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庭花·一春不識西湖原文
一春不識西湖面。翠羞紅倦。
雨窗和淚搖湘管。
意長箋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
自來相伴。
東風不管琵琶怨。
落花吹遍。
詩詞問答
問:後庭花·一春不識西湖的作者是誰?答:許棐
問:後庭花·一春不識西湖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後庭花·一春不識西湖是什麼體裁?答: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一個春季沒和西湖謀面,怕見外邊這花香日暖的春天。窗外的雨應和著我的淚水,揮動著我手中的筆管吐訴情感,心中的思念那么長,信箋卻這么短,我怎么能夠把話說得完。
懂得我心的只有這雕樑上的春燕,飛來飛去地與我相伴。東風哪會曉得我琵琶聲中的憂怨,刮來刮去又把花兒吹落一片。
注釋
一春不識西湖面:指整個春天自己都獨居房中,未去欣賞西湖春景。
翠羞紅倦:湖面上葉密花謝,春意闌珊。
湘管:用湘竹做的毛筆。
詩文賞析
上片先從春遊說起。我們的女主人公因為良人離家遠行,無心緒去風光旖旎的西湖春遊。“一春不識”,涵蓋了整個一個春天都未出遊;而“不識西湖面”則把西子湖人格化了。“翠羞紅倦”乃“羞翠倦紅”之意。這位少婦本來是花容月貌可以與綠葉紅花匹敵的,但因心緒不佳,面色無華,因而羞見綠葉,倦賞紅花。這是從一個層面、一個角度表現了女主人公鬱郁心情。
接下來。詞人又從另一個角度、另一個層面表現她的情緒:“雨窗和淚搖湘管,意長箋短”。在下著霏霏細雨的窗前,這位少婦在給良人寫信,她含淚搖著筆管將自己的情思傾吐在紙上,然而意長箋短,言不盡意,心中的萬語千言只能略表一二。這裡的“湘管”是指筆管乃由湘妃竹所制。相傳大舜南巡不歸,其二妃娥皇、女英(帝堯之二女)日夜哭泣,淚灑於竹,竹盡成斑。因而“湘管”也包含悲苦、垂淚之意。“雨窗和淚”已夠悲矣(天淚與人淚合一),再加之湘妃之淚,三淚交融,少婦心境之悲表現盡矣!這是第二個層面。
下片前二句乃第三層面:少婦之心惟有雕梁之上的燕子理解。這表現了女主人公是寂寞的,空房只有燕子相伴;同時也說明女主人公是貞潔的,她從不招蜂惹蝶,每天和她在一起的只有樑上燕;再者表明孤高的、內向的,她不與凡人為伍,只與紫燕為友,向它傾訴心曲。
最後兩句展示了女主人公內心世界的第四個層面:她通曉音律,善彈琵琶,她把自己的哀怨訴諸其弦:她怨時光的流駛,紅顏的短暫,希望春光較長地留在人間;然而東風無情,它不管琵琶的哀怨,仍吹走了春光,把落花吹得滿地都是。這落花豈不是自己青春的象徵嗎?她哀嘆自己的美麗年華就這樣在離愁別恨中匆匆凋零,等閒消逝……
“西湖”──“湘管”──“梁燕”──“落花”,詞人就是通過這四個意象段,多方位、多層面地展示了抒情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描畫出一條具有個性特徵和特定情境的人物情感律動線。
詩詞推薦
阮郎歸·杏花疏雨灑香
佟世南〔清代〕杏花疏雨灑香堤,高樓簾幕垂。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芳草句,碧雲辭,低徊閒自思。流鶯枝上不曾啼,
名句推薦
- 舟覆乃見善游,馬奔乃見良御。劉安及其門客《淮南子·說林訓》
- 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
- 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孟子《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節》
- 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鳩摩羅什譯《金剛經·究竟無我》
- 白水滿春塘,旅雁每迥翔。
- 清鏡無雙影,窮泉有幾重。顧況《酅公合祔輓歌》
-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三節》
- 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
-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