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上)-譯本序(3)


但是,朱利安畢竟來自受排斥的那個階層,他的才智受到某些人的賞識,卻招來更多人的仇恨.人們千方百計給他的成功設定障礙,終於完全粉碎了他的幻想,迫使他在絕望中公開與統治階級決裂,他在法庭上那段zi6*殺性的發言,畫龍點睛地道出了全書的主題:我是一個反抗自己的卑賤命運的農民.他尖銳地指出統治者之所以如此嚴厲地對待他,只是為了使那些出身貧賤,但是有幸受到良好教育,敢於混跡於上流社會的年輕人永遠喪失進取的勇氣.
高爾基曾經精闢地談到:十九世紀的歐洲文學和俄國文學的基本主題,乃是跟社會.國家.自然界對立著的個人.(高爾基:《蘇聯的文學》,《高爾基論文學》第124頁.)斯丹達爾的卓越才能就表現在他能夠比別人更敏銳地感受到,捕捉住,而且以鮮明.強烈.富有挑戰意味的姿態點明這個主題.更了不起的是,在其他作家還沒有意識到這一命題的歷史價值的時候,他已經以成熟的思想和藝術,通過塑造一個孤立的.反抗的個人典型,淋漓盡致地發揮了這一主題.儘管在當時他沒有被理解,但他深信自己日後會獲得成功:我將在一八八○年為人理解.我所看重的僅僅是一九○○年被重新印刷.如此堅定的自信,說明他對自己的時代作過何等深刻的歷史的.哲學的思考.
這種與社會對立的個人,正如馬克思所說,一方面是封建社會形式解體的產物,另一方面是十六世紀以來新興生產力的產物.(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恩選集》第2卷第86頁.)隨著封建社會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確立,自我的觀念日益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個人幸福,個人價值,個人意志,個人的自由和獨立......總之,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衝擊著封建時代的一切道德觀念.這既是歷史的巨大進步,又包含著對自身的反動.資本主義的競爭法則,既喚醒了個人的能動性,釋放出人們潛在的創造力,同時又不可避免地使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處於對抗的狀態.因而個人的孤立感,個人與社會的不協調,個人與社會的對立與抗爭......便成為這一時代最富特徵意義的歷史現象.民族史詩消亡了,代之而起的是個人史詩:個人命運的不幸,個人意志與境遇的衝突,個性的受壓抑,失戀的痛苦......以及形形色色的個人苦難,必然成為作家們描繪的主要對象.悲壯嚴肅的羅馬共和國的英雄退到幕後,(法國十七.十八世紀的悲劇均以希臘.羅馬史詩為題材.)從今以後在悲劇中充當主角的,是那些為謀求個人幸福在生活中衝鋒陷陣的英雄了.朱利安,按高爾基的說法,便是這類英雄的始祖.
顯然,朱利安並不是完人.他的感情並非純潔無瑕,他的行動和思想充滿矛盾.但正因為如此才是一個真實.可信.有血有肉的人.肯定不是所有的讀者都喜愛這個形象,然而又一無例外深深受到他的吸引,一無例外對他寄予同情.十九世紀文學中充滿了這種孤立的個人,朱利安始終是他們當中最出類拔萃的一個.較之一般的資產階級個性,他的形象似乎更充實,更豐富,更獨特,也更富於魅力.他不象法國大革命後的世紀病患者那樣在生活中找不到依傍,不象塞南古的奧倍曼和夏多布里昂的勒內那樣因不滿現狀而逃避現實,不象貢斯當的阿道爾夫和繆塞的沃達夫那樣因百無聊賴而在愛情中尋求排遣,他也不象巴爾扎克的拉斯蒂涅和呂西安,除了名利之外沒有其他信仰......朱利安和他們不同,他有信仰,有信念,他是啟蒙思想的信徒,政治上的雅各賓派,拿破崙的崇拜者.在他身上更多地表現出的,是資產階級個性中最有活力.最有進取性的一面.他屬於資產階級上升時期那種精力充沛.敢作敢為.具有頑強意志和冒險精神的類型,這種人沒有宗教信仰,沒有對來世的恐懼,生活對於他們是一場殘酷的搏鬥,要么為榮譽.地位.財富及一切現世幸福而生,要么粉身碎骨而死.在《紅與黑》中,這個人物是法國大革命以來種種新觀念的代表,他的對立面是腐朽落後的復辟勢力.他以平民階層的平等意識對抗封建等級觀念,以個人價值對抗高貴的出身,他對自身的價值有充分的自信,並認為有權要求自己的社會地位配得上他的價值.他狂熱地崇拜拿破崙,因為這個人的成功意味著等級制度的破產和個人價值的獲勝.他高傲,敏感,時刻不忘維護自己的尊嚴.他寧願在家挨父親的拳頭,也不願到貴族人家當奴僕,關心和誰同桌吃飯,勝於關心薪金的多寡.他的全部生活目標就是要擺脫低賤的地位,登上社會的頂層.這種不甘屈居人下的思想,支配著他所有的情感和行動.甚至他的兩次愛情,最初也都是從戰勝蔑視的心理出發的.他崇尚絕對的自由和獨立,認為人應當擁有對自己的一切權力,個人的行為只需接受自己心靈的指揮,只要認為自己的目的正當,為達目的甚至可以不擇手段.因此任何習俗和社會法規對他都失去了約束力.他只承認自我,只考慮自我既不顧及傳統,也不考慮道德.他只對自己負責.或者說,他心目中只有一種道德,那就是:肯定自己的價值,維護自己的尊嚴.他為了肯定自己的價值去戀愛,為抗議對自己的侮辱而sha6*人,最後為保持自己的尊嚴而拒絕乞求赦免......總之,朱利安的全部心靈都體現著一種與封建觀念相對立的思想體系,一種以個人為核心的思想體系.這種思想體系決定了他和那個行將滅亡的社會之間不可調和的衝突,也決定了他無可挽回的悲劇命運.作者以這個人物作為生氣勃勃的平民階層的代表,並以他的受壓抑和抗議來揭示一八三○年七月革命的因.雖然這一類型人物作為個人並非不可收買,並非不會墮落,但作為一個被壓抑的階層,卻注定是貴族社會的對抗力量,在他們當中總會不斷產生丹東和羅伯斯庇爾.
紅與黑(上)-譯本序(3)_紅與黑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0

猜你喜歡

紅與黑(上)-譯本序(3)_紅與黑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