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
①古九州之一。在今陝西、甘肅二省和青海省東部地區。《尚書· 禹貢》: “黑水西河惟雍州。”《爾雅· 釋地》: “河西曰雍州。” 《周禮· 職方》:“正西曰雅州。” 黑水所指,說法不一,有謂今甘肅張掖河、黨河者; 有謂今青海大通河者。西河或河則指今山西、陝西間之黃河。
②東漢興平元年 (194) 分涼州河西四郡置,治所在姑臧縣 (今甘肅武威市),建安十八年 (213)移治長安縣 (今陝西西安市西北)。秦嶺以北弘農以西諸郡悉屬雍州。三國魏時,轄境相當今陝西關中平原、甘肅東南部、寧夏南部及青海黃河以南的一部分地。以後逐漸縮小。西晉建興後,歷為劉聰、石勒、苻健、姚萇、赫連勃勃所據。北魏仍置雍州。隋大業三年 (607) 廢雍州為京兆郡,治所在大興城 (今西安市)。唐武德元年 (618) 又改為雍州。轄有今陝西秦嶺以北,乾縣以東,銅川市以南,渭南市以西地。開元元年 (713) 改為京兆府。
③十六國漢置。治所在平陽縣 (今山西臨汾市西南)。後廢。
④十六國後燕置,治所在長子 (今山西長子縣西南)。北魏廢。
⑤十六國前秦甘露元年 (359) 置,治所在安定郡安定縣 (今甘肅涇川縣北五里)。後移蒲坂 (今山西永濟市西南蒲州鎮)。後廢。後秦復置,治所在安定縣。後廢。
⑥十六國夏國置。治所在陰密 (今甘肅靈台縣西南)。後移安定郡 (今甘肅涇川縣北),又移長安 (今陝西西安市西北)。後廢。
⑦東晉孝武帝時在襄陽縣 (今湖北襄樊市) 僑置。南朝宋元嘉二十六年 (449) 割荊州北部襄陽、南陽、新野、順陽、隨五郡為雍州,而僑郡縣猶寄寓諸郡界。大明中,又分實土郡縣以為僑郡縣境,仍治襄陽縣。南齊轄境相當今河南西峽、方城以南,泌陽以西,湖北南漳、鍾祥以北,十堰、南漳以東,漢水中游流域。西魏恭帝元年 (554) 改為襄州。
(1)古九州之一。《尚書·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黑水所指,說法不一,有今甘肅省境內張掖河、黨河及青海省境內大通河等多種說法。西河指今山西、陝西二省之間黃河。(2)東漢興平元年(194年)置,治姑臧縣(今甘肅武威市)。轄境相當今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建安十八年(213年)移治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轄境相當今陝西省中部、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及青海省湟水流域。三國魏後轄境縮小,只有今陝西省中部及甘肅省東南部。唐時轄境在今陝西省秦嶺以北、乾縣以東、銅川市以南、渭南市以西地區。開元元年(713年)改京兆府。(3)東晉太元中僑置,治襄陽縣(今湖北襄樊市),後廢。南朝宋元嘉中復置。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割荊州北部五郡為雍州,而僑郡縣猶寄治諸郡界。大明中,又分實土郡縣以為僑郡縣境,治襄陽縣,轄境相當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南漳縣以東,鍾祥市以北,大洪山、棗陽市以西和河南省西峽縣、方城縣以南,泌陽縣以西地區。梁以後縮小。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改置襄州。(4)十六國時,漢置雍州治平陽縣(今山西臨汾市西南);前、後趙置雍州治長安縣(今陝西西安市西北);前秦置雍州治安定縣(今甘肅鎮原縣東南),後徙治蒲坂縣(今山西永濟縣西南蒲州鎮);後秦置雍州治安定縣;後燕置雍州治長子縣(今山西長子縣西南);夏置雍州治陰密縣(今甘肅靈台縣西南),後移治安定縣,又移治長安縣。
雍州字典分解
雍州的解釋 [one of nine prefecture in ancient China] 古九州之一秦孝公據淆函之固,擁 雍州之地。—— 漢&
雍的解釋 雍 yōng 和諧。 古同“壅”,遮蔽,壅塞。 古同“擁”,擁有。 〔雍雍〕a.鳥和鳴聲,如“雍雍鳴雁”;b.樂聲和諧,如“聽廟中之雍雍”。 〔雍容〕文雅大方,
州的解釋 州 zhōu 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後多用於地名):州縣。杭州。 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筆畫數:6; 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