地里才有永恆的春色,這正是一種象徵性的暗示。

“一欄紅藥,倚風含露”緊承上句,十分形象傳神地顯現了詞人的小園中,春光永駐的景象。一欄鮮艷嬌嫩的芍藥花倚風而立,含露而開,儀態萬方,艷麗異常。這裡“倚風”,寫出了芍藥綽約飄灑的風姿,“含露”畫出了它鮮潤欲滴的嫵媚。那臨風搖曳含露而開的芍藥花,不正是春天的極富情趣的象徵嗎?不也正是詞人理想、希望、事業、追求的寫照嗎?不也正是一個純潔無瑕的美的縮影嗎?

“春自未曾歸去”緊承前兩句,詞人以芍藥花作為不凋的春光的標誌,由“倚風含露”的“一欄紅藥”聯想到“春自未曾歸去”便顯得十分自然,毫無矯飾之處了。

標籤:春天

詩詞推薦

  • 花心動 春詞

    阮逸女宋代〕仙苑春濃,小桃開,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輕暖輕寒,漸近賞花時節。柳搖台榭東風軟,簾櫳靜、幽禽調舌。
  • 東馬塍

    朱淑真宋代〕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護田。蠶事正忙農事急,不知春色為誰妍?
  • 浣溪沙·紅蓼花香夾岸

    晏殊宋代〕紅蓼花香夾岸稠,綠波春水向東流。小船輕舫好追游。漁父酒醒重撥棹,鴛鴦飛去卻回頭。一杯銷盡兩眉愁。
  • 左掖梨花

    丘為唐代〕冷艷金歇雪,余香乍入衣。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
    金鳳鉤·送春原文_金鳳鉤·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春興

    武元衡唐代〕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春風一夜吹香夢,夢逐春風到洛城。
    金鳳鉤·送春原文_金鳳鉤·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初春小雨

    韓愈唐代〕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金鳳鉤·送春原文_金鳳鉤·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浪淘沙

    歐陽修宋代〕今日北池游。漾漾輕舟。波光瀲灩柳條柔。如此春來春又去,白了人頭。好妓好歌喉。不醉難休。勸君滿滿酌金甌
    金鳳鉤·送春原文_金鳳鉤·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

    歐陽修宋代〕嘗愛西湖春色早。臘雪方銷,已見桃開小。頃刻光陰都過了。如今綠暗紅英少。且趁餘花謀一笑。況有笙歌,艷態
    金鳳鉤·送春原文_金鳳鉤·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生查子

    張孝祥宋代〕遠山眉黛橫,媚柳開青眼。樓閣斷霞明,簾幕春寒淺。杯延玉漏遲,燭怕金刀剪。明月忽飛來,花影和簾卷。
    金鳳鉤·送春原文_金鳳鉤·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宇文六

    常建唐代〕花映垂楊漢水清,微風林里一枝輕。即今江北還如此,愁殺江南離別情。
    金鳳鉤·送春原文_金鳳鉤·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竇鞏唐代〕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金鳳鉤·送春原文_金鳳鉤·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

    宇文虛中金代〕北洹春事休嗟晚,三月尚寒花信風。遙憶東吳此時節,滿江鴨綠弄殘紅。
  • 蝶戀花·面旋落花風蕩漾

    歐陽修宋代〕面旋落花風蕩漾。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雨後輕寒猶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悵。枕畔屏山圍碧浪。翠被華燈,夜夜
  • 清江引·春思

    張可久元代〕黃鶯亂啼門外柳,雨細清明後。能消幾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金鳳鉤·送春原文_金鳳鉤·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春庭晚望

    蕭愨南北朝〕春庭聊縱望,樓台自相隱。窗梅落晚花,池竹開初荀。泉鳴知水急,雲來覺山近。不愁花不飛,到畏花飛盡。
  • 嘆花 / 悵詩

    杜牧唐代〕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金鳳鉤·送春原文_金鳳鉤·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人月圓 春晚次韻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

    張可久元代〕萋萋芳草春雲亂,愁在夕陽中。短亭別酒,平湖畫舫,垂柳驕驄。一聲啼鳥,一番夜雨,一陣東風。桃花吹盡,佳
  • 暮春即事

    葉采宋代〕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金鳳鉤·送春原文_金鳳鉤·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 夜遊宮·春語鶯迷翠柳

    吳文英宋代〕春語鶯迷翠柳。煙隔斷、晴波遠岫。寒壓重簾幔拕繡。袖爐香,倩東風,與吹透。花訊催時候。舊相思、偏供閒晝
  • 青門引·春思

    張先宋代〕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那堪更被
    金鳳鉤·送春原文_金鳳鉤·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
金鳳鉤·送春原文_金鳳鉤·送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