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舍人
中書舍人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①中書省屬官。三國魏、西晉中書省置,七品。與通事共掌收納、轉呈文書章奏,員各一人。或說魏唯置通事,西晉增設舍人。東晉合為一官,後省“通事”二字。多任用名流。南朝宋復名中書通事舍人,簡稱通事舍人、中書舍人、舍人。員四人,七品。南齊因之。梁、陳去“通事”,逕名“中書舍人”。梁四班; 陳置五員,八品。南朝諸帝皆非出身高門,遂引用沒有聲望、社會地位的寒士、細人等親信為之,入直禁中,於收納、轉呈文書章奏之本職外,漸奪中書侍郎草擬詔令之任。南齊至陳,自成舍人省,名義上隸屬中書省,實際上直接聽命於皇帝。專掌草擬、發布詔令; 受理文書章奏,即所謂“天下文簿板籍,入副其省 (舍人省)” (《南齊書 ·幸臣傳序》); 監督指導尚書省及諸中央、地方政府機構施行政務。陳以舍人五員,領主事五員,書吏二百員,“分掌二十一局事,各當尚書諸曹,並為上司,總國內機要,而尚書唯聽受而已。” (《隋書 ·百官上》)他如受詔勞問、出使慰撫、持節察授、受理冤案之抗訴等漢朝謁者之職,亦皆屬之。勢傾天下,把持政務中樞。北朝亦名中書舍人,專掌草擬詔令,出納之職由門下省分任,故職權較南朝為輕。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為六品上,二十三年改六品下。北齊員十人,六品。隋朝隨省改名內史舍人、內書舍人。唐高祖武德三年 (620)復舊,員六人,正五品上。為中書省要職,侍從朝會,受納表章,參議政務。皇帝之旨意命令,經宰相下達詞頭後,由其草擬成詔旨制敕、璽書冊命後,送中書省正副長官審復; 如對詞頭有異議,有權封還; 所擬詔令經有關機構審議、皇帝批准,則由其頒行。並參預複審冤獄、考課官吏之事。以六員分押尚書省六部,協助宰相批覆章表公文。以久次者一人為閣老,判本省日常事務; 一人知制誥,在政事堂值班; 其餘諸人分署制敕。時人視為清貴之官,號稱“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通典 ·職官三》) 高宗、武則天、玄宗時先後改名西台舍人、鳳閣舍人、紫微舍人等,尋各復舊。玄宗開元 (713—741) 以後以翰林學士草擬機密詔令,可不由政事堂而直接頒行,號“內制”;中書舍人唯掌草擬例行詔敕,稱“外製”。後又常令他官兼知制誥掌外製,或以他官知中書舍人事,遂漸成閒職,成為翰林學士遷轉之階。五代略同。後晉天福五年 (940)曾廢翰林學士院,以制詔之職復歸中書舍人,開運元年 (944)復歸翰林學士。宋朝仍為清貴之官。初為寄祿官,僅表示品階俸祿,無實職,別置知制誥及直舍人院掌外製。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後,始為職事官,員四人,正四品。主管中書後省,掌奉行皇帝命令,草擬制詞,如有異議,得封還詞頭。重大機要詔令,仍由翰林學十草擬。領上、下、制誥、諫官、記注五案,後兼領點檢房。南宋以他官兼攝者稱權舍人,資歷淺者稱直舍人院。遼朝為南面官,隸中書省下屬中書舍人院。西夏為中書省屬官,掌文書,多任有才之士。後期多見於出任館伴使,或出使金朝。②明國中書省亦置,洪武九年(1376)由直省舍人改名,員十人,初定正七品,尋改從七品,十年改隸承敕監,掌繕寫詔敕。洪武十三年廢中書省,中書舍人仍置,掌繕寫詔敕文書等事,秩從七品,簡稱“中書”。中書科設二十員,掌繕寫誥敕、制詔、銀冊、鐵券等事; 亦有在文華殿、武英殿當直及屬內閣誥敕、制敕兩房者,皆無定員。文華殿舍人,掌奉旨繕寫書籍; 武英殿舍人,掌奉旨篆寫冊寶、圖書、冊頁; 誥敕房舍人,掌書辦文官誥敕,番譯敕書,並外國文書、揭帖,兵部紀功、勘合底簿;制敕房舍人,掌書辦制敕、詔書、誥命、冊表、寶文、玉牒、講章、碑額、題奏等機密文書,各王府敕符底簿。舍人之出身大抵有兩途,由進士部選者,得遷科道部屬; 其直兩殿、兩房舍人,不必由部選,自甲科、監生、生儒、布衣能書者,俱可為之。不由科甲者,不得遷科道部屬。清初置於內閣,滿洲一員,漢八員(後減四員),掌繕書誥敕,稽頒冊軸。乾隆三十七年(1772)改名“中書”,其官署名中書科。
官名。魏置中書舍人,西晉沿置,東晉合通事、舍人為一,稱中書通事舍人,掌呈奏案章。梁代去“通事”二字,稱中書舍人,掌詔誥及呈奏之事。北魏、北齊有舍人省,置中書舍人,掌署敕行下、宣旨勞問等。隋稱內史舍人,唐初沿其稱,後改稱中書舍人,掌侍進奏,參議表章,凡詔旨制敕,璽書冊命,皆掌起草,既下,則署行。宋代置中書舍人四人,“掌行命令為制詞,分治六房,隨房當制,事有失當及除授非其人,則論奏封還。”明代中書科有中書舍人二十人,從七品,掌書寫誥敕、制詔、銀冊、鐵券等事。清代內閣也置中書舍人,掌撰寫記事等。順治九年,置滿洲記事官,康熙九年改記事官為中書舍人,乾隆三十七年改中書舍人為中書科,置掌印中書等。見《通典·職官三·中書令·中書舍人》、《晉書·職官志·中書舍人》、《魏書·官氏志》、《隋書·百官上、中》、《新唐書·百官二·中書省》、《宋史·職官一·中書省·舍人》、《明史·職官三·中書科》、《清史稿·職官一·內閣·中書科》。
詞語分解
- 中書的解釋 .皇宮中的藏書。亦特指宮中記事的書。《漢書·儒林傳·孔安國》:“ 成帝 時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為《百兩》徵,以中書校之,非是。” 顏師古 註:“中書,天子所藏之書也。”《後漢書·伏湛傳》:“ 永和
- 舍人的解釋 .官名。《周禮·地官·舍人》:“舍人掌平宮中之政,分其財守,以灋掌其出入者也。”本宮內人之意,後世以為親近左右之官。 秦 漢 有太子舍人,為太子屬官; 魏 晉 以後有中書通事舍人,掌傳宣詔命; 隋
歷史官職推薦:都督府
官署名。① 魏晉南北朝時都督諸州軍事府之簡稱。②元朝欽察親軍都督府之簡稱。後改大都督府。③ 明朝置為最高軍事機構。朱元璋吳元年 即改原大都督府而置。設左、右都督為長官,正一品,同知都督,從一品,副都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中書舍人歷史
猜你喜歡
十里店的歷史解釋
在今河南滎陽市北古黃弋江鎮的歷史解釋
在安徽省南陵縣東部青鶴峰州的歷史解釋
清雍正十三年改容美土東演馬的歷史解釋
集鎮名。在山東省莒南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的歷史解釋
宋蘇軾前赤壁賦惟江上姚文田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秋農。浙江歸安高明山的歷史解釋
在今浙江天台縣北二十徐文卿的歷史解釋
宋信州玉山人,字斯遠鞞舞的歷史解釋
一作鼙舞。魏晉南北朝靜修先生文集的歷史解釋
書名。元劉因撰。二十廣德州的歷史解釋
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改挑撥離間的歷史解釋
挑撥挑逗,引動。離間撫今追昔的歷史解釋
面對眼前景物而追思往當壁鎮的歷史解釋
在黑龍江省密山市南部周執羔的歷史解釋
南宋信州弋陽今屬江西唐狡的歷史解釋
春秋時楚國人。莊王時巡撫六察的歷史解釋
明制,巡撫巡察地方時情見勢竭的歷史解釋
謂窘況顯露,處境危險時見一斑的歷史解釋
述賓只能看到一些斑點隆興和議的歷史解釋
宋孝宗即位,銳意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