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殿秋·思往事原文
思往事,渡江乾。青娥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
詩詞問答
問:桂殿秋·思往事的作者是誰?答:朱彝尊
問:桂殿秋·思往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朱彝尊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彝尊名句大全
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回憶往事江邊上,江水中映著美人的倩影和秀麗的遠山。我倆同船共聽滴滴答答的雨聲,各自孤宿,竹蓆衾被單薄,默默地忍受著嚴寒。
注釋
桂殿秋:詞牌名,即《搗練子》,取自唐李德裕送神迎神曲的“桂殿夜涼吹玉笙”句。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另有雙調三十八字,前後段各五句,三平韻的變體。
乾,即岸,江邊。
“青蛾”句:女子的眉黛有似倒映在水中的山密。青蛾:形容女子眉黛。越山:嘉興地處吳越之交,故云。
舸(gě):船。
簟(diàn):竹蓆。
衾(qīn):被子,輕衾即薄被。
詩文賞析
朱彝尊一生都珍視著其與小姨子(妻妹)馮壽常的那段戀情,編詩集時獨不刪《風懷》二百韻,表示寧可死後沒資格入祀孔廟兩廡,即所謂不吃冷豬肉,也要保留之。《靜志居琴趣》中相當一部分作品與《風懷》詩一樣,是那銘心刻骨的情事的記錄。《桂殿秋》憶念的是公元1649年(順治六年)朱竹垞隨岳父從練浦遷居王店途中初相戀的往事。僅只二十七字的小令中,寫盡微妙之心理活動,而且從白天寫到通宵。詞共兩個層次,一是視覺表現,二是聽覺和膚覺表現,而諸種感覺集中起來實皆心態感知而已。“青蛾”句之妙,在於將“我”之“看”藏掩於“青蛾”與“越山”的映合中,詞中之意為:“你說我在看她?哪裡!我在看山。我在山嗎?那山焉有此“青蛾”美?我何嘗要看山!”歷來詩人們以青蛾與山黛互擬,朱氏卻運以為飽餐秀色的技術處理。時時似在看山,實則時時在看她。“聽秋雨”是不眠時聽覺感知,“輕衾各自寒”是通過膚覺表現不眠通宵的。失眠者被必寒,時間感受由此推移而出。“共眠一舸”卻“各自寒”,乃可望不可及發展到可感知而不可及。白天猶得“見”,夜深唯能“聽”,用一顆火熱的心在冷被窩裡聽。“各自寒”,意味著他倆已進入了“目成”階段,心相默契。所以,當“各自寒”之時,秋雨打篷聲其實也已聽不到,各自心中都聽到的是對方的呼喚。況周頤《蕙風詞話》以為此闋單調小令是金風亭長最佳之作,是有眼力的。如此痴愛之寫,卻又不見字面直露,全在一“看”、一“聽”、一“寒”中傳出;而全部複雜難言之心緒也僅憑一“共”、一“各”字之對相觀照間抽引,誠是不凡之聖手。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六回》
-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 我愛山中夏,空冥花雨下。元鵬《山中四詠》
-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 後不乏人,榮之方久,賢者自苦亦惠嗣。來俊臣《羅織經·固榮卷第六》
- 念寒蛩殘夢,歸鴻心事,那聽江村夜笛。
- 風吹仙袂飄颻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長恨歌》
- 秋蕭索。梧桐落盡西風惡。黃機《憶秦娥·秋蕭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