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醉步

作者:王泰際 朝代:明代

清明醉步原文

寒食能晴僅有天,扶攜筐罍踏春田。

生人分醉黃泉酒,宿火重溫青墓煙。

無味強從歡笑侶,自明非復冶遊年。

良辰動是添愁思,理髮支頤一榻前。

詩詞問答

問:清明醉步的作者是誰?答:王泰際
問:清明醉步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清明醉步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寒食

(1).節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 春秋 時 晉文公 負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憤而隱於 綿山 。 文公 悔悟,燒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樹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約於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後相沿成俗,謂之寒食。按,《周禮·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則禁火為 周 的舊制。 漢 劉向 《別錄》有“寒食蹋蹴”的記述,與 介之推 死事無關; 晉 陸翽 《鄴中記》、《後漢書·周舉傳》等始附會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諸說,惟在春之說為後世所沿襲。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園雜興》詩:“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吳蘭修 《黃竹子傳》:“臨行,﹝ 竹子 ﹞執生手曰:‘此歸又罹虎口!若得了儂業債,則寒食梨花,求麥飯一盂、紙錢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無恨耳!’”又,有的地區亦稱清明為寒食。 明 張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詩:“欲隱尚違慚 介子 ,年年寒食臥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菸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 郁達夫 《釣台的春晝》:“繞了一個大彎,趕到故鄉,卻正好還在清明寒食的節前。”參閱《太平御覽》卷三十、 宋 洪邁 《容齋三筆·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後漢書·周舉傳》:“ 太原 一郡,舊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晉 陸翽 《鄴中記》:“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麥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書鈔》卷一四三引 晉 孫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鹹奉 介君 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甚若先後一月。”

(3).猶冷食。指寒食節吃的冷的食物。《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煑豚肉並汁露頓,候其凍取之,謂之薑豉,以薦餅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調以薑豉,故名焉。”《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以糯米合採蒻葉裹以蒸之。或加以魚鵝肉鴨卵等。又有置艾一葉於其下者。”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時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葉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扶攜

(1).提攜,扶植。《韓詩外傳》卷五:“夫人性善,非得明王聖主扶攜,內之以道,則不成為君子。”

(2).攙扶。 唐 韓愈 《唐故河南令張君墓志銘》:“月餘,免符下,民相扶攜,守州門,叫讙為賀。” 宋 葉夢得 《懷西山》詩:“所欲面勢好,老稚通扶攜。” 明 袁宏道 《送觀察侯公序》:“乃扶攜而訴於臺,獲以其事上請,詔進公一官。” 清 唐孫華 《發粟行》:“村民持票蹋城闕,扶攜百里支官糧。”

春田

(1).春季的田獵。《禮記·曲禮下》:“國君春田不圍澤,大夫不掩羣,士不取麛卵。”《周禮·夏官·大司馬》“遂以蒐田” 漢 鄭玄 註:“春田為蒐。” 南朝 梁 庾肩吾 《為武陵王拜儀同章》:“都尉春田,猶居塞外;單于冬獵,不入 漁陽 。”

(2).春季的田地。《宋書·周朗傳》:“春田三頃,秋園五畦。” 唐 王維 《輞川別業》詩:“不到 東山 向一年,歸來纔及種春田。” 唐 皎然 《送張孝廉赴舉》詩:“春田休學稼,秋賦出儒宮。”

生人

(1) 不相識的人

(2) 指人出生

他是1950年生人

(3) 活著的人

生人與死者並踵頂而臥。——清· 方苞《獄中雜記》

(4) 眾人

避生人眼目

黃泉

地下的泉水;地面;墓地;迷信者稱人死後居住的地方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左傳·隱公元年》

下飲黃泉。——《荀子·勸學》

黃泉共為友。——《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吾獨向黃泉。

黃泉下相見。

兩眼下視黃泉,看天就是傲慢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宿火

隔夜未熄的火;預先留下的火種。《百喻經·水火喻》:“昔有一人,事須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盥盛水,置於火上。後欲取火,而火都滅;欲取冷水,而水復熱。火及冷水二事俱失。” 唐 鄭綮 《老僧》詩:“日照四山雪,老僧門未開。凍瓶黏柱礎,宿火陷爐灰。”《歧路燈》第五二回:“﹝ 譚紹聞 ﹞一直起來,剔了燈內燈草,撥開爐中宿火,坐在一條凳上,尋思夢中情景。”

重溫

(1) 複習知識

重溫他的拉丁文

(2) 回想

我認為我們應該拿出我們的手抄本來重溫一下那些格言

無味

(1) 沒有味道

(2) 毫無趣味,枯燥

歡笑

因歡樂而產生笑聲

歡笑的人群

自明

不需證明,不言而喻

非復

(1).不再是。《後漢書·荀彧傳》:“縱數城或全,其餘非復己有。” 唐 李華 《長門怨》詩:“自驚羅帶緩,非復舊來心。” 清 唐甄 《潛書·匪更》:“及其敝也,衿傾袪錯,四垂紕離,非復緇衣矣。”

(2).不像是。《太平廣記》卷十引 晉 葛洪 《神仙傳·王興》:“帝顧侍臣曰:‘彼非復學道服食者,必 中嶽 之神以喻朕耳!’”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竝見 姮娥 與眾仙姬逍遙按樂,殆所謂《霓裳羽衣》、鈞天雅奏者,非復人世間所有。” 清 無名氏 《後會仙記》:“ 仇 受而飲之,甘溫香美,非復人世間物。”

冶遊

野遊;男女在春天或節日裡外出遊玩。後來專指 *

萬不料其背盟棄信,負義辜恩,更甚於冶遊子弟。——《海上花列傳》

良辰

美好的時光。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九:“良辰在何許,凝霜霑衣襟。” 唐 李商隱 《流鶯》詩:“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要知天道忌全,人情忌滿,美景不長,良辰難再。”

愁思

(1).憂慮。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長吏隳官,賢士失志,愁思無已,嘆息垂淚。”《漢書·伍被傳》:“於是百姓悲痛愁思,欲為亂者十室而六。”

(2).憂愁的思緒。 唐 柳宗元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詩:“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宋 陳策 《摸魚兒·仲宣樓賦》詞:“江城望極多愁思,前事惱人方寸。”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夜深人靜,燈光黯黯的籠罩著人的愁思。”

理髮

剪髮和形成髮型的動作或過程

支頤

以手托下巴。 唐 白居易 《除夜》詩:“薄晚支頤坐,中宵枕臂眠。” 宋 蘇軾 《 * 阿羅漢頌》:“第六尊者右手支頤,左手拊穉師子,顧視侍者擇瓜而剖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粉蝶》:“每為之鼓《天女謫降》之操,輒支頤凝想,若有所會。”

標籤:清明節

詩詞推薦

清明醉步原文_清明醉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