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驕恣》原文及翻譯

呂氏春秋

原文:

亡國之主,必自驕,必自智,必輕物。自驕則簡①士,自智則專獨,輕物則無備。無備召禍,專獨位危,簡士壅塞。欲無壅塞,必禮士;欲位無危,必得眾;欲無召禍,必完備。三者,人君之大經也。
齊宣王為大室,大益百畝,堂上三百戶。以齊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諫王。 春居②問於宣王曰:“荊王釋先王之禮樂,而樂為輕,敢問荊國為有主乎?”王曰:“為無主。” “賢臣以千數而莫敢諫,敢問荊國為有臣乎?”王曰:“為無臣。”“今王為大室,其大益百畝,堂上三百戶。以齊國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諫,敢問王為有臣乎? ”王曰:“為無臣。”春居曰:“臣請辟③矣!”趨而出。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諫寡人之晩也?寡人請今 止之。”遽召掌書曰:“書之!寡人不肖,而好為大室。春子止寡人。”箴諫不可不熟。莫敢諫 若,非弗欲也。春居之所以欲之與人同,其所以入之與人異。宣王微春居,幾為天下笑矣。由是論之,失國之主,多如宣王,然患在乎無春居。故忠臣之諫者,亦從入之,不可不慎,此得 失之本也。
趙簡子沉鸞徼④於河,曰:“吾嘗好聲色矣,而鸞徼致之;吾嘗好宮室台榭矣,而鸞徼為之; 吾嘗好良馬善御矣,而鸞徼來之。今吾好士六年矣,而鸞徼未嘗進一人也。是長吾過而絀⑤ 善也。”故若簡子者,能厚以禮督責於其臣矣。以禮督責於其臣,則人主可與為善,而不可與為非;可與為直,而不可與為枉。此三代⑥之盛教。
(《呂氏春秋•驕恣》)
【注】①簡:怠慢。②春居:齊宣王臣。③辟:同“避”。④鸞徼:趙簡子臣。⑤絀:減損。⑥三代:指夏商周。

譯文/翻譯:

亡國的君主,必定自我誇耀,必定自作聰明,必定輕視外物。自我誇耀就會怠慢士子,自作聰明就會專橫獨斷,輕視外物就會無所防備。無所防備就會招致禍患,專橫獨斷就會地位危險,怠慢士子就會上下阻塞。想不阻塞就必須禮遇士子,想不使地位危險就必須得到民眾的擁護,想不招致禍患就必須周密防備。這三條是國君的重要原則
齊宣王建造大宮室,面積超過百畝,堂上有三百扇門。以齊國這樣的大國,籌建了三年卻沒能建成,群臣沒有人敢規勸齊王。臣子春居問宣王說:“楚王拋棄先王的禮樂,因而禮樂變得輕浮,我敢問楚國還有賢君嗎?”宣王說:“沒有賢君了。”春居說:“楚國朝廷中賢臣以千來計算,卻無人敢勸諫,請問楚國還有直臣嗎?”宣王說:“沒有直臣了。”“現在您建造大宮室,其面積超過百畝,堂上有三百扇門。以齊國這樣的大國,建造了三年卻沒能建成。群臣中沒有人敢規諫,請問大王,齊國還有直臣嗎?”宣王說:“沒有直臣了。”春居說:“我請求迴避。”便快步退出。宣王說:“春子!春子請回來!您為什麼規勸我如此之晚呀?我願意現在就停止修建宮室。”他立即召來主管記錄的掌書官,說:“記錄下來:我不肖,喜歡建造大型宮室,春子勸止了我。”規勸君主不可不審慎。無人敢勸諫宣王,這並不是他們不想勸諫。春居想要勸諫宣王的願望和別人是相同的。但他進諫宣王的方法和別人不一樣。宣王若沒有春居,差一點被天下所恥笑了。由此說來,亡國的君主,多像宣王,然而他們的禍患就在於沒有春居這樣的諫臣。所以,勸諫國君的忠臣,也應遵從適當的方法進諫,對此不可不小心謹慎,這是勸諫成敗的關鍵。
趙簡子將鸞徼淹死在河裡,說:“我曾經愛好音樂美色,鸞徼就給我搞來;我曾經愛好宮室亭台,鸞徼就給我建造;我曾經愛好良馬和趕車能手,鸞徼就給我招來。如今我愛好士子已經六年了,而鸞徼未曾推薦一個人,這是助長我的過失而廢止我的善行。”所以像趙簡子這樣的人,是能夠以義理督責自己的臣子了。能夠以義理督責自己的臣子,那么,其國君就可以和他一道推行善事,而不可和他一道為非作歹;可以和他一道推行正直之事,而不得與他一道枉法徇私,這是夏、商、周三代盛行的教化。
《呂氏春秋·驕恣》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呂氏春秋·驕恣》原文及翻譯0
《呂氏春秋·驕恣》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