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清明作原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詩詞問答
問:壬戌清明作的作者是誰?答:屈大均
問:壬戌清明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壬戌清明作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屈大均的名句有哪些?答:屈大均名句大全
屈大均壬戌清明作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陣陣輕寒,瀰漫在清晨,片片陰雲,籠罩在暮色時分。愁悶里,竟然未覺到春意已沉。
落花滴淚,是因有風雨的侵臨,啼鳥無情,此事自古而今。
故國的江山啊,突然稱為夢寐,中華英傑人物又一次消沉。
那醉夢獨醒的猛士啊,四海之廣,卻無處可以立身,年年的寒食,徒然上我客子之心。
注釋
壬戌: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作:此處指天氣變化。
“落花”二句:實即杜甫《春望》詩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之意,作者偏從正面說出,以落花、啼鳥之無知,更進一步襯托出自己的深愁遠慮。
龍蛇:比喻隱伏草野,帶時而起的志士。
愴(chuàng):悲傷。
詩文賞析
首聯寫環境氛圍,暗示鬥爭的情況和自己的心情。早晨飄飛的輕雲到了傍晚就陰沉沉的了,在憂愁中的人全然不覺時間已進入了暮春。前句既是寫的實際的天氣,又是寫的內心的感觸:清的力量漸漸滲透已把天下遮掩。環境描寫,有渲染氣氛的作用。後句,點出一個“愁”字,流露郁懣和時光逝去的失落之情。
頷聯用雙關語對比地寫眼前的現實。“有淚”,形容花上的露珠。作者用垂淚的“落花”比喻受打擊的抗清志士,得意的“啼鳥”來比喻賣力為清廷幫腔的小人。這種寫法我國古典詩詞中常用,屈原就常用香花和臭草來比喻忠與奸。那“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卸,芳不得薄兮”就是這類構意的始祖了。這樣的寫法,能夠表達作者鮮明的愛憎。
頸聯感情強烈,飽含自己壯志未酬的感慨。“徒”,“又”,將恢復理想成為空想的感傷,志士仁人白白消殞的沉痛,表達得淋漓盡致。有“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的深沉幽憤,也有“萬里悲風隨郵塞,三年明月照思鄉”的沉痛遺恨,慷慨悲壯而讓人久久難以釋懷。
尾聯流露出失望之情。“龍蛇”這裡是借喻,代指志士。“龍蛇四海歸無所”,指反清志士們因為大業難成而找不到自己的歸宿。“寒食年年愴客心”,指包抗自己在內的前明遺民志士在年年寒食節的時候都會產生悲愴之感。由此,表達了反清無望的幽憤。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荀子《荀子·修身》
- 長恨去年今夜雨,灑離亭。
- 國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荀子《荀子·王霸》
- 何處寄想思,南風搖五兩。王維《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 器乏雕梁器,材非構廈材。趙彥昭《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制》
- 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淒風,秋無苦雨左丘明《左傳·昭公·昭公四年》
-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弟子《論語·子罕篇》
- 穠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 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德容《七夕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