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王承元傳》原文及翻譯
新唐書
原文:
王承元者,成德軍節度使承宗弟也。有沉謀。年十六,勸承宗亟引兵共討叛賊李師道,承宗少之,不用,然軍中往往指目之。承宗死,未發喪,大將謀取帥它姓。參謀崔燧與諸校計,以祖母涼國夫人李命承元嗣。承元泣且拜,不受,諸將固請,承元曰:“上使中貴人監軍,盍先請?”監軍至,又如命,乃謝曰:“諸君不忘王氏以及孺子,苟有令,其從我乎?”眾曰:“惟所命。”乃視事牙闔之偏,約左.右.不得稱留後①,事一關參佐,密表請帥於朝。穆宗詔起居舍人柏耆宣慰。授承元檢校工部尚書、義成軍節度使。將往義成,北鎮以兩河故事脅誘,欲其留成德,承元不納,諸將皆悔。耆至,士哭于軍,承元令曰:“諸君不欲我去,意固善。雖然,格天子詔,我獲罪奈何?前李師道有詔赦死,欲舉族西,諸將止弗遣,他日乃共殺之。今君等幸置我,無與師道比。”乃遍拜諸將諸將語塞承元即出家貲盡賜之斬不從命者十輩軍乃定於是諫議大夫鄭覃宣慰賜其軍錢百萬緡赦囚徒問孤獨廢疾不能自存者粟帛有差。承元去鎮,左右裒器幣自隨,承元使空褚毋留。入朝,昆.弟.
拜刺史者四人,位於朝者四十人。祖母入見,帝命中宮禮賚異等。徙承元鄜坊丹延節度。俄徙鳳翔。鳳翔右袤涇原,地平少岩險,吐.蕃.數入盜。承元據勝地為鄣,置守兵千,詔號臨汧城。府郛左百賈州聚,異時為虜剽奪,至燎烽相警,承元版堞繚之,人乃告安。以勞封岐國公。太和初,祖母喪,詔曰:“武俊②當橫流時,拯定奔潰,功在史官。今李不幸,贈恤宜加厚。”且給儀仗以葬。五年,徙節平盧、淄青。始,鹽禁未嘗行兩河,承元請歸有.司.,由是兗、鄆諸鎮皆奉法。承元資仁裕,所至愛利。卒,年三十三,贈司徒。
(節選自《新唐書·王承元傳》)
【注】①留後,唐代節度使、觀察使缺位時設定的代理職稱。②武俊,王承元祖父,曾任成德軍節度使。
譯文/翻譯:
王承元,是成德軍節度使王承宗的弟弟。有深謀大略。十六歲時,王承元勸說王承宗迅速率兵共同討伐叛賊李師道,王承宗小看他,沒有採納,但是軍中常常有人指著注視他。王承宗去世,還沒有發喪,大將們圖謀擁立他人為節帥。參謀崔燧與各位將校商議,用祖母涼國夫人李氏的名義命王承元繼承。王承元哭泣著叩拜辭謝,沒有接受。諸將堅決請求,王承元說:“皇上派中貴人監軍,何不先請示他?”監軍到來,又同樣任命他,王承元答謝說:“諸君不忘王氏和我這個孺子,假如有命令,能夠聽從我嗎?”眾人說:“我們只聽從您的命令。”王承元在衙門就任,約定左右不得稱留後,事情都由參左決定,秘密上表給朝廷請求節度使職務。穆宗下詔起居舍人柏耆安撫。授王承元檢校工部尚書、義成軍節度使。王承元將要前往義成上任,北鎮以兩河舊例脅迫引誘,想讓他留在成德,王承元沒有聽從,諸將都後悔了。柏耆到來,士兵在軍中哭泣,王承元下令說:“諸位不想讓我離開,本意固然是好的。雖然這樣,但抗拒天子詔令,我獲罪怎么辦?以前皇帝下詔赦免李師道死罪,李師道想要帶全家西去,諸將阻止不讓他離開,以後諸將卻共同殺了他。今天你們萬幸放了我,不要使我與李師道一樣。”於是王承元遍拜諸將,諸將無話可說。王承元便拿出家財全都賞賜給大家,斬殺了十個不服從命令的人,軍隊才安定了。此時諫議大夫鄭覃安撫軍隊,賜給他們軍費一百萬緡,赦免囚徒,慰問幼而無父、老而無子或者殘疾不能自理的人,並分給他們粟帛多少不等。王承元離開鎮州,左右的人收集器用錢幣自願跟隨,王承元讓他們掏空囊中東西,不要留在身邊。入朝,兄弟授任刺史的有四人,在朝在做官的有四十人。他的祖母入朝拜見,皇帝使皇后禮遇賞賜非同一般。調任王承元鄜坊丹延節度。不久調任鳳翔節度使。鳳翔北面接壤涇、原,地勢平坦,很少有山岩險阻,吐蕃屢次入侵。王承元占據要地修建堡壘,派兵千人防守,皇帝下詔號稱臨汧城。州府城東商旅聚集,不時被蕃虜剽搶掠奪,以致需要用烽火相互告警。王承元修築城牆圍住這個地方,人們這才感到安寧。因功勞被封為岐國公。太和初年,祖母去世,皇帝下詔說:“王武俊在動盪時期,拯救安定逃亡的人,功勞記載史冊。如今李夫人不幸去世,贈給置辦喪葬以及撫恤的錢物應當加重。”並用供給儀仗安葬。五年,王承元調任平盧、淄青節度使。起初,私鹽禁令不曾在兩河推行,王承元請求把鹽歸屬有關部門掌管,由此兗、鄆各鎮都奉行鹽法。王承元本性寬厚仁惠,所到之處都給百姓帶來恩惠。去世時,享年三十三歲,追贈司徒。
《舊唐書·王承元傳》《新唐書·王承元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