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傳-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三-重要作品淺釋

為完成我這篇粗疏的研究起計,我將選擇貝多芬最知名的作品加一些淺顯的註解.當然,以作者的外行與淺學,既談不到精密的技術分析,也談不到微妙的心理解剖.我不過摭拾幾個權威批評家的論見,加上我十餘年來對貝多芬作品親炙所得的觀念,作一個概括的敘述而已.我的希望是:愛好音樂的人能在欣賞時有一些啟蒙式的指南,在探寶山時稍有憑藉;專學音樂的青年能從這些簡單的引子裡,悟到一件作品的內容是如何精深宏博,如何在手與眼的訓練之外,需要加以深刻的體會,方能仰攀創造者的崇高的意境.......我國的音樂研究,十餘年來尚未走出幼稚園;向升堂入室的路出發,現在該是時候了罷!
一 鋼琴奏鳴曲
作品第十三號:《悲愴奏鳴曲》(SonatePathétiquein C min.)......這是貝多芬早年奏鳴曲中最重要的一闋,包括Allegro—Adagio—Rondo三章.第一章之前冠有一節悲壯嚴肅的引子,這一小節,以後又出現了兩次:一在破題之後,發展之前;一在復題之末,結論之前.更特殊的是,副句與主句同樣以小調為基礎.而在小調的Adagio之後,Rondo仍以小調演出.......第一章表現青年的火焰,熱烈的衝動;到第二章,情潮似乎安定下來,沐浴在寧靜的氣氛中,但在第三章潑辣的Rondo內,激情重又抬頭.光與暗的對照,似乎象徵著悲歡的交替.
作品第二十七號之二:《月光奏鳴曲》(Sonatequasiuna fantasia〔Moonlight〕in C# min.)......奏鳴曲體制在此不適用了.原應位於第二章的Adagio,占了最重要的第一章.開首便是單調的.冗長的.chan6*綿無盡的獨白,赤裸裸地吐露出淒涼幽怨之情.緊接著的是Allegretto,把前章痛苦的悲吟擠逼成緊張的熱情.然後是激昂迫促的Presto,以奏鳴曲典型的體裁,如古悲劇般作一強有力的結論:心靈的力終於鎮服了痛苦.情操控制著全局,充滿著詩情與戲劇式的波濤,一步緊似一步.十幾年前國內就流行著一種淺薄的傳說,說這曲奏鳴曲是即興之作,而且在小說式的故事中組成的.這完全是荒誕不經之說.貝多芬作此曲時絕非出於即興,而是經過苦心的經營而成.這有他遺下的稿本為證.
作品第三十一號之二:《暴風雨奏鳴曲》(SonateTempestin D min.)......一八○二......○三年間,貝多芬給友人的信中說:從此我要走上一條新的路.這支樂曲便可說是證據.音節,形式,風格,全有了新面目,全用著表情更直接的語言.第一章末戲劇式的吟誦體(récitatif),宛如莊重而激昂的歌唱.Adagio尤其美妙,蘭茲說:它令人想起韻文體的神話;受了魅惑的薔薇,不,不是薔薇,而是被女巫的魅力催眠的公主......那是一片天國的平和,柔和黝暗的光明.最後的Allegretto則是潑辣奔放的場面,一個仲夏夜之夢,如羅曼.羅蘭所說.
作品第五十三號:《黎明奏鳴曲》(Sonate l,Aurore in C)......黎明這個俗稱,和月光曲一樣,實在並無確切的根據.也許開始一章里的crescendo,也許Rondo之前短短的Adagio,......那種曙色初現的氣氛,萊茵河上舟子的歌聲,約略可以喚起黎明的境界.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此毫無貝多芬悲壯的氣質,他仿佛在田野里閒步,悠然欣賞著雲影,鳥語,水色,悵惘地出神著.到了Rondo,慵懶的幻夢又轉入清明高遠之境.羅曼.羅蘭說這支奏鳴曲是《第六交響曲》之先聲,也是田園曲.通常稱為田園曲的奏鳴曲,是作品第十四號;但那是除了一段鄉婦的舞蹈以外,實在並無旁的田園氣息.

貝多芬傳-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三-重要作品淺釋_貝多芬傳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0

猜你喜歡

貝多芬傳-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三-重要作品淺釋_貝多芬傳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