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

甘肅省怎么寫好看

甘肅省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在我國西北部。清順治初置,治所在蘭州府皋蘭縣(今蘭州市)。舊以甘州(掖)、肅州(酒泉)兩地首字得名。轄境東界陝西,南界四川,西界青海,西北與伊犁將軍轄地接,北與內蒙古諸盟旗接。據《清史稿·地理志》:甘肅“廣二千一百二十里,袤一千四百十里”。1928年劃西寧等七縣屬青海省,寧夏等八縣屬寧夏省(今寧夏回族自治區)。1941年析皋蘭縣城區置蘭州市,仍為甘肅省省會。


簡稱甘或隴。在中國西北部、黃河上游,土高、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交會地帶,西北部與蒙古國接壤。全省地域狹長,自西北向東南延伸。面積 42.6 萬平方千米。人口 2581.4 萬,有漢、回、藏、東鄉、土、裕固、滿、保全、撒拉、蒙古、哈薩克等民族;漢族占 91.7%,各少數民族占 8.3%。東鄉、保全、裕固族是甘肅特有民族。轄蘭州、嘉峪關、金昌、白銀、天水、武威、酒泉、張掖、慶陽、定西、平涼、隴南12地級市和臨夏回族、甘南藏族2自治州及17市轄區、4縣級市、58縣和7自治縣。省人民政府駐蘭州市。甘肅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生息。新石器時代,他們廣泛活動於黃河上游及其支流涇河渭河洮河、湟水流域,過著以農耕為主、兼營狩獵與畜牧的生活。已發現的大地灣遺址下層文化、廟底溝類型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就是他們在不同時期活動的遺存。春秋為秦及西戎地,秦武公十年(前688年)在今天水、甘谷境內設定中國最早的、冀二縣。戰國秦置隴西郡,治狄道縣(今臨洮縣),約當今隴西、隴中和隴南、甘南北部地區;並置北地郡,治義渠縣(今慶城縣西南),約當今隴東及寧夏南部地區,余為羌戎地。西漢武帝、昭帝時,開河西地區,置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元鼎三年(前114年)置天水郡;析北地郡置安定郡。六年又在今隴南市置武都郡始元六年(前81年)析隴西、天水、張掖三郡置金城郡。東漢永平十七年(74年)改天水郡為漢陽郡;省境全部屬涼州,轄隴西(治狄道)、漢陽(治冀縣)、武都(治下辨)、安定(治臨涇)、北地(治富平)、武威(治姑臧)、張掖(治得)、酒泉(治祿福)、敦煌(治敦煌)等郡及張掖、張掖居延兩屬國。中平五年(188年)析漢陽郡置南安郡(治䝠道)。興平元年(194年)以河西四郡雍州,治姑臧縣建安十八年(213年)廢涼州入雍州,雍州移治長安。建安十九年廢南安郡。三國時文帝於河西復置涼州(治姑臧縣),於隴右秦州(治冀縣),今隴南一帶屬益州,甘南、隴東一部分為羌胡地。秦州曾廢,西晉泰始五年(269年)復置,太康三年(282年)又廢,七年復置,移治上邽(今天水市秦城區)。省境分屬雍、涼、秦三州地。十六國時期,先後為前秦、後秦、西秦和五涼等政權所有,繼為北魏西魏北周地,隴南大部曾為仇池國所有,甘南一帶為吐谷渾、宕昌羌地。隋大業三年(607年),分屬北地、安定、弘化、天水、隴西、金城、武威、張掖、敦煌、枹、臨洮、宕昌、武都、漢陽等郡。唐初改郡為州,分屬隴右道、關內道、劍南道和山南西道。“安史之亂”後,河西及隴右大部為吐蕃所有,唐僅保有秦、寧、涇、慶等州。五代時,分屬梁、唐、周及吐蕃。北宋初大部屬陝西路,後分屬秦鳳路及永興軍路;今河西和黃河沿河地區皆屬西夏。西夏於其境內分置十二監,甘肅為其中之一,治甘州(今張掖市),轄甘、肅(今酒泉市)二州。取二州首字為名。南宋時,除河西地區和今黃河沿河地區屬西夏,隴南地區屬宋之利州西路外,余屬金之臨洮路、鳳翔路和慶原路。元初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至元十八年(1281年)於河西地區分置甘肅等處行中書省,駐甘州(今張掖市);以甘州路和肅州路首字命名,是為甘肅設省得名之始。元貞元年(1295年)並寧夏路入甘肅行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裁併甘肅行省入陝西行省,後改為陝西布政使司;十二年置陝西行都指揮使,治莊浪(今永登縣);二十六年徙治甘州(今張掖市),十二衛、四千戶所。清康熙二年(1663年)分陝西為左、右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徙治鞏昌(今隴西縣);六年改陝西右布政使司為鞏昌布政使司;七年又改為甘肅布政使司,徙治蘭州。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陝甘總督移駐蘭州。嘉慶時,甘肅布政使司領蘭州、鞏昌、平涼、慶陽、寧夏、甘州、涼州、西寧、鎮西九府,涇州、秦州、階州、肅州、安西、迪化六直隸州。光緒十年(1884年)迪化州、鎮西廳屬之;置新疆省。1912年改府、州為縣。1913年置蘭山、隴南、隴東、朔方、海東、河西、邊關七道。1914年依原轄區域置蘭山、寧夏、西寧、涇原、渭川、安肅、甘涼七道。1927年廢道直屬省。1928年分寧夏、寧朔、靈武、鹽池、平羅、中、金積、鎮戎等縣屬寧夏省,又分西寧、碾伯、大通、循化、貴德、湟源、巴戎七縣屬青海省。1941年置蘭州市。1949年底全省轄蘭州市及慶陽、平涼、定西、臨夏、岷縣、武都、天水、武威、酒泉、張掖等專區及屬縣。1950年撤張掖專區,併入酒泉、武威專區;撤岷縣專區,分別併入武都、天水、定西、臨夏專區。1953年劃平涼專區西吉、海原、固原三縣成立西海固回族自治區;置甘南藏族自治區。1954年撤寧夏省,以其所屬之銀川市、吳忠市、額濟納自治區、寧夏省蒙古自治區河東回族自治區併入甘肅省;同年,改寧夏省蒙古自治區為甘肅蒙古自治區,以賀蘭等九縣設立銀川專區。1955年慶陽專區併入平涼專區,酒泉、武威專區併入張掖專區,西海固回族自治區改為固原回族自治州,河東回族自治區改為吳忠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區改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肅蒙古自治區改為巴彥浩特蒙古族自治州,額濟納自治區改為額濟納自治旗。1956年額濟納自治旗與巴彥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劃歸內蒙古自治區,臨夏專區改為臨夏回族自治州。1958年置白銀市為省轄市,武都專區併入天水專區,將銀川市、吳忠市、銀川專區、吳忠回族自治州、固原回族自治州以及隆德、涇源二縣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1961年置臨洮專區,恢復酒泉、武威、慶陽、武都四專區。1963年撤臨洮專區和白銀市。1965年置嘉峪關市為省轄市。1969年將內蒙古自治區所屬之額濟納旗和阿拉善右旗劃歸甘肅省。同年,改定西等八專區為地區。1970年將嘉峪關市劃歸酒泉地區。1971年恢復嘉峪關市為省轄市。1979年將額濟納旗和阿拉善右旗復劃歸內蒙古自治區。1981年置金昌市為地級市。1985年實行市管縣體制,以天水市為地級市,撤天水地區,復置白銀市為省轄市,改武都地區為隴南地區。2000年武威地區撤銷,改設地級武威市。2001年張掖、酒泉、平涼、慶陽四地區撤銷,改設四地級市。2003年定西地區撤銷,改設定西市。至2004年,全省行政區劃始成今狀。甘肅位居中國地勢的第一、二級階梯上,西南高,東北低,以山地和高原為主。構造上主要屬北山-阿拉善地台、鄂爾多斯地台、祁連褶皺系和西秦嶺褶皺系。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山地阿爾金山祁連山綿延於河西走廊南側,海拔多在 4000 米以上。河西走廊北緣一列低矮丘陵山地,屬北山-阿拉善高原邊緣山地。南北兩山之間為走廊平原,多為戈壁、綠洲。秦嶺入省境,構成隴南山地,習稱西秦嶺,海拔 2000甘肅省3500 米,以徽成盆地為界分為南、北秦嶺。西秦嶺與崑崙山東延余脈西傾山、阿尼瑪卿山相接部分,形成甘南高原,海拔 3500甘肅省4000 米,屬青藏高原的東緣。省境中部和東部屬黃土高原,隴東部分以塬、梁、峁和溝壑為主,尚存較完整塬面,具典型黃土高原風貌;隴西部分是中國黃土高原的最西部,以梁、峁和丘陵為主。屬南溫帶-中溫帶濕潤-半濕潤-半乾旱-乾旱過渡氣候,東南部白龍江流域為北 * 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0甘肅省15℃,1月平均氣溫-12甘肅省2℃,7月平均氣溫12甘肅省24℃。年平均降水量50甘肅省900毫米。全省有較大河流152條,以烏鞘嶺為界,分東部外流水系和西部內流水系。外流區以西秦嶺為分水嶺,南屬長江水系,北屬黃河水系。黃河水系包括幹流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莊浪河、祖厲河、涇河和渭河等。長江水系包括嘉陵江及其支流西漢水白龍江等。內流區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水系。水力資源蘊藏量為 1724 萬千瓦,居全國第十位。可裝機容量 1069 萬千瓦,主要分布於黃河乾支流和嘉陵江水系,已建家峽、鹽鍋峽、八盤峽和碧口水電站等。黃河幹流建成提灌站90處,灌溉面積87萬餘畝。秦嶺山地為北 * 帶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白龍江、洮河、大夏河流域為甘肅省主要林區。黃土高原屬中溫帶森林草原帶,梁、峁陰坡和石質山地有森林散布,梁、峁陽坡和頂部多灌叢草地,森林多遭破壞。河西內陸區主要屬中溫帶乾旱荒漠帶,有豬毛菜、麻黃、白刺、檉柳和沙拐棗等,祁連山和龍首山有山地草原和森林,祁連山北坡植被呈垂直分布。有金絲猴、獼猴、羚羊、雲豹、梅花鹿、林麝、黑頸鶴、金貓、朱䴉、馬麝、雪豹等動物。農業歷史悠久,長期以來形成了以農為主、農牧結合的經濟特點。河西綠洲和黃河乾、支流沿岸為灌溉農業區,其餘耕地多為山塬旱田。河西與隴東是省內兩大商品糧產地,農區主產小麥,次為玉米、馬鈴薯、糜谷及豆類等。祁連-阿爾金山區及祁連廣大荒漠區、甘南草原以牧業為主,飼養牛、羊、馬、駱駝等。各農業區養畜業以飼養牛、驢、馬、騾、豬、羊為主。所產高山細毛羊、河曲馬、山丹馬、早勝牛、慶陽驢等均是名優畜種。為全國五大牧區之一。經濟作物以油料為主,盛產胡麻、油菜籽、河西甜菜與長絨棉,蘭州水煙及白蘭瓜、醉瓜、籽瓜、冬果梨等均以質優著稱。蘭州百合、隴東黃花菜、天水“花牛蘋果”、河西髮菜以及岷縣當歸、文縣黨參、禮縣銓水大黃等中藥材,均是著名外銷產品。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80種,有鎳、銅、鈷、鉑、鈀、鋨、銥、鉛、鋅、鉻、銻、重晶石等,有色金屬礦具有一定優勢。河西走廊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是甘肅省對外和省際貿易的重要渠道。近代工業起步較晚,以1872年與1877年創辦的蘭州製造局、甘肅織呢總局為開端。1911年後建立小煤礦、油礦及電力、造紙、火柴、捲菸、紡織、食品等地方工業。1949年後,重工業有長足發展,初步形成以冶金、石油化工、電力、機械、電子、食品和建築為骨幹的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格局。有全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玉門油礦以及長慶油田。電力工業以黃河幹流峽谷區水電開發為主;以蘭州為中心的陝甘寧青電網,是西北最大電網之一。有蘭州煉油化工總廠、蘭州化學工業公司、蘭州石油機械製造廠、白銀有色金屬公司、金川有色金屬公司、酒泉鋼鐵公司、蘭州鋼廠等大型企業。毛織品素享盛譽。甘肅處於西北地區中心部位,蘭州是本區鐵路幹線交會之樞紐站,隴海、蘭新、包蘭、甘青四大幹線在此相接,為通往青、藏、蒙古、新等省區交通要衝。其他鐵路還有寶成、甘武線以及通往窯街、阿乾鎮、靖遠煤礦、鏡鐵山鐵礦、玉門油礦和酒泉衛星發射場的支線。除原西蘭公路外,幹線公路多為1949年後整修和新修。甘新、蘭包、華雙、蘭郎、甘川、宜蘭等線,多以蘭州為中心。航空運輸有蘭州(中川)、嘉峪關、敦煌、慶陽四個民航機場。有蘭州通往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烏魯木齊等大城市定期航線。省內有蘭州通往敦煌、嘉峪關和慶陽的航班。有蘭州大學、西北師範大學、西北民族學院、甘肅農業大學、甘肅工業大學、甘肅中醫學院等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百餘所。甘肅是中國多民族長期交融的地帶和絲綢古道要衝,境內文化遺存豐富多彩,名勝古蹟眾多。敦煌、武威、張掖、天水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散布於黃河及其支流流域達 3000 多處。秦安大地灣遺址聞名世界。秦、漢、明長城及烽燧、關堡遺蹟眾多。敦煌莫高窟、永靖炳靈寺、天水麥積山等石窟聞名中外。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廟之一。甘肅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曾發揮過重要作用,隴東是陝甘寧邊區組成部分,省境東南和東部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革命遺址和紀念地分布比較廣泛,重要的有華池南梁蘇維埃政府舊址、迭部臘子口天險、宕昌哈達鋪、會寧會師樓、環縣山城堡戰役遺址、安西西路軍紀念塔、蘭州華林山烈士陵園、高台烈士陵園等。莫高窟為世界文化遺產。

詞語分解

  • 甘肅省的解釋 簡稱“甘”,別稱“隴”。在中國西北部。面積萬平方千米。人口萬年。有回、藏、東鄉等少數民族。清代置省。省會蘭州。東南部主要屬黃土高原,黃河流貫;西北部為河西走廊。基本上處暖溫帶。自東南向西由濕潤區過渡
  • 甘肅的解釋 甘肅省,簡稱“甘”或“隴”,省會——蘭州,中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位於黃河上游。甘肅省因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而得名。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定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 省的字典解釋 省 ě 地方行政區域:省份。省會。 節約,不費:省錢。省事。省吃儉用。 簡易,減免:省略。省稱。省寫。 中國古官署名:中書省(a.魏晉開始設定,總管國家政務,歷代有所沿革,唐初設“中書、尚書、門下”三

歷史地名推薦:都昆

在今馬來半島。《太平御覽》 卷引 《吳時外國傳》 曰: “都昆在扶南,山有霍香。”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甘肅省歷史

相關歷史

甘肅省_甘肅省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