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大夏

大夏

①在我國西北部地。《淮南子·墜形訓》:“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澤。”《呂氏春秋·適威》:“北至大夏,南至北戶。”《史記·秦始皇本紀》 載琅邪刻石云:“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

②指今山西太原市一帶。《左傳·昭公元年》:“遷實沈於大夏,主參。”杜預註:“大夏,今晉陽縣。”相傳為夏墟所在,故名。《史記·秦始皇本紀》:“禹鑿龍門,通大夏。”《正義》引《括地誌》:“大夏,今并州晉陽及汾、絳等州是。昔高辛氏實沈居之,西近河。”

③即西夏。北宋寶元元年(1038),党項羌族首領李元昊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

④中亞古國名。最早見於《史記·大宛列傳》。古希臘人稱為巴克特里亞,主要指今中亞阿姆河以南,興都庫什山以北地區。原始居民為伊朗人。在古波斯帝國、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及塞琉古帝國時代,大夏都是其所屬的一個省。公元前255年,郡守狄奧多德宣告獨立,建都藍市城(今阿富汗巴里黑),最盛時領有北起阿姆河上游,南達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後國土分裂,勢衰。約公元前140年—前130年之間,大月氏渡過阿姆河,征服了大夏。先是以大夏為臣屬,後滅大夏,占領了大夏的全部國土。西方記載稱此後的大月氏為吐火羅人,他們居住的地區通稱為吐火羅,但中國卻長期仍稱之為大月氏。


古地區名。(1)先秦時代對極北地區的泛稱。《淮南子·墬形訓》:“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澤。”《呂氏春秋·適威》:“北至大夏,南至北戶。”《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琅邪刻石云:“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2)今山西省太原市周圍地區。《左傳》昭公元年(前541年):“遷實沈於大夏,主參。”杜預註:“大夏,今晉陽縣。”相傳為夏墟所在,故稱。《史記·秦始皇本紀》:“禹鑿龍門,通大夏。”《正義》引《括地誌》:“大夏,今并州晉陽及汾、絳等州是。昔高辛氏子實沈居之,西近河。”

大夏字典分解

大夏的解釋 (1). 周 代“六舞”之一。相傳本為 夏禹 時代的樂舞。(2).指夏季。《管子·輕重乙》:“夫歲有四秋……大夏且至,絲纊之所作,此之謂夏之秋。”《漢書·董仲舒

大的解釋 大 d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

夏的解釋 夏 xià 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糧。 中國朝代名:夏代。夏曆。 指中國:華夏。 姓。 冬 筆畫數:10; 部首:夂; 筆順編號:13

順便了解:大名兵馬指揮司【歷史官職】

官署名。設於元順帝至正十年(1350) 十月,簡稱大名兵馬司。掌境內防禦、捕盜等職。置都指揮、指揮各二員,副指揮四員,下轄經歷、知事等職。

大夏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