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楊慎傳》原文及翻譯

明史

原文:

楊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師廷和子也。年二十四,舉正德六年殿試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繼母憂,服闋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關,慎抗疏切諫。尋稱疾歸。世宗嗣位,起充經筵講官。常講《舜典》,言:“聖人設贖刑,乃施於小過,俾民自新。若元惡大奸,無可贖之理。”時大璫①張銳、於經論死,或言進金銀獲宥,故及之。 
嘉靖三年,世宗納桂萼、張璁言,召為翰林學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與萼輩學術不同,議論異。臣等所執者,程頤、朱熹之說也。萼等所執者,冷褒、段猶之餘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輩,不以臣等言為是,願賜罷斥。” 世宗怒,切責,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學士豐熙等疏諫。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順門力諫。帝震怒,命執首事八人下詔獄。於是慎及檢討王元正等撼門大哭,聲徹殿庭。帝益怒,悉下詔獄,廷杖之。閱十日,有言前此朝罷,群臣已散,慎、元正及給事中劉濟、安磐、張漢卿、張原,御史王時柯實糾眾伏哭。乃再杖七人於廷。慎、元正、濟並謫戍,余削籍。慎得雲南永昌衛。先是,廷和當國,盡斥錦衣冒濫官。及是伺諸途,將害慎,慎知而謹備之,至臨清始散去。扶病馳萬里,憊甚,抵戍所,幾不起。 
五年聞廷和疾,馳至家。廷和喜,疾愈。還永昌,聞尋甸安銓、武定鳳朝文作亂,率僮奴及步卒百餘,馳赴木密所與守臣擊敗賊。八年聞廷和訃,奔告巡撫歐陽重請於朝,獲歸葬,葬訖復還。自是,或歸蜀,或居雲南會城,或留戍所,大吏鹹善視之。及年七十,還蜀,巡撫遣四指揮逮之還。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 
慎幼警敏,十一歲能詩。入京,賦《黃葉詩》,李東陽見而嗟賞,令受業門下。嘗奉使過鎮江,謁楊一清,閱所藏書。叩以疑義,一清皆成誦。慎驚異,益肆力古學。既投荒②多暇,書無所不覽。嘗語人曰:“ 資性不足恃, 日新德業, 當自學問中來。” 故好學窮理, 老而彌篤。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隆慶初,贈光祿少卿。天啟中,追諡文憲。 
(選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二•列傳第八十,有刪改) 

譯文/翻譯:

楊慎,字用修,新都人,是少師楊廷和的兒子。二十四歲那年考取正德六年殿試第一名,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職。遇繼母喪事,服喪完了以後,仍擔任以前的官職。十二年八月,明武宗秘密出行,剛出居庸關,楊慎上書直言極諫皇帝。不久他上書稱病,辭官歸里。明世宗繼位,起用他擔任經筵講官。他經常講授《舜典》,說:“聖人設定贖刑,那是施用於一般的小過錯,使平民改過自新。如果是首惡大奸,沒有可以贖罪的道理。”當時大宦官張銳、於經被判處死刑,有人說進獻金銀以求赦免其罪,所以他常提到這句話。
嘉靖三年,世宗採納桂萼、張璁的建議,徵召他們為翰林學士。楊慎與同一官位級別的三十六個人共同上書說:“我們與桂萼等人學術不同,主張觀點也不一樣。我們所遵從的是程頤、朱熹的學說主張。桂萼等人所崇信的是冷褒、段猶的遺緒。現在陛下既然破格提拔了桂萼等人,不認為我們說的正確,我們不能與他們一同共事,希望賜書罷免了我們吧。”皇帝很憤怒,嚴加責問,分輕重給予停發俸祿的處罰。過了一個月,他又與學士豐熙等一同上書進諫。沒有得到答覆,又與廷臣跪伏在左順門力諫。皇帝大怒,下令將帶頭起事的八個人逮捕入獄。這時楊慎和檢討王元正等搖門大哭,哭聲響徹殿庭。皇帝越發憤怒,把他們都捉拿下獄,處以廷杖之刑。過了十天,有人說上次罷朝以後,群臣都已經散去,楊慎、王元正以及給事中劉濟、安磐、張漢卿、張原,御史王時柯又聚眾伏地而哭。於是在朝堂上把這七人又打了一頓。楊慎、王元正、劉濟都被謫戍他鄉,其他人都被削去官籍。楊慎到了雲南永昌衛。在此之前,楊廷和掌權,全部辭退了朝中辦事不力的官員。到這時,他們在楊慎被謫戍的路途上尋找機會,準備加害於楊慎。楊慎知道後謹慎防備著他們,到臨清他們才散去。楊慎帶病長途顛簸,疲憊不堪。抵達戍所後,幾乎起不來了。
嘉靖五年,楊慎聽說楊廷和病了,驅馬很快趕到家。楊廷和很高興,病便好了。於是回到永昌,聽說尋甸安銓、武定鳳朝文作亂,便率領家丁步卒一百多人,驅馬快速趕到木密所與守衛官員一起打敗了叛軍。嘉靖八年,他得知楊廷和去世,便跑去告訴巡撫歐陽重向朝廷請求,獲準歸葬,葬禮結束之後他又回來。從此,(有時)或者歸蜀,(有時)或者呆在雲南會城,(有時)或者留在戍所,主管官員都以友好的態度對待他。到七十歲那年,他回到四川,巡撫派四個指揮把他捉拿回來。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去世,享年七十二歲。
楊慎從小警惕機敏,十一歲就能作詩。進入京城後,寫了《黃葉詩》,李東陽讀後嗟嘆不已,大加讚賞,讓他在自己門下學習。他曾經奉命出使經過鎮江,拜見楊一清,閱讀他收藏的書籍。用不懂的地方詢問他,楊一清都能背誦。楊慎非常驚異,於是更加努力學習古學。被流放邊境之後空閒時間較多,更博覽群書。他曾經告訴他人說:“個人的天生資質不值得依靠,每天新修德業,應該從學習中來。”所以他酷愛學習,窮盡文理,到老而更加嚴重。明代背誦之廣博,著作之豐富,當推楊慎第一。隆慶初年,被封賜為光祿少卿。大啟年間,追贈諡號為文憲。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明史·楊慎傳》原文及翻譯0
《明史·楊慎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