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張逸園家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張逸園家傳
姚鼐
張逸園君者,諱若瀛,字印沙。君為人慷慨強果,自其少時,里人皆異之矣。君始以諸生為書館謄錄,敘勞授主簿,借補熱河巡檢。熱河今為承德府,君仕時,未設府、縣,以巡檢統地逾百里。歲為天子巡駐之所,四方民匯居其間,君以嚴能治辦,奸蠹屏除。留守內監為僧者曰於文煥,君一日行道,見其橫肆,立呼至杖之。於是熱河內府總管怒,奏君擅杖近御,直隸總督亦劾君。上聞之,顧喜君強毅,不之罪,而以劾君者為非。
其後為良鄉知縣,順天府南路同知①。有旗民張達祖,居首輔傅忠勇公門下,始有地數百頃,賣之民矣,久而地值百倍,達祖以故值取贖,構訟,經數官,不敢為民直。君至,傅忠勇頗使人示意君也,君告之以義,必不可,卒以田歸民。畿南多回民,久聚為竊盜,不可勝詰。君多布耳目,得其巨魁,或親捕之,凡半年,獲盜百餘。盜畏之甚,乃使一回民偽來首云:“有某人至其家,巨盜也。”及捕之至,即自首:“某案己所為盜,有贓在京師禮拜寺②。”君使兵役偕之至禮拜寺,則反與哄斗。至刑部訊,以某案事與此人無與,以君為誣良,議當革職;既而上見君名,疑部議不當,召君,令軍機處復問,減君罪,發甘肅以知縣用。是時上意頗向君,然卒降黜者,大臣固不助君也。
在甘肅二年,嘗為張掖復營兵所奪民渠水利,又以張掖黑河道屢遷,所過之田,為沙礫數百頃,而歲輸糧草未除,力請總督除之。時甘肅官相習偽為災荒請賑,而實侵入其財,自上吏皆以為當然,君獨不肯為。其後為者皆敗,於是世益推君。
君引疾去甘肅,里居數年。君居里為園,時游之,名之曰逸園,言己不得盡力為國勞而苟逸也,故人以逸園稱之。
【注】①同知:官名,清代為知府、知州的佐官。②禮拜寺:又名清真寺,回族mu6*6*林舉行禮拜和宗教活動的場所,兼有傳播宗教知識、培養宗教職業者的使命。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敘勞授主簿,借補熱河巡檢 敘:議敘
B.君一日行道行:行走
C.久聚為竊盜,不可勝詰 詰:究辦
D.歲輸糧草未除 輸:繳納
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張逸園“慷慨強果”的一組是(3分)
①見其橫肆,立呼至杖之 ②君告之以義,必不可 ③盜畏之甚
④君使兵役偕之至禮拜寺 ⑤力請總督除之 ⑥自上吏皆以為當然,君獨不肯為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②⑤D.②④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逸園為人慷慨強果,年輕的時候,鄉里人就視他為不同尋常的人。在熱河巡檢任內,他嚴肅整治,肅清了奸詐xie6*惡之人。
B.在順天府良鄉任內,張逸園因為整治回民竊盜有方招致陷害,儘管在皇帝的干預下免於處罰,但仍被發配到甘肅降職使用。
C.不經請示就用杖刑處罰做和尚的內監,勇於制止權貴門下的霸道行徑,表現了張逸園堅決捍衛正義、敢於得罪權貴的高貴品質。
D.在甘肅,官兵侵占民渠,官員謊報災情以達到貪污的目的,社會政治的黑暗可見一斑。張逸園退居鄉里後,把園子命名為“逸園”,反映了他與現實的不相容。
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上聞之,顧喜君強毅,不之罪,而以劾君者為非。(3分)
(2)達祖以故值取贖,構訟,經數官,不敢為民直。(4分)
(3)其後為者皆敗,於是世益推君。(3分)
參考答案:
5.(3分)B
解析]】行:巡視。
6.(3分)C
【解析】③“盜畏之甚”,屬間接表現;④因“慷慨強果”而被陷害中計;⑥表現的是廉潔奉公。
7.(3分)B
【解析】“在皇帝的干預下免於處罰”與原文不符。
8.(1)(3分)皇上了解了情況,倒是喜歡先生的剛強果毅,不僅不懲處他,反而認為彈劾先生的人不對。
【評分建議】①顧:反而、倒是。1分。 ②不之罪:不懲處他。1分。 ③句子通順,1分。
(2)(4分)張達祖用先前的價格贖回了土地,(雙方)打官司,歷經多個官員,都不敢為民伸張正義。
【評分建議】①故值:先前的價格。1分。②構訟:打官司(形成訴訟、形成官司),1分。③直:伸張正義,1分。④句子通順,1分。
(3)(3分)後來那樣做的人都敗露了,於是世人更加推崇先生。
【評分建議】①敗:敗露。1分。 ②推:推崇。1分。③句子通順,1分。
【參考譯文】
張逸園先生,名若瀛,字印沙。先生為人剛直不阿,堅強果決,從他年輕時候起,鄉里人都覺得他不尋常。先生起初以生員的身份在書館任抄寫工作,議敘功勞被授予主簿的官職,借調補充熱河巡檢的職位。熱河如今為承德府,先生任職時,未設立府、縣,而巡檢統管的區域在方圓百里以上。每年(承德)作為皇帝巡幸之地,各方百姓匯居其間,先生憑著嚴肅整治,使奸詐xie6*惡之人皆被肅清。留在(避暑山莊的寺廟中)當和尚的皇宮太監叫於文煥,一天先生在路上巡視,看見他橫行霸道恣意妄為,立刻將他喝呼到跟前,以杖刑處罰他。於是熱河行宮的太監總管極為憤怒,上奏說先生擅自杖責皇上內御,直隸總督也彈劾先生。皇上了解了情況,倒是喜歡先生的剛強果毅,不僅不懲處他,反而認為彈劾先生的人不對。
張先生後來做過良鄉的知縣,順天府南路同知。有一個旗人叫張達祖,投靠在首輔傅忠勇的門下,起初有土地數百頃,(張達祖)把地賣給了百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后土地價格上漲百倍,張達祖用先前的價格贖回了土地,(雙方)打官司,歷經多個官員,都不敢為民伸張正義。先生上任後,傅忠勇派人向先生打招呼,先生以大義告諭說情的人,堅決不答應(做枉法的事),最終把田判歸百姓。京城南面有許多回民,長時間的糾集在一起盜竊,難以徹底查處。先生布下了不少耳目,打探到他們的首領,有的還親自去抓捕,共半年間,抓獲盜賊百餘人。盜賊非常害怕,於是指使一個回民假裝來告發說:“某某回家了,這是個大盜。”等到將那人抓來,(那人)立刻自首:“某某案子是wo6*乾的,有贓物存放在京城禮拜寺。”先生派兵押送他來到禮拜寺,這個人卻反而與押送者爭鬥起來。到刑部審訊時,以某某案件與這個人無關,認為先生誣人清白,審議撤職查辦。不久皇上(在懲處名單上)看到先生的名字,懷疑刑部審議不當,召見先生,命令軍機處複審,(軍機處)減輕了先生的罪責,發配(先生)到甘肅降職做知縣。當時皇上心中頗有偏向先生之意,然而終究降職被貶,是因為大臣們執意不援手相助。
在甘肅任職兩年,曾經為張掖縣收回被軍隊強占的民用水利溝渠,又因為張掖縣的黑河水道多次改道,河水衝過的田地,方圓數百頃成為沙石地,但每年繳納的糧草並未減除,(先生)竭力請求總督(奏請皇上)免除應繳納的糧草。當時甘肅的官員因襲的做法是,假裝為災荒奏請救濟糧款,實際上卻是貪污侵奪這些錢財,從上級官員到下級差役都認為理所應當,唯獨先生不肯這樣做。後來那樣做的人都敗露了,於是世人更加推崇先生。
先生託病辭官離開甘肅,退居鄉里多年。先生在鄉里修築了個園子,時常在園中遊樂,命名園子為逸園,意思是說自己不能竭盡全力為國家憂勞而苟且於逸樂,所以人們以逸園稱張先生。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姚鼐《張逸園家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姚鼐《張逸園家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