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屈突陝

作者:劉長卿 朝代:唐代

酬屈突陝原文

落葉紛紛滿四鄰,蕭條環堵絕風塵。
鄉看秋草歸無路,家對寒江病且貧。
藜杖懶迎征騎客,菊花能醉去官人。
憐君計畫誰知者,但見蓬蒿空沒身。

詩詞問答

問:酬屈突陝的作者是誰?答:劉長卿
問:酬屈突陝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劉長卿的名句有哪些?答:劉長卿名句大全

劉長卿酬屈突陝書法欣賞

劉長卿酬屈突陝書法作品欣賞
酬屈突陝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秋風颳起,落葉紛亂飄向左鄰右舍,家徒四壁,貧寒之家也只能阻隔這風中沙塵。
看向窗外,風中的亂草不知落向何方,家對大江,寒風中的主人貧病交加。
手拄藜杖,主人懶迎我這客居之人,菊花已開,能讓這被貶之人風中醉倒。
胸有籌劃,您無人知曉叫人憐憫,只見得,蓬蒿雜草徒然地埋沒腰身。

注釋
①屈突陝:人名。
②劉長卿:唐代詩人,因性格剛直,多次被貶,流放在外。
③鄉:通“向”,窗戶。

標籤:寫人

詩詞推薦

  • 義士趙良

    佚名〔〕趙良者,燕人也。漂泊江湖,疾惡如仇。一日,途經謝莊,聞有哭聲,遂疾步入茅舍,見一少女蓬頭垢面,哀甚。
  • 西施詠

    王維唐代〕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君寵
    酬屈突陝原文_酬屈突陝的賞析_古詩文
  • 隆中對

    陳壽魏晉〕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
  • 三月過行宮

    李賀唐代〕渠水紅繁擁御牆,風嬌小葉學娥妝。垂簾幾度青春老,堪鎖千年白日長。
    酬屈突陝原文_酬屈突陝的賞析_古詩文
  • 醉公子·門外猧兒吠

    佚名宋代〕門外猧兒吠,知是蕭郎至。剗襪下香階,冤家今夜醉。扶得入羅幃,不肯脫羅衣。醉則從他醉,還勝獨睡時。
  • 浣溪沙·十八年來墮世

    納蘭性德清代〕十八年來墮世間,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誰邊。紫玉釵斜燈影背,紅綿粉冷枕函偏。相看好處卻無言。
    酬屈突陝原文_酬屈突陝的賞析_古詩文
  • 崑崙使者

    李賀唐代〕崑崙使者無訊息,茂陵煙樹生愁色。金盤玉露自淋漓,元氣茫茫收不得。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龍鱗下紅枝折。何處
    酬屈突陝原文_酬屈突陝的賞析_古詩文
  • 相和歌辭。賈客詞

    劉駕唐代〕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高山有疾路,暗行終不疑。寇盜伏其路,猛獸來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揚州
    酬屈突陝原文_酬屈突陝的賞析_古詩文
  • 池上二絕

    白居易唐代〕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酬屈突陝原文_酬屈突陝的賞析_古詩文
  • 下途歸石門舊居

    李白唐代〕吳山高,越水清,握手無言傷別情。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此心郁悵誰能論,有愧叨承國士恩。雲物
  • 登二妃廟

    吳均南北朝〕朝雲亂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輕薄好,千里命艫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 鷓鴣天(佳人)

    蘇軾宋代〕羅帶雙垂畫不成。殢人嬌態最輕盈。 * 斜抱天邊月,玉手輕彈水面冰。無限事,許多情。四弦絲竹苦丁寧。饒君
    酬屈突陝原文_酬屈突陝的賞析_古詩文
  • 公子家 / 公子行 / 長安花

    聶夷中唐代〕種花滿西園,花發青樓道。花下一禾生,去之為惡草。
    酬屈突陝原文_酬屈突陝的賞析_古詩文
  • 無題(一雲陽城)

    李商隱唐代〕白道縈迴入暮霞,斑騅嘶斷七香車。春風自共何人笑,枉破陽城十萬家。
  • 踏莎行·題草窗詞卷

    王沂孫宋代〕白石飛仙,紫霞淒調,斷歌人聽知音少。幾番幽夢欲回時,舊家池館生青草。風月交遊,山川懷抱,憑誰說與春知
    酬屈突陝原文_酬屈突陝的賞析_古詩文
  • 梓人傳

    柳宗元唐代〕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門,願傭隙宇而處焉。所職,尋、引、規、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問
  •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 代李敬業討武曌檄

    駱賓王唐代〕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 * 。潛隱先帝之私,陰圖
  • 子產論政寬猛

    左丘明先秦〕鄭子產有疾。謂子大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
  • 【中呂】喜春來_金妝寶劍藏

    張弘范元代〕金妝寶劍藏龍口,玉帶紅絨掛虎頭,旌旗影里驟驊騮。得志秋,喧滿鳳凰樓。
    酬屈突陝原文_酬屈突陝的賞析_古詩文
  • 宋玉對楚王問

    宋玉先秦〕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  宋玉對曰:“唯,然,有之!願大王寬其
酬屈突陝原文_酬屈突陝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