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歲·半身屏外原文
半身屏外。睡覺唇紅退。
春思亂,芳心碎。
空餘簪髻玉,不見流蘇帶。
試與問,今人秀整誰宜對。
湘浦曾同會。
手搴輕羅蓋。
疑是夢,今猶在。
十分春易盡,一點情難改。
多少事,卻隨恨遠連雲海。
詩詞問答
問:千秋歲·半身屏外的作者是誰?答:惠洪
問:千秋歲·半身屏外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千秋歲·半身屏外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惠洪的名句有哪些?答:惠洪名句大全
惠洪千秋歲·半身屏外書法欣賞
注釋
流蘇帶:古時婦女衣飾佩用之物。手搴輕羅蓋:手擎著輕輕的綺羅傘蓋。
詩文賞析
此詞步秦觀《千秋歲·謫虔州日作》原韻,寫婦人閨思。
上闋寫思婦睡覺的慵懶情態:她上半身探出曲屏之外,唇上的朱紅已經褪色。枕上只見簪發的玉釵,卻不見了系羅衣的、用五色絲線作穗的流蘇帶子。佩飾物的零亂,人物的怠倦將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紛紜春思,破碎芳心形象化了。末句忽作詰問之辭,試問今人之秀整誰可與匹?秀整,風流俊逸貌。晉人溫嶠被認為風儀秀整,人皆愛悅之(見《晉書·溫嶠傳》);《唐書·汝陽王璡傳》載,王“眉宇秀整,性謹潔善射”,可見此指思婦春心所系之情人。
下闋憶及湘水之濱的一次幽會。當時自己正擎著一把輕羅作的小傘,所有細節都歷歷在心,如今孤居獨處,竟懷疑那不過是巫山之夢。春宵苦短,春光易盡,而柔情不改。這裡“十分”對“一點”,突出春之濃,情之專;“易盡”對“難改”,強調歡會之短暫,情愛之綿長。反義詞從兩極合成了“情”的強勁的張力。
末句宕開,“卻隨恨遠連雲海”,情含無限,尺幅千里,大有“篇終接渾茫”之勢。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以忘情絕愛是佛之所訓,惠洪身為衲子,詞多艷語而批評他。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則稱之為“浪子和尚”。唯宋許彥周云:“上人(指惠洪)善作小詞,情思婉約,似秦少游,仲殊、參寥皆不能及。”(《許彥周詩話》)
惠洪俗姓彭,少時為縣小吏,知書,又精醫理,受知於黃庭堅(1045-1105),大觀(1107-1110)中,他才“乞得祠部牒為僧”,半路出家,或塵心未泯。但當時高僧,亦不拒絕用艷詩說法,如宋孝宗時中竺中仁禪師即引“二八佳人刺繡遲,紫荊花下囀黃鸝。可憐無限傷春意,盡在停針不語時”說禪理。可見當時詩僧對待藝術和宗教生活有著雙重的標準。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生無一日之歡,死有萬世之名。列子及其弟子《列子·楊朱》
- 紫燕一雙嬌語碎,翠屏十二晚峰齊,夢魂消散醉空閨。毛熙震《浣溪沙·花榭香紅煙景迷》
-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子思《中庸·第十一章》
- 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王逸《九思》
-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佚名《易傳·繫辭傳下·第五章》
- 上苑風煙好,中橋道路平。
- 窮不失義,達不離道。孟子《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九節》
-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管仲《管子·牧民》
-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高翥《清明日對酒》
-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