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蘭縣
清乾隆三年 (1738) 置,為甘肅省會及蘭州府治。治所即今甘肅蘭州市。以皋蘭山為名。民國初年為甘肅蘭山道治。1927年直屬甘肅省。1941年析城區置蘭州市。1955年皋蘭縣遷治石洞寺 (今皋蘭縣治)。
在甘肅省中部。屬蘭州市。面積2556平方千米。人口17.4萬。轄4鎮、4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清乾隆三年(1738年)置皋蘭縣,治今蘭州,為蘭州府治。以縣境皋蘭山得名。1913年廢府,屬蘭山道。1927年直屬甘肅省。1941年以皋蘭縣城區和近郊置蘭州市。1949年為省轄縣。1955年縣治遷駐石洞寺,即今城關鎮。1958年撤銷分別併入蘭州、白銀二市。1961年復置縣,屬白銀市。1963年屬定西專區,1970年改屬蘭州市。地處隴西黃土高原西部。黃河流經東南部。屬中溫帶半乾旱氣候。農產以小麥、玉米、油菜籽、瓜果、蔬菜等為主,黑瓜子、白蘭瓜享有盛名。工業有水泥、建材、食品加工等。包蘭鐵路和109國道縱貫縣境東南部,蘭州市至中川機場高速公路從縣境西南部通過,皋營公路斜貫西北。
皋蘭縣字典分解
皋蘭的解釋 亦作“皐蘭”。1.澤邊的蘭草。《楚辭·招魂》:“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皐蘭被徑兮斯路漸。”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五:“清露被皐蘭,凝霜霑野草。” 晉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