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彭浪磯原文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雲。萬里煙塵。
回首中原淚滿巾。
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
日落波平。
愁損辭鄉去國人。
詩詞問答
問:採桑子·彭浪磯的作者是誰?答:朱敦儒
問:採桑子·彭浪磯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採桑子·彭浪磯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朱敦儒的名句有哪些?答:朱敦儒名句大全
朱敦儒採桑子·彭浪磯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乘舟避難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獨的浮雲。穿梭在連綿的煙塵之中,回首中原已淚滿襟。
碧山對著水邊的平地有絲絲涼意,看著楓樹葉和蘆葦根。太陽落山了水波平靜了怨恨離開了家鄉。
注釋
彭浪磯:在江西省彭澤縣長江南岸。
扁舟:小舟。
汀洲:水中或水邊的平地。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懷念中原故土的詞,作於金兵南侵後詞人離開故鄉洛陽南下避難,途經今江西彭澤縣的彭浪磯時。全詞上片著重抒情,而情中帶景;下片側重寫景,而景中含情,整首詞於清婉中含沉重的傷時感亂之情,流麗而有沉鬱之致。題為“彭浪磯 ”,當是途經今江西彭澤縣的彭浪磯而作,磯在長江邊,與江中的大、小孤山相對。
起首二句敘事即景自寓身世經歷 。乘一葉扁舟,到江南去避難作客,仰望那長空中失群的旅雁和孤零飄蕩的浮雲,不禁深感自己的境遇正復相類。兩句融敘事、寫景、抒情為一體,亦賦亦比亦興,起得渾括自然。“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兩句寫回首北望所見所感。中原失守,國士同悲。這兩句直抒情懷,略無雕飾,取景闊大,聲情悲壯。
過片“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兩句,收回眼前現境。薄暮時分,泊舟磯畔,但見江中的碧山正為暮靄所籠置 ,磯邊的汀洲,蘆根殘存,楓葉飄零,滿眼蕭瑟冷落的景象。這裡寫磯邊秋暮景色,帶有濃厚的淒清黯淡色彩,這是詞人在國家殘破、顛沛流離中的情緒的反映。“日落波平,愁損辭鄉去國人”,兩句總收,點明自己“辭鄉去國”以來的心情。日落時分,往往是增加羈旅者鄉愁的時刻,對於作者這樣一位倉皇避難的旅人來說,他的寂寞感、淒涼感不用說是更為強烈了。漸趨平緩的江波,在這裡恰恰反托出了詞人不平靜的心情。
這首詞上片著重抒情,而情中帶景;下片側重寫景,而景中含情。全篇清婉而又沉鬱,有慷慨悲歌之新境界。
詩詞推薦
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
張寧〔明代〕一曲清商,人別後、故園幾度。想翠竹、碧梧風采,舊遊何處。三徑西風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看蒼苔、白石
名句推薦
-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孔子弟子《論語·顏淵篇》
- 王者不言有無,諸侯不說多少,食祿之 家,不與百姓爭利。李大師、李延壽《南史·列傳·卷三十三》
-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辭巧劉勰《文心雕龍·徵聖》
- 眼痛滅燈猶暗坐, 逆風吹浪打船聲。白居易《舟中讀元九詩》
- 游女帶花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李珣《南鄉子·乘彩舫》
- 情最難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終不失性。陳繼儒《小窗幽記·集醒篇》
- 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
- 吃不了兜著走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三回》
-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