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教學模式

文言文的教學模式

在高考的重壓下,語文教師極力奉行字字落實,句句串講的箴言,不得已把課文支解為一個個與考點相應的知識點,在教條式的拆解和技術性的操練中似乎獲取了實利,但它的代價是沉重的,學生在麻木地聽講訓練中日漸喪失學習文言文的最後一點興趣。

規範2項統一要求

1、提前布置預習。

現在有好多學生都不預習了,現代文還可以聽得懂,但文言文如果不預習絕對是不行的,下死命令,就得預習,不學拉倒。教師要檢查並適當公布檢查結果。通過這一步,學生結合書xia6*注釋和工具書完成正音任務,達到初步感知文章的目的。

2、使用統一的符號。

從學生一開始接觸文言文就要求使用統一的符號,以方便日後的複習。如重點詞用·,詞類活用用▲,古今異義用□,通假字用○,固定句式用____,特殊句式用~~~~~來標識。在這個學習環節中,要使學生養成課上用符號做書間筆記和課下及時分項積累的習慣。用符號做書間筆記,易操作,重點鮮明,便捷,省時。分項積累,鞏固重點、難點,使學生感到條理清楚,熟知每項知識掌握程度,能隨時查漏補缺,更有利於複習。

教學模式

導語設計或幻燈展示:提供必要的作者和寫作背景資料,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或作品產生的深層原因,有利於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如果學生對歸有光的遭遇一無所知,漠然相對,就不會去用心體會《項脊軒志》中蘊涵在日常瑣事中那份深沉的情感。學生了解了《鴻門宴》一文的歷史背景及劉項的相關情況後,就會很有興趣地去體驗那宴會裡的刀光劍影。

1、初次朗讀,明辨句讀

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與上下文的聯繫。加強誦讀,增強語感,對斷句標點有很大的幫助。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符號。他們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標誌。尤其是語氣詞和一些連詞的前後,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如:夫、蓋、凡、竊、清、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歟、焉、哉等語氣詞常常用在句尾;以、乾、為、而、則等連詞常用在句中。根據這一特點,找出虛詞就有助於句讀。

2、反覆誦讀

誦讀的形式:教師範讀,或者聽課文朗讀錄音;學生齊讀,或分組朗讀,或分角色朗讀,等大多數學生較熟悉課文內容以後,還可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進行朗讀比賽。

3、點撥課文內容大意。

就一堂課而言,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把理解字詞全部下放給學生,但不是完全甩給學生。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要注意減輕學生的負擔,因為負擔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就沒了,畢竟學生學習古文不是完全衝著那幾個化石性的辭彙來的。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抓住重點字詞句式,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賞讀課文,品味文言文的妙處。

4、舉綱張目進行試背

因為已經反覆閱讀,並且點撥課文內容大意。下面應指導學生嘗試再現。因為嘗試再現是一種比閱讀更積極的智力活動,又是一種自我檢查的過程。而死記硬背肯定是沒有多大意思的,常聽到中學生抱怨要背那么多沒用的.文言文。

5、質疑問難。

文言文可以質疑的地方太多了。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只要教師教給學生一些質疑的方法,只要教師能遵循民主化教學原則,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學生就會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因為質疑問難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改進教學效果。如果因此培養起初步的研究精神,倒也是意外的收穫。

6、反覆玩味,仔細揣摩--名句名段

讓學生為聖哲的至理名言而深思,為良臣的苦口婆心而讚嘆,為名士的痛苦憂思而唏噓,為豪傑的慷慨赴難而扼腕。

一定要帶領學生反覆玩味,仔細揣摩名句名段。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千古佳句,學生能感知其美,但只能分析到動靜結合、色彩絢麗、境界闊大這一步。我指導學生深入發掘,結果發現該名句的精髓在於作者描繪了一方和諧、澄明的天地,生命在那裡自由地飛翔。這種理想的境界讓作者心迷神往,千百年來也扣動了無數讀者的心弦。明乎此,學生無不面露喜色。

7、深入文本--用當代視野詮釋文言文

尋找課文和學生現實感觸的共振點,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閱讀經驗,產生與作者、作品情感共鳴。比如學習《游褒禪山記》,課文關於志、物、力的論述對學生很有教育價值,教師只要點一下,學生就自然聯想到自身學習的實際情況,引起共鳴。這樣,學生和作者、課文就一下子溝通了。

課堂上的出彩有兩種:一是外在的熱鬧,一是內在的沸騰。我更傾向於後者。深入文本--用當代視野詮釋文言文,蘊涵出彩的可能。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文言文的教學模式0
文言文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