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論養氣》(三)原文及翻譯
孟子
原文:
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伊尹也。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皆古聖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願,則學孔子也。”“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 “然則有同與?”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是則同。”曰:“敢問其所以異。”曰:“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于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譯文/翻譯:
公孫丑說:“伯夷和伊尹怎么樣?”孟子說:“行事之道不同。若非符合自己心意的君主,就不在這樣的君主之下做事,如果得到百姓的方式不按正道,身為百姓就不願意被支使;天下太平安定就入朝做官,天下混亂就全身而退,這是伯夷的行事之道。在不合我心意的君主之下做事有何不可?君主不用正道得到庶民,我作為庶民有何不可?天下太平穩定也可以入朝做官,天下混亂也可以入朝做官,這是伊尹的行事之道。可以從政就從政,可以停止就停止;可以長久就長久,可以短暫就短暫,這是孔子的行事之道。伯夷、伊尹、孔子,都是往古的聖人,我未能做到像他們那樣,就從我所希望的來說,我願意學習孔子。”公孫丑說:“伯夷、伊尹、孔子,真的就是這樣可以並列的嗎?”孟子說:“不能這么說。自從有人有國家以來,沒有可以與孔子相比擬的。”公孫丑說:“如此說來,他們有相同之處嗎?”孟子說:“有。如果能得到方圓百里的地方而使他們治理,都能因此而使諸侯來朝、得天下之心;做一件不合道義的事、殺一個無罪之人而得到天下,他們都不會做。這就是他們的相同之處。”公孫丑說:“請問他們為什麼會有不同。”孟子說:“宰我、子貢、有若,他們的智慧足以理解聖人,最低也不至於抬高自己所喜歡的人。宰我說:‘根據宰予對夫子的觀察學習,其賢德遠遠超過堯舜了。’子貢說:‘看一個人所行的禮儀,就可以了解他從政會如何,聽一個人所喜歡的音樂,就可以了解他的德行。從孔子之後的三千年,向上推及孔子之前的百世聖王,沒有人能違背孔子所傳的大道。自從有人有國家以來,沒有可以與孔子相比擬的。’有若說:‘豈止是在人類之中如此!麒麟與走獸,鳳凰與飛鳥,泰山與丘陵,河海與路上積水,各自都是同類。聖人與民眾,也是同類。(聖人)是屬於其類卻能高出同類的人,(孔子)又是聖人之zhong6*特立獨起的人。自從有有人有國家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加盛大的。”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