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傳-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三-重要作品淺釋(2)


作品第五十七號:《熱情奏鳴曲》(SonateAppassionnatain F min.)......壯烈的內心的悲劇,石破天驚的火山爆裂,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式的氣息,偉大的征服......在此我們看到了貝多芬最光榮的一次戰爭.......從一個樂旨上演化出來的兩個主題:獷野而強有力的我,命令著,威鎮著;戰慄而怯弱的我,哀號著,乞求著.可是它不敢抗爭,追隨著前者,似乎堅忍地接受了運命一段大調的旋律.然而精力不繼,又傾倒了,在苦痛的小調上忽然停住......再起......再仆......一大段雄壯的發展,力的主題重又出現,滔滔滾滾地席捲著弱者,......它也不復中途蹉跌了.隨後是英勇的結局(coda).末了,主題如雷雨一般在遼遠的天際消失,神秘的pianissimo.第二章,單純的Andante,心靈獲得須臾的休息,兩片巨大的陰影第一與第三章中間透露一道美麗的光.然而休戰的時間很短,在變奏曲之末,一切重又騷亂,吹起終局(Finale......Rondo)的旋風......在此,怯弱的我雖仍不時發出悲愴的呼籲,但終於被狂風暴雨獷野的我淹沒了.最後的結論,無殊一片沸騰的海洋......人變了一顆原子,在吞噬一切的大自然里不復可辨.因為獷野而有力的我就代表著原始的自然.在第一章里猶圖掙扎的弱小的我,此刻被貝多芬交給了原始的力.
作品第八十一號之A:《告別奏鳴曲》(SonateLesAdieuxin Eb)本曲印行時就刊有告別.留守.重敘這三個標題.所謂告別系指奧太子魯道夫一八○九年五月之遠遊.......第一樂章全部建築在sol......fa......mi三個音符之上,所有的旋律都從這簡單的樂旨出發;這一點加強了全曲情緒之統一.復題之末的結論中,告別即前述的三音符更以最初的形式反覆出現.......同一主題的演變,代表著同一情操的各種區別:在引子內,告別是淒涼的,但是鎮靜的,不無甘美的意味;在Allegro之初,第一章開始時為一段遲緩的引子,然後繼以Allegro.它又以擊撞牴觸的節奏與不和協弦重現:這是匆促的分手.末了,以對白方式再三重複的告別幾乎合為一體地以diminuento告終.兩個朋友最後的揚巾示意,愈離愈遠,消失了.......留守是短短的一章Adagio,彷徨,問詢,焦灼,朋友在期待中.然後是vivacissimamente,熱烈輕快的篇章,兩個朋友互相投在懷抱里.......自始至終,詩情畫意籠罩著樂曲.
作品第九十號:《E小調奏鳴曲》(Sonate in Emin.)......這是題贈李希諾斯夫基伯爵的,他不顧家庭的反對,娶了一個女伶.貝多芬自言在這支樂曲內敘述這樁故事.第一章題作頭腦與心的交戰,第二章題作與愛人的談話.故事至此告終,音樂也至此完了.而因為故事以吉慶終場,故音樂亦從小調開始,以大調結束.再以樂旨而論,在第一章內的戲劇情調和第二章內恬靜的傾訴,也正好與標題相符.詩意左右著樂曲的成分,比《告別奏鳴曲》更濃厚.
作品第一○六號:《降B大調奏鳴曲》(Sonate in Bb)......貝多芬寫這支樂曲時是為了生活所迫;所以一開始便用三個粗野的和弦,展開這首慘痛絕望的詩歌.發展部分是頭緒萬端的複音配合,象徵著境遇與心緒的艱窘.作曲年代是一八一八,貝多芬正為了侄兒的事弄得焦頭爛額.發展中間兩次運用賦格曲體式(Fugato)的作風,好似要尋覓一個有力的方案來解決這堆亂麻.一會兒是光明,一會兒是陰影.......隨後是又古怪又粗獷的Scherzo,惡夢中的幽靈.......意志的超人的努力,引起了痛苦的反省:這是Adagio Appassionnato,慷慨的陳辭,淒涼的哀吟.三個主題以大變奏曲的形式鋪敘.當受難者悲痛欲絕之際,一段Largo引進了賦格曲,展開一個場面偉大.經緯錯綜的發展,運用一切對位與輪唱曲(Canon)的巧妙,來陳訴心靈的苦惱.接著是一段比較寧靜的插曲,預先唱出了《D調彌撒曲》內謝神的歌.......最後的結論,宣告患難已經克服,命運又被征服了一次.在貝多芬全部奏鳴曲中,悲哀的抒情成分,痛苦的反抗的吼聲,從沒有像在這件作品裡表現得驚心動魄.
貝多芬傳-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三-重要作品淺釋(2)_貝多芬傳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0

猜你喜歡

貝多芬傳-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三-重要作品淺釋(2)_貝多芬傳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