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言《鄂不草堂圖》記閱讀答案

《鄂不草堂圖》記
(清)張惠言
岩鎮市之南,舊有園曰先春,地平衍,小不能三畝,台榭之飾甚儉,池石花樹獨奇。其外平疇長林帶以崇山,雲物之態,四望交集,岩鎮之為園者莫及焉。
乾隆乙巳,余客岩鎮,時園荒蕪無人。嘗以歲除之日,與桐城王悔生,披籬而入,對語竟日。是時朔風怒號,樹木叫嘯,敗葉荒草,堆積庭下。時有行客,窺門而視,相與怪駭,不知吾兩人為何如人也。壁間有舊題,則金君文舫及其兄筠莊、季星岩聯句詩。蓋五六年前游詠之盛,猶可想見。而其時筠莊官京師,文舫、星岩侍觀察公於吾郡,皆不得相見。讀其詩,俯仰今昔,又為之慷慨。
明年,余與悔生皆去岩鎮。又十年,余復來,則園已為文舫所有,益治其傾圮,位置其樹石,增以迤廊曲房,高樓修除。山若聳而高,水若瀏而深,花木鳥魚,皆若相得而欣。既乃易其名曰“鄂不草堂”,志昔游也。是時,筠莊宦河東,文舫則與星岩盺夕歌嘯其中,燕飲屬客,余時時在座。而是歲十月,王悔生適至,信宿草堂乃去。當君兄弟昔日詠觴之時,豈意十五六年之後,來為斯園主人?而余與悔生十年之間,南北奔走,適草堂之成,而復得相遇於此。人生盛衰聚散,大都如此,非偶然也。於是黃君純矣畫《草堂圖》,乃記其後云:
園於程氏,當明之某年;草堂於金氏,為嘉慶元年。編竹為籬,方若干步。堂居東偏。西向,前有桂樹四。堂之左,曲廊迤以北,水閣在其北,少西南向。其下池,怪石環其池,池中為粱。粱西有梧桐,高三十尺,古藤繚之,盡其末,末下垂復土為本,相去六足。樓在池西,方二丈,四達窗,曲池環之,若矩,芙蕖盈焉,其岸多老梅,石如人立。曲池之西,又樓之,東向,道芙蕖上,屬於方樓。北降為曲房,為齋,為庖湢。以東屬於水閣。曲池之南,為畦,春種芍藥,秋種菊。畦東亭,亭北值水閣,牡丹在亭東。其東紅豆樹,高四十尺,三歲一實。北直乎堂。
文舫名應璸,內閣中書,不榮其官,退而樂兄弟之樂,君子以為賢。
(選自《茗柯文二編》卷下)
註:①鄂不(fū),語出《小雅·棠棣》:“棠棣之華,鄂不韡(wěi)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②本文為作者教授於歙縣(今屬安徽)金氏家族時所作。③岩鎮,在今安徽歙縣西南。④湢(bì):浴室。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其外平疇長林帶以崇山 疇:田地
B.增以迤廊曲房,高樓修除 除:台階
C.盡其末,末下垂復土為本 末:樹梢
D.不榮其官,退而樂兄弟之樂 榮:榮耀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時有行客,窺門而視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B.則園已為文舫所有 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
C.適草堂之成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D.北直乎堂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鄂不草堂位於歙縣岩鎮市南,舊名先春。作者在敘述草堂易主的過程中,間雜了世事變遷的慨嘆。
B.文章開篇以凝練的筆觸描繪了草堂的景致,著墨不多,卻頗能傳神寫照,仿佛一幅淡雅的山水畫。
C.文中擷取了相隔十年的兩段生活場景,一段蕭索寂寞,一段風流閒適,前後對照,凸顯文章主旨。
D.“鄂不”出於《詩經·棠棣》,作者以“鄂不”作為堂名,就是為了紀念主人兄弟當年的游詠之誼。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嘗以歲除之日,與桐城王悔生,披籬而入,對語竟日。(5分)
(2)是時,筠莊宦河東,文舫則與星岩盺夕歌嘯其中,燕飲屬客,余時時在座。(5分)
參考答案
4、D。
D、榮,意動用法,以……為榮耀。
5、A。
A、連詞,表修飾關係。B、助詞,與“有”構成所子結構\語助詞,沒有實在意義。C、助詞,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D、介詞,相當於“於”,引出對象\助詞,作詞尾,“……的樣子”。
6、D。“作者以‘鄂不’作為堂名”錯
7.(1)我曾經在乙巳年除夕這天,和桐城的王悔生一起,分開(推開)籬笆進入園子,交談了一整天。(以、披、竟日各1分,句意2分)
(2)這個時候,筠莊在河東做官,文舫就和星岩一起在草堂里早晚歌吟長嘯,舉行宴會,勸客飲酒,我經常在座。(是時、屬客、宦<於>河東,各1分,句意2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張惠言《鄂不草堂圖》記閱讀答案0
張惠言《鄂不草堂圖》記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