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
①指中國西部地區。《世說新語·文學》:“桓玄初並西夏,領荊、江二州、二府、一國。”按荊州治江陵縣(今湖北荊沙市荊州區故江陵縣城),江州治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二府一國皆治江陵縣,均在東晉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市)之西,故稱西夏。南齊時亦稱雍州(治襄陽縣,今湖北襄樊市)為西夏。《南齊書·王融傳》:永明十一年(493),討雍州刺史王奐。王融上疏云:“今議者或以西夏為念。”
②古國名。北宋寶元元年(1038)党項羌族首領李元昊(本姓拓跋,唐賜姓李,世為夏州節度使)創建,國號夏(或曰大夏), 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市)。因地處西北,宋人稱為“西夏”。最盛時轄地二十二州,包括今寧夏、甘肅大部、陝西北部、青海東北部以及新疆和內蒙古部分地區,與遼、金先後成為同宋朝鼎峙的政權。共歷十主,凡一百九十年。南宋寶慶三年(1227)為蒙古所滅。
(1)東晉、南朝時指今長江中游湖北、湖南一帶為西夏。《世說新語·文學第四》:“桓玄初並西夏,領荊江二州、二府、一國。”按荊州治江陵縣(今屬湖北),江州治柴桑縣(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二府一國皆治江陵縣,均在東晉都城建康和揚州之西,故稱西夏。南齊時亦稱雍州(治襄陽縣,今湖北襄樊市)為西夏。《南齊書·王融傳》:永明十一年(493年)討雍州刺史王奐,王融上疏云:“今議者或以西夏為念。”(2)11—13世紀党項羌在今寧夏、陝北、甘肅西北部和內蒙古部分地區建立的大夏,因在宋之西,宋人稱之為西夏。參見“夏”。(3)指今甘肅省河西走廊一帶。西晉時張軌為涼州刺史,其地被稱西夏。
西夏字典分解
西夏的解釋 [the Xi Xia Dynasty;the Western Xia regime] 公元1038年党項族在今中國寧夏、陝西北部、甘肅西北部、青海東北部和內蒙
西的解釋 西 xī 方向,太陽落下的一邊,與“東”相對:西面。西曬。西域。西方。西席(舊時對幕友或家塾教師的敬稱。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亦稱“西賓”)。西宮(借指妃嬪)
夏的解釋 夏 xià 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糧。 中國朝代名:夏代。夏曆。 指中國:華夏。 姓。 冬 筆畫數:10; 部首:夂; 筆順編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