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傳-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二-貝多芬的音樂建樹(3)
總之,由於基調和主題的自由的選擇,由於發展形式的改變,貝多芬把硬性的奏鳴曲典型化為表白情緒的靈活的工具.他依舊保存著樂曲的統一性,但他所重視的不在於結構或基調之統一,而在於情調和口吻(accent)之統一;換言之,這統一是內在的而非外在的.他是把內容來確定形式的;所以當他覺得典雅莊重的Menuet束縛難忍時,他根本換上了更快捷.更歡欣.更富於詼謔性.更宜於表現放肆姿態的Scherzo.按此字在義大利語中意為joke,貝多芬原有粗獷的滑稽氣氛,故在此體中的表現尤為酣暢淋漓.當他感到原有的奏鳴曲體與他情緒的奔放相去太遠時,他在題目下另加一個小標題:Quasi una Fantasia.意為:近於幻想曲.(作品第二十七號之一.之二......後者即俗稱《月光曲》)
此外,貝多芬還把另一個古老的曲體改換了一副新的面目.變奏曲在古典音樂內,不過是一個主題周圍加上無數的裝飾而已.但在五彩繽紛的衣飾之下,本體即主題的真相始終是清清楚楚的.貝多芬卻把它加以更自由的運用,後人稱貝多芬的變奏曲為大變奏曲,以別於純屬裝飾味的古典變奏曲.甚至使主體改頭換面,不復可辨.有時旋律的線條依舊存在,可是節奏完全異樣.有時旋律之一部被作為另一個新的樂思的起點.有時,在不斷地更新的探險中,單單主題的一部分節奏或是主題的和聲部分,仍和主題保持著渺茫的關係.貝多芬似乎想以一個題目為中心,把所有的音樂聯想搜羅淨盡.
至於貝多芬在配器法(orchestration)方面的創新,可以粗疏地歸納為三點:(一)樂隊更龐大,樂器種類也更多;但龐大的程度最多不過六十八人:弦樂器五十四人,管樂.銅樂.敲擊樂器十四人.這是從貝多芬手稿上......現存柏林國家圖書館......錄下的數目.現代樂隊演奏他的作品時,人數往往遠過於此,致為批評家詬病.桑太伏阿納有言:擴大樂隊並不使作品增加偉大(二)全部樂器的更自由的運用,......必要時每種樂器可有獨立的效能;以《第五交響曲》為例,Andante里有一段,basson占著領導地位.在Allegro內有一段,大提琴與doublebasse又當著主要角色.素不被重視的鼓,在此交響曲內的作用,尤為人所共知.(三)因為樂隊的作用更富於戲劇性,更直接表現感情,故樂隊的音色不獨變化迅速,且臻於前所未有的富麗之境.
在歸納他的作風時,我們不妨從兩方面來說:素材包括旋律與和聲與形式即曲體,詳見本文前段分析.前者極端簡單,後者極端複雜,而且有不斷的演變.
以一般而論,貝多芬的旋律是非常單純的;倘若用線來表現,那是沒有多少波浪,也沒有多大曲折的.往往他的旋律只是音階中的一個片段(a fragment of scale),而他最美最知名的主題即屬於這一類;如果旋律上行或下行,也是用自然音音程的(diatonic interval).所以音階組成了旋律的骨幹.他也常用完全和弦的主題和轉位法(inverting).但音階.完全和弦.基調的基礎,都是一個音樂家所能運用的最簡單的原素.在旋律的主題(melodic theme)之外,他亦有交響的主題(symphonic theme)作為一個發展的材料,但仍是絕對的單純:隨便可舉的例子,有《第五交響曲》最初的四音符,sol......sol......sol......mib.或《第九交響曲》開端的簡單的下行五度音.因為這種簡單,貝多芬才能在發展中間保存想像的自由,儘量利用想像的富藏.而聽眾因無需費力就能把握且記憶基本主題,所以也能追隨作者最特殊最繁多的變化.
0
猜你喜歡
父與子(上)-18
《父與子》&n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三十六計》上樓以後拿掉梯子。借指與人密談。也用以比卷一百二十八 本朝二
《朱子語類》 ◎法制 唐殿庭間種花柳,故杜詩云卷七十七 志第二十七下
《元史》 ◎祭祀六 ○至正親祀南郊卷九十五(晉書) 列傳十
《舊五代史》 皇甫遇,常山人也。父武,流寓太原卷三十九(唐書) 明宗紀五
《舊五代史》 天成三年春正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卷一百六十四 志第一百一十七
《宋史》 ◎職官四 ○御史台 秘書憲問第十四
《論語》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復活(下)-第三部-10
《復活》 護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
《舊唐書》 ○朱克融 李載義 楊志誠第十四卷 一窟鬼癩道人除怪(宋人小說舊名《西山一窟鬼》)
《警世通言》 杏花過雨,漸殘紅零落,胭脂顏色。卷二百二十三 列傳十
《清史稿》 ○萬(子扈爾乾、孟格布祿、扈爾乾卷一百十六 子部二十六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譜錄類存目 △《銅劍贊》卷三十九 經部三十九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樂類存目 △《雅樂發微》心經
《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說唐前傳-第44回-尉遲恭搶關劫寨-徐茂公訪友尋朋
《說唐全傳》 卻說山後朔州麻衣縣,有一人姓尉遲.名上尉的女兒(下)-黑桃皇后-04
《上尉的女兒》 1卷一百十八 志九十三
《清史稿》 ◎職官五(內務府) 內務府卷一百十 匈奴列傳第五十
《史記》 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卷七十七 列傳第七
《遼史》 ○耶律屋質 耶律吼(何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