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沈約傳》原文及翻譯

梁書

原文:

沈約,字休文,吳興武康人也。幼篤志好學,晝夜不倦。母恐其以勞生疾,常遣減油滅火。而晝之所讀,夜輒誦之,遂博通群籍,能屬文。濟陽蔡興宗聞其才而善之;興宗為郢州刺史,引為安西外兵參軍,兼記室。興宗嘗謂其諸子曰:“沈記室人倫師表,宜善事之。”入為尚書度支郎。
齊初為征虜記室,所奉之王,齊文惠太子也。太子入居東宮,為步兵校尉,校四部圖書。時東宮多士,約特被親遇,每直入見,影斜方出。當時王侯到宮,或不得進,約每以為言。太子曰:“吾生平懶起,是卿所悉,得卿談論,然後忘寢。卿欲我夙興,可恆早入。”遷太子家令,後遷中書郎、黃門侍郎。時竟陵王亦招士,約與蘭陵蕭琛、琅邪王融、陳郡謝朓、南鄉范雲、樂安任昉等皆游焉,當世號為得人。明帝即位,進號輔國將軍,遷國子祭酒。永元二年,以母老表求解職,改授征虜將軍、南清河太守。
高祖在西邸與約游舊,建康城平,引為驃騎司馬,將軍如故。時高祖勳業既就,天人允屬,約嘗扣其端,高祖默而不應。佗日又進曰:“今童兒牧豎,悉知齊祚已終,莫不雲明公其人也。天文人事,表革運之徵,永元以來,尤為彰著。天心不可違,人情不可失,苟是歷數所至,雖欲謙光,亦不可得已。”高祖曰:“吾方思之。”對曰:“公初杖兵樊、沔,此時應思,今王業已就,何所復思。昔武王伐紂,始入,民便曰吾君,武王不違民意,亦無所思。公自至京邑,已移氣序,比於周武,遲速不同。若不早定大業,稽天人之望,脫有一人立異,便損威德。”高祖然之。
高祖受禪,為尚書僕射,封建昌縣侯,邑千戶,常侍如故。又拜約母謝為建昌國太夫人。奉策之日,右僕射范雲等二十餘人鹹來致拜,朝野以為榮。天監二年,遭母憂,輿駕親出臨吊,以約年衰,不宜致毀,遣中書舍人斷客節哭。服闋,遷侍中、右光祿大夫,尋遷尚書令,領太子少傅。
約性不飲酒,少嗜欲,雖時遇隆重,而居處儉素。十二年,卒官,時年七十三。
(節選自《梁書·列傳第七》)

譯文/翻譯:

沈約,字休文,吳興武康人。幼年意志堅定,愛好學習,晝夜不知疲倦。他的母親擔心他太勞苦而生病,常常減少給他點燈的油或滅掉他的燈。但是沈約把白天所誦讀的文章,在夜間進行背誦,於是他博通群書,善於寫文章。濟陽的蔡興宗聽說沈約的文才就與他交好。蔡興宗是郢州刺史,推薦沈約做了安西將軍府的外兵參軍,兼任記室。蔡興宗曾經對他的孩子們說:“沈記室是道德高尚的老師,你們應當很好地對待他。”後來,他入朝擔任了尚書度支郎。
蕭齊初年,沈約擔任征虜將軍府記室,他所服務的王,是蕭齊的文惠太子蕭長懋。太子入居東宮時,沈約為太子步兵校尉,校理四部圖書。當時東宮士人很多,沈約特別受到文惠太子的寵幸,每次他上班時去見太子,到太陽西下了才出來。當時王侯到東宮,有的得不到允許不能進去,沈約每每把這事提出來向文惠太子進言。太子說:“我生平懶得起床,這您是知道的,有您和我談論,然後我才忘記了睡覺。您想讓我早早地起床,可以早些進來。”沈約升職為太子家令,後來又升為中書郎、黃門侍郎。那時竟陵王蕭子良也招納賢士,沈約與蘭陵的蕭琛、琅邪的王融、陳郡的謝眺、南鄉的范雲、樂安的任昉等人都在竟陵王門下出入,當時社會上都說竟陵王得到了人才。齊明帝即位,沈約進號為輔國將軍,升遷為國子祭酒。永元二年,因母親年老,沈約上表請求解除職務,於是改授他為征虜將軍、南清河太守。
梁高祖在西邸的時候,與沈約有老交情,建康城平定後,就推舉他為驃騎司馬,保留了原有的將軍封號。那時高祖的勳業已結束,天和人都覺得允當,沈約曾試探高祖是否有稱帝的心思,高祖默然不回答。另一天沈約又進言說:“現在小到兒童賤如牧人,都知道蕭齊的氣數已盡,沒有不說您是取代蕭齊的最恰當的人。天文和人事,表現出改朝換代的徵兆,自從永元年間以來,尤其明顯。天心不可違抗,人情不可失卻,假如是朝代更替的時間已經到來了,雖然想謙讓,也是不可能的。”高祖說:“我全面考慮一下。”沈約說:“大人您當初在樊、沔統兵,這時候就應該考慮,現在您已成就了王業,有什麼要再考慮的?過去武王伐紂,一進入商都,民眾就稱他為‘我們的君主’,武王不違背民意,也沒有什麼考慮就接受了民眾的稱呼。大人您自從到了京城,已經改變了氣運,比起周武王來,只有時間上遲早的不同。若不早些確定稱帝的大業,體察天願人望,倘若有一個人有不同主張而立他人為帝,便有損您的威德。”高祖同意沈約的說法。
高祖接受禪讓後,沈約任尚書僕射,封為建昌縣侯,食邑千戶,照舊擔任散騎常侍。又拜沈約的母親謝夫人為建昌國太夫人。捧著冊命文書的那一天,右僕射范雲等二十餘人都來拜賀,朝野都認為是榮耀的事。天監二年,沈約母親去世,皇上乘車駕親自出來弔唁。皇上認為沈約年老,不宜於過於哀傷,就派遣中書舍人去幫他回絕客人節制哭泣。守喪期滿,沈約升任為侍中、右光祿大夫,不久又升任為尚書令,兼任太子少傅。
沈約生性不飲酒,少有嗜好,雖然當時給他的待遇優厚,但是他居家仍節儉樸素。天監十二年,沈約在任上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梁書·沈約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梁書·沈約傳》原文及翻譯0
《梁書·沈約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