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見此德之所以不進者只是此心原不潔靜故

作者:王漸逵 朝代:明代

原文

神明自靈徹,邪欲乃玷之。

上聖本不染,晶晶著先幾。

中賢一以涅,先濯乃其宜。

須臾豈容間,其功在緝熙。

寡之以又寡,無欲成鎡基。

無無復無無,至一以為期。

天地得此一,貞觀陶化機。

聖人合其德,位育夫何疑。

託夢有深造,上帝豈吾欺。

所欲不在多,二三已雲岐。

所同即是欲,程氏真吾師。

感君敦夙好,功磋及其時。

作詩以自佩,顧諟常在茲。

詩詞問答

問:《近日見此德之所以不進者只是此心原不潔靜故》的作者是誰?答:王漸逵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漸逵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漸逵名句大全

原題

近日見此德之所以不進者只是此心原不潔靜故欲來染之是以未得清明瀟灑之樂因思程子云凡有意向皆是欲欲心甚惕然每念平時作詩文著述欲自見之於世周理人事欲得而不失者皆是欲也方欲打點搜出一洗而空之而倫樾溪適柬至雲昨夢有司為子起牌坊先擬行道二字為扁仆不可乃以無欲扁之噫豈天意有造於予乎哉夫無欲之義周子為以學聖之要而程子又發明之可謂盡矣吾人循此自立乃聖賢之正脈路也因作詩以答於樾溪復以自警雲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神明

(1) 神靈;神祗

那個被他奉為神明的人不公正地譴責過他

奉若神明

(2) 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神明頓颯爽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荀子·勸學》

(3) 英明;聖明

皆頌其神明

邪欲

淫邪的欲望。《後漢書·仲長統傳》:“彼後嗣之愚主,見天下莫敢與之違,自謂若天地之不可亡也,乃奔其私嗜,騁其邪欲,君臣宣淫,上下同惡。” 高雲覽 《小城春秋》第三五章:“這時他那灌滿邪欲的毛孔,似乎脹大了,正如在顯微鏡下放大的蒼蠅,醜得可怕。”

上聖

(1).猶至聖。指德智超群的人。《墨子·公孟》:“昔者,聖王之列也:上聖立為天子,其次立為卿大夫。” 漢 王符 《潛夫論·贊學》:“夫此十一君者,皆上聖也,猶待學問,其智乃博,其德乃碩,而況於凡人乎?” 宋 王安石 《雜詠》之二:“變生父子間,上聖不能謀。”

(2).稱天神。 元 無名氏 《桃花女》第二折:“只望上聖可憐見,與小人些壽歲咱。”

(3).猶前聖。指前代的帝王與聖賢。《晉書·乾寶傳》:“ 宣皇帝 廓定四海, 武皇帝 受禪於 魏 ,至德大勛,等蹤上聖。”《舊唐書·經籍志上》:“先王有闕典,上聖有遺事。”

晶晶

明亮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日光晶晶。

先幾

預先洞知細微。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神仙·仙姑避跡》:“ 何廷玉 、 羅萬象 等數十輩,皆以失旨伏誅,仙姑明哲先幾,即謂之仙亦可。” 明 屠隆 《綵毫記·拜官供奉》:“念隱憂漆室效葵傾,鑒先幾曲突徙薪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速著先幾之識,勿貽後至之誅。”

中賢

指一般的賢人。《後漢書·荀彧傳》:“常以為中賢以下,道無求備。”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比 堯 稱典,則位雜中賢;法 孔 題經,則文非元聖。”

乃其

於是;就。《書·多方》:“我乃其大罰殛之。”《國語·晉語一》:“彼得政而行其欲,得其所索,乃其釋君。” 王引之 《經傳釋詞》卷五:“其與乃同意,故又以乃其連文。”

須臾

(1) 片刻

須臾不可離

(2) 一會兒

須臾,蛇不見了。——《三國演義》

緝熙

《詩·大雅·文王》:“穆穆 文王 ,於緝熙敬止。” 毛 傳:“緝熙,光明也。”又《周頌·敬之》:“日就月將,學有緝熙於光明。” 鄭玄 箋:“緝熙,光明也。”後因以“緝熙”指光明,又引申為光輝。《漢書·揚雄傳上》:“隃於穆之緝熙兮,過《清廟》之雝雝。”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並文明自天,緝熙景祚。” 唐 李邕 《贈安州都督王仁忠神道碑》:“緝熙遠略,繩準嘉言。” 宋 王禹偁 《天道如張弓賦》:“又嘗觀上聖之姿,法天道兮緝熙,令先禁於 * ,心不忘於惸嫠。” 明 歸有光 《孟子敘道統而不及周公顏子》:“ 周公 以元聖而受緝熙之傳,制禮作樂,有身致太平之功。”

鎡基

農具名。大鋤

無無

連空虛無有也沒有。 中國 古代道家認為的天地萬物形成以前的空寂狀態。後亦泛指虛無,烏有。《淮南子·道應訓》:“予能無有矣,未能無無也。及其為無無,又何從至於此哉?” 高誘 註:“言我能使形不可得,未能殊無形也。” 前蜀 貫休 《道情偈》之一:“ 崆峒老人 專一一, 黃梅真叟 卻無無。” 宋 宋祁 《庭戒諸兒》:“如一漚生,一漚滅,還入於海,漚自妄見,海無生滅,無有也,亦無無有,亦無無無,淡然無所得而止,止亦不止也。” 清 譚嗣同 《仁學》二二:“無無,然後平等。”

至一

古代哲學用語。指高度和諧一致的境界或局面。《莊子·繕性》:“當是時也,陰陽和靜,鬼神不擾,四時得節,萬物不傷,羣生不夭,人雖有知,無所用之,此之謂至一。當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 郭象 註:“物皆自然,故至一也。”《荀子·議兵》:“暴悍勇力之屬為之化而願,旁辟曲私之屬為之化而公,矜糾收繚之屬為之化而調,夫是之謂大化至一。”

為期

作為約定的期限或日期(以兩周為期)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貞觀

(1).謂以正道示人。貞,正,常。觀,示。《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韓康伯 註:“天地萬物莫不保其貞以全其用也。” 孔穎達 疏:“天覆地載之道以貞正得一,故其功可為物之所觀也。” 陳夢雷 淺述:“觀,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貞觀。”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五:“臣聞託闇藏形,不為巧密;倚智隱情,不足自匿。是以重光發藻,尋虛捕景;大人貞觀,探心昭忒。” 晉 陸雲 《歲暮賦》:“於是 顓頊 御時, 玄冥 統官,天廟既定,日月貞觀。”

(2).指正大的道理。《文選·班固<幽通賦>》:“朝貞觀而夕化兮,猶諠己而遺形。” 李善 注引 張晏 曰:“言朝聞大道而夕死可也。” 北周 道安 《二教論·歸宗顯本》:“余聞善齊天下者,以不齊而齊天下者也。何須夷岳實淵,然後方平,續鳧截鶴,於焉始等:此蓋狷夫之野議,豈達士之貞觀。”

(3).澄清天下,恢宏正道。《後漢書·黨錮傳·李膺》:“以為天子當貞觀二五,利見大人,不謂夷之初旦,明而未融,虹蜺揚煇,棄和取同。” 唐 李華 《含元殿賦》:“王臨於朝,天地貞觀。”

(4).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職責。 章炳麟 《與龔未生書》:“然曩時所以不去者,亦慕 宋 賢 程伯淳 言:‘一命之士,必思有以濟物。’況僕身當貞觀,豈敢忘百姓之憂。”

(5).正可觀賞。

陶化

陶冶化育。《淮南子·本經訓》:“天地之合和,陰陽之陶化萬物,皆乘人氣者也。” 三國 魏 嵇康 《太師箴》:“浩浩太素,陽曜陰凝。二儀陶化,人倫肇興。” 唐高宗 《泰山玉牒文》:“凝薰萬姓,陶化八紘。”

聖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達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時也專指孔子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唐· 韓愈《師說》

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2) 封建時代對君主的尊稱

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託夢

夢中顯現已逝之人的形象並有所吩咐(帶有迷信色彩)

深造

進一步學習和鑽研,使達到精深的程度

送他到體育學院深造

上帝

(1)

(2) 天帝。古時指天上主宰一切的神

上帝以寡人有薄德於古今,遂寬其同氣之罪。——唐· 李朝威《柳毅傳》

(3) 基督教所崇奉的神,認為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者,擁有至上權力,英明,仁慈,使人們崇拜並向他祈禱

上帝保佑

不在

(1)

指不位於或處於某處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機房上班上

(2)

婉稱人去世了

長征幹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三已

謂三度或多次罷官。語出《論語·公冶長》:“令尹 子文 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唐 劉禹錫 《酬李相公喜歸鄉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詩:“且無三已色,猶泛五湖舟。” 清 姚瑩 《與余小坡書》:“夫不有身為貴卿,三已之不慍者乎!”

即是

(1).如此。《莊子·庚桑楚》:“若有不即是者,天鈞敗之。”

(2).就是。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僕即是鬼,何以雲無。”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真吾

實的的我。謂脫去外相的本質的我。 宋 蘇軾 《六觀堂老人草書》詩:“清露未晞電已徂,此滅滅盡乃真吾。” 宋 翁森 《四時讀書樂》詩:“木落水盡千崖枯,炯然吾亦見真吾。”

夙好

素所喜好;早年的喜好。 唐 韓愈 《畫記》:“居閒處獨,時往來余懷也,以其始為之勞,而夙好之篤也。” 宋 陸游 《發書畫還故山戲作》詩:“平生鑽故紙,夙好老尤篤。”

舊交,老友。 宋 陸游 《次韻范參政書懷》:“蠹篋有書供夙好,衡門無客作新知。” 清 李漁 《憐香伴·強媒》:“老舅與他原是夙好,又受新知,雖有嫌疑,自然冰釋。”《紅樓夢》第九三回:“世交夙好,氣誼素敦。” 胡惠生 《贈王亦梅》詩:“文章敦夙好,詩酒見情真。”亦指舊情。 清 劉瀛 《珠江奇遇記》卷二:“及父母為 叔 娶婦,婦防 叔 密,遂疎 燕 。然遇婦且歸至家,猶不忘夙好也。”

其時

(1).那時;當時。《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其時, 白敏中 以中書侍郎請告歸家, 白居易 新授 杭州 太守,回來赴任。兩個都到 遐叔 處賀喜。” 魯迅 《朝花夕拾·父親的病》:“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閨女生急病,來請他了,因為他其時已經闊得不耐煩,便非一百元不去。”

(2).猶言正當時;正是時候。 徐遲 《牡丹》五:“真抗戰,假抗戰,他瞭若指掌。助 紂 為虐,他是不乾的,渾水摸魚,此其時也。”

顧諟

《書·太甲上》:“先王顧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 孔 傳:“顧謂常目在之,諟,是也。言敬奉天命,承順天地。” 孔穎達 疏:“《說文》云:顧,還視也。諟與是,古今之字異,故變文為是也。言先王每有所行,必還迴視是天之明命。”後以“顧諟”指敬奉、稟順天命。 明 高攀龍 《高子遺書·語》:“真明者,其明命乎。古人顧諟,蓋實體如是,非見也,有見則妄矣。”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五》:“故聖人之言敬也,皆敬天也,‘昭事上帝’,顧諟明命也。”

常在

(1).長久存在。 漢 焦贛 《易林·小畜之遯》:“天之所予,福祿常在。” 晉 陶潛 《歲暮和張常侍》:“厲厲氣遂嚴,紛紛飛鳥還。民生鮮常在,矧伊愁苦纏。” 宋 劉子翬 《次韻陳成季郡會》:“惜花意欲春常在,對酒年來飲不多。”

(2).道家脾神名。《雲笈七籤》卷十一:“脾神 常在 字 魂停 。”

(3).仙人名。《列仙全傳》卷九:“ 李常在 , 蜀 人,少治道術,人累世見之。”

(4). 清 代宮女的名號。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列宮》:“常在、答應,案《會典》有此二稱,位在貴人之下。蓋未有爵秩,僅供使令,猶 前漢 之家人子, 後漢 之宮人、采女是也。”

標籤:清明節

詩詞推薦

近日見此德之所以不進者只是此心原不潔靜故原文_近日見此德之所以不進者只是此心原不潔靜故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