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露濃 一作: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詩詞問答

問: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作者是誰?答:李白
問: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書法欣賞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書法作品欣賞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隱隱的犬吠聲夾雜在淙淙的流水聲中,桃花繁盛帶著點點露水。
樹林深處,野鹿時隱時現,正午時來到溪邊卻聽不見山寺的鐘聲。
綠色的野竹劃破了青色的雲氣,飛瀑高掛在碧綠的山峰。
沒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依靠幾棵古松,排遣愁思。

注釋
戴天山:在四川昌隆縣北五十里,青年時期的李白曾經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讀書。不遇:沒有遇到
吠:狗叫。
帶露濃:掛滿了露珠。
樹深:樹叢深處。
青靄:青色的雲氣。
倚:靠。

詩文賞析

根據清代黃錫珪《李太白年譜》,李白在十八、九歲時,曾隱居在大匡山(戴天山)大明寺中讀書,這首詩應該是這期間所作。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縣。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讀書,這首詩大約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全詩八句,前六句寫往“訪”,重在寫景,景色優美;末兩句寫“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轉。

詩的開頭兩句展現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寫所聞,泉水淙淙,犬吠隱隱;次句寫所見,桃花帶露,濃艷耀目。詩人正是緣溪而行,穿林進山的。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連忘返,且讓人聯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處世外桃源,超塵拔俗。第二句中“帶露濃”三字,除了為桃花增色外,還點出了入山的時間是在早晨,與下一聯中的“溪午”相映照。

頷聯“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是詩人進山的第二程。詩人在林間小道上行進,常常見到出沒的麋鹿;林深路長,來到溪邊時,已是正午,是道院該打鐘的時候了,卻聽不到鐘聲。這兩句極寫山中之幽靜,暗示道士已經外出。鹿性喜靜,常在林木深處活動。既然“時見鹿”,可見其幽靜。正午時分,鐘聲杳然,唯有溪聲清晰可聞,這就更顯出周圍的寧靜。環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與首聯所寫的桃源景象正好銜接。這兩句景語又含蓄地敘事:以“時見鹿”反襯不見人;以“不聞鍾”暗示道院無人。

頸聯“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是詩人進山的第三程。從上一聯“不聞鍾”,可以想見詩人距離道院尚有一段距離。這一聯寫來到道院前所見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見融入青蒼山色的綠竹與掛上碧峰的飛瀑而已。詩人用筆巧妙而又細膩:“野竹”句用一個“分”字,描畫野竹青靄兩種近似的色調匯成一片綠色;“飛泉”句用一個“掛”字,顯示白色飛泉與青碧山峰相映成趣。顯然,由於道士不在,詩人百無聊賴,才游目四顧,細細品味起眼前的景色來。所以,這兩句寫景,既可以看出道院這一片淨土的淡泊與高潔,又可以體味到詩人造訪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懷。

結尾兩句“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詩人通過問訊的方式,從側面寫出“不遇”的事實,又以倚松再三的動作寄寫“不遇”的惆悵,用筆略帶迂迴,感情亦隨勢流轉,久久不絕。

前人評論這首詩時說:“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王夫之《唐詩評選》)“無一字說道士,無一句說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吳大受《詩筏》)道出了此詩妙處。(陳志明)

這首詩是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讀書。後來,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獄,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潯陽、金陵、宣城、歷陽等地。杜甫在成都於肅宗上元二年(761),因近無李白訊息,寫了一首《不見》詩懷念李白,擔心他在外會闖禍,盼他早日歸還匡山故鄉。詩曰: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次年,李白便死於安徽當塗。

李白早年即富有才華,他在大匡山讀書時,就描繪了這樣一幅色彩鮮明的訪問道士不遇圖。道士姓名,不得而知。通篇著意於寫景,真實自然,並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道士世外桃源的優美生活境界。

全詩分為三個層次,前四句為一個層次,五、六兩句為二個層次,最後兩句為一個層次。前四句是寫詩人拜訪道士途中聽耳聞目睹。詩人沿著小溪而行,沿路兩旁。桃花盛開,花瓣上掛滿露珠。這說明詩人一大早,就出門而行。小溪流水淙淙,與狗吠之聲,響成一片,形成了一種別有情趣的樂章。道士的處所,路程還不近呢。詩人從早走到中午時分,尚且沒有聽見道士敲鐘的聲音,只見樹叢的深處,不時有麋鹿出沒。這兩句的妙處,暗示道士不在道院,為最後兩句設下伏筆。以上四句。把道士遠離人間鬧市的那種清新幽靜的環境,逼真地摹寫出來。前兩句寫狗吠聲聲,溪水淙淙,桃花含露,是詩人早上的所見聽聞。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兩句,是寫中午時分的耳聞目睹。時間不同,地點各異,詩人所描寫的見聞,也各不相同。在這裡,時間和空間感。異常清晰。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兩句,是寫道士處所的近景,野竹參天,與青氣融為一體,從碧綠的山峰間飛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種優美壯觀的奇境。飛、掛二字,是寫瀑布飛流直下的動的畫面。野竹分青靄的分字,表面是寫野竹參天,把空中的青色雲氣隔開,實則是說翠竹參天,與青色的雲氣相接,渾為一體。形成天竹一色的奇景。竹前冠一野字,是說翠竹是自然長成,並非人工培植,因而更覺可喜可愛。靄前冠一青字,與竹色協調,融為一色。飛泉掛碧峰,頗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具有引入入勝,令人留連忘返的藝術魅力。

最後兩句,方才點明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詩題。人們都會有這樣的常識:大凡去訪親探友,不能相遇,就會令人焦躁不安。李白去拜訪道士,道士不在道院,又無人知道去向、怎能不使他十分著急呢?儘管道士不在,詩人並沒有立即返回,他遠道而來,總想能見到道士,同他暢談一番。愁倚兩三松,寫得極其生動形象,寫詩人等待道士回來,倚靠遍了道士門前的兩三棵松樹,而道士仍然未回。愁字,頗能傳神,把詩人著急的神態。刻畫得清晰可見,歷歷在目。無人知所去,是一般的陳述句。只是說明道士不知所去。是為愁倚兩三松句,所作的鋪墊。

此作的構思並不複雜,它寫詩人的所聞所見,都是為了突出訪道士不遇的主題。所以,吳大受說:無一字說道士,無一字說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詩筏》)當然,並不是說李白這首詩已經寫得盡善盡美了,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後期比較成熟的詩作,都寫得十分灑脫、酣暢、飄逸、雄渾,字裡行間,充滿著一股豪氣。而他這首詩,在這方面的特點還不夠明顯,還不夠濃郁。這說明此作還帶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跡。

標籤:寫景抒情

詩詞推薦

  • 訣別書

    卓文君兩漢〕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朱
  • 明神

    李商隱唐代〕明神司過豈令冤,暗室由來有禍門。莫為無人欺一物,他時須慮石能言。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 怨王孫·春暮

    李清照宋代〕帝里春晚,重門深院。草綠階前,暮天雁斷。樓上遠信誰傳,恨綿綿。多情自是多沾惹,難拚舍,又是寒食也。秋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李清照宋代〕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淒涼。不如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 喜遷鶯·曉月墜

    和凝唐代〕曉月墜,宿雲披,銀燭錦屏帷。建章鍾動玉繩低,宮漏出花遲。春態淺,來雙燕,紅日漸長一線。嚴妝欲罷囀黃鸝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出塞

    納蘭性德清代〕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李煜五代〕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應氏二首

    曹植兩漢〕其一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垣牆皆頓擗,荊棘上參天。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
  •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蘇軾宋代〕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多謝
  •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杜甫唐代〕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谷口舊相得,濠梁同見招。平生為幽興,未惜馬蹄遙。百頃
  • 點絳唇·新月娟娟

    汪藻宋代〕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好個霜天,閒卻傳杯手。君知否?亂鴉啼後,歸興濃如酒。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李白唐代〕綠水接柴門,有如桃花源。忘憂或假草,滿院羅叢萱。暝色湖上來,微雨飛南軒。故人宿茅宇,夕鳥栖楊園。還惜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 桃源憶故人·暮春

    蘇軾宋代〕華胥夢斷人何處,聽得鶯啼紅樹。幾點薔薇香雨,寂寞閒庭戶。暖風不解留花住,片片著人無數。樓上望春歸去,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

    陳師道宋代〕平林廣野騎台荒,山寺鐘鳴報夕陽。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巾欹更覺霜侵鬢,語妙何妨石作腸。落木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 齊天樂 送童瓮天兵後歸杭

    詹玉宋代〕相逢喚醒京華夢,吳塵暗斑吟發。倚擔評花,認旗沽酒,歷歷行歌奇蹟。吹香弄碧。又坡柳風情,逋梅月色。畫鼓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 漁家傲·詩句一春渾漫

    段克己宋代〕詩句一春渾漫與,紛紛紅紫但塵土。樓外垂楊千萬縷,風落絮,欄乾倚遍空無語。畢竟春歸何處所,樹頭樹底無尋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將愁不去

    納蘭性德清代〕將愁不去,秋色行難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風風雨雨。雨晴籬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陽。回首涼雲暮葉,黃昏無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 柳枝

    朱敦儒宋代〕江南岸,江北岸。折送行人無盡時。恨分離。酒一杯,淚雙垂。君到長安百事違。幾時歸。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一夜東風

    曾允元宋代〕一夜東風,枕邊吹散愁多少。數聲啼鳥。夢轉紗窗曉。 來是春初,去是春將老。長亭道。一般芳草。只有歸時好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 山泉煎茶有懷

    白居易唐代〕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_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