杕杜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杕杜原文

有杕之杜,其葉湑湑。獨行踽踽。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葉菁菁。獨行睘睘。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詩詞問答

問:杕杜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杕杜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杕杜是什麼體裁?答:詩經·國風·唐風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路旁赤棠孤零零,樹葉倒是密密生。獨自流浪好淒清。難道路上沒別人,不如同父兄弟親。嘆息來往過路人,為何不與我親近?兄弟不在無依靠,為何不將我幫襯?
路旁赤棠孤零零,樹葉倒是密又青。獨自流浪多悲辛。難道路上沒別人,不如同姓兄弟親。嘆息來往過路人,為何不與我親近?兄弟不在無依靠,為何不將我幫襯?

注釋
有杕(dì 地):即“杕杕”,孤立生長貌。杜:木名。赤棠。
湑(xǔ 許):形容樹葉茂盛。
踽踽(jǔ 舉):單身獨行、孤獨無依的樣子。
同父:指同胞兄弟;一說同祖父的族昆弟。
比:親近。
佽(cì 次):資助,幫助。
菁菁:樹葉茂盛狀。
睘睘(qióng 窮):同“煢煢”,孤獨無依的樣子。
同姓:一母所生的兄弟。姓,生。

詩文賞析

印度電影《流浪者》中有一首著名插曲《拉茲之歌》,流浪漢拉茲穿街走巷,舉目無親,哀傷地唱道:“到處流浪,到處流浪。我和任何人都沒來往,我看這世界像沙漠。……”那種淒涼,那種幽咽,博得人們灑下一掬同情淚。而當讀者讀到《詩經·唐風》中的《杕杜》時,心情同樣很沉重,因為它也是一首流浪者之歌。當然,它比《拉茲之歌》古老得多。

全詩二章,章九句,復沓章法,二章內容除用韻換字外基本相同。起首“有杕之杜,其葉滑湑”,用孤孤單單的一株赤棠樹起興,與同樣是孤孤單單的一株赤棠樹起興,與同樣是孤孤單單的流浪漢相對照,既相映成趣,又相對生愁。赤棠雖孤單,還有繁茂樹葉作伴,自己卻是“光桿司令”一個,相比之下樹要比人幸運得多。所以這“興”又是“反興”。詩人看到孤樹,佇足留連,忽而覺得同病相憐,忽而嘆人不如樹,感觸紛紜。這種獨特心理感受與流浪者身份相切合,很有典型意義。關於這流浪者的性別,聞一多《風詩類鈔》另有妙詮:“杕杜喻女之未嫁者。《說文》:‘牡曰棠,牝曰杜。’”那末這流浪者竟是一位未婚少女,那就更顯悲哀了。此說可備參考。

起首二句,也可謂“興而賦也”。第三句“獨行踽踽”才是全章的靈魂。整首詩就是描寫一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的踽踽獨行者的苦悶嘆息。此句獨立鎖住,不加鋪敘,以少馭多,濃縮了許多顛沛流離的苦境,給人無限想像空間。此句點出了流浪者,成為前後內容的分水嶺,前是流浪者所見,後是流浪者所思。

“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路上風塵僕僕的行人還是有的,但心為形役,各有各沉重的精神枷鎖與自顧不暇的物質煩惱,沒有人肯去對一個陌路人相濡以沫。這時,流浪者想到了同胞手足的兄弟親情,是“他人”無法比擬和替代的。正如《小雅·常棣》所說:“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親人,家園,不知在何方。異域他鄉的流浪者在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現實中想得很多很多,只能在想像中求得一些慰藉。正如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那小女孩孤苦伶仃,只能劃火柴在光亮中幻想著已上天國的奶奶來呵護自己,心靈感到一絲溫暖。兄弟雖好,畢竟在虛無縹緲中,現實終究是現實,詩人不禁“嗟——”,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這“嗟”字直貫最末副歌式復唱四句。

嘆息的內容很平實淺近,也正是流浪者的最基本需要:行人為什麼不來親近我?我沒有兄弟在旁,為什麼不來幫助我?孤獨寂寞,呼天搶地,兩個激問中蘊藏著濃重的絕望和憂傷。落難的人猶如落水的人,非常需要救援,可沒有人會來、沒有人能來濟助他。這確實是一聲令人心寒的長嘆。

由此推想,這首詩創作的時代背景,或是戰亂,或是饑荒。《小雅·常棣》說:“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死喪禍亂既平清,一家生活也安寧。那時雖有親兄弟,反覺不如朋友親)可作反證。是戰爭使骨肉離散,淪為難民。又《大雅·召旻》:“瘨我饑饉,民卒流亡。”(饑饉遍地災情重,十室九空盡流亡)是災荒使百姓失所,乞食四方。不管哪種情況,這首抒寫心靈感受的流浪者之歌,通過一個人的命運,向後世真實展示了一幅古代難民的流亡圖,其藝術視角很獨特,給人啟迪。

舊說如《毛詩序》謂“《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並爾”,為今人所不取;而朱熹《詩集傳》謂此為“無兄弟者自傷其孤特而求助於人之辭”,則差為近之。

標籤:詩經寫人傷懷

詩詞推薦

  • 貴主征行樂

    李賀唐代〕奚騎黃銅連鎖甲,羅旗香乾金畫葉。中軍留醉河陽城,嬌嘶紫燕踏花行。春營騎將如紅玉,走馬捎鞭上空綠。女垣
  • 勸農 其六

    陶淵明魏晉〕孔耽道德,樊須是鄙。董樂琴書,田園不履。若能超然,投跡高軌,敢不斂衽,敬贊德美。
  • 菀柳

    佚名先秦〕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無自暱焉。俾予靖之,後予極焉。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無自瘵焉。
  • 遊園

    湯顯祖明代〕【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杕杜原文_杕杜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晚逐香車入鳳城

    張泌唐代〕晚逐香車入鳳城,東風斜揭繡簾輕,慢回嬌眼笑盈盈。訊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隨行,依稀聞道太狂生。
    杕杜原文_杕杜的賞析_古詩文
  • 崧高

    佚名先秦〕崧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四國於蕃。四方於宣。亹亹申伯,王纘之事。
  • 洛神賦

    曹植魏晉〕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
  • 杜司勛

    李商隱唐代〕高樓風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傷春復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勛。
    杕杜原文_杕杜的賞析_古詩文
  • 採桑子

    晏幾道宋代〕西樓月下當時見,淚粉偷勻。歌罷還顰,恨隔爐香看未真。別來樓外垂楊縷,幾換青春。倦客紅塵,長記樓中粉淚
    杕杜原文_杕杜的賞析_古詩文
  • 巫山一段雲(五之一·雙調)

    柳永宋代〕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穩破非煙。何處按雲軒。昨夜 * 陪宴。又話蓬萊清淺。幾回山腳弄雲濤。仿佛
    杕杜原文_杕杜的賞析_古詩文
  • 維天之命

    佚名先秦〕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
    杕杜原文_杕杜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欲問江梅瘦幾

    納蘭性德清代〕欲問江梅瘦幾分,只看愁損翠羅裙。麝篝衾冷惜余熏。可耐暮寒長倚竹,便教春好不開門。枇杷花底校書人。
    杕杜原文_杕杜的賞析_古詩文
  • 將仲子

    佚名先秦〕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將仲子兮,無逾我牆,
    杕杜原文_杕杜的賞析_古詩文
  • 千秋歲·為金陵史致道留守壽

    辛棄疾宋代〕塞垣秋草,又報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金湯生氣象,珠玉霏譚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難老。莫惜金尊倒。鳳
  • 十畝之間

    佚名先秦〕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行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逝兮。
    杕杜原文_杕杜的賞析_古詩文
  • 紅樓春趣

    曹雪芹清代〕  一語末了, 只聽窗外竹子上一聲響,恰似窗屜子倒了一般,眾人嚇了一跳。丫鬟們出去瞧時,簾外丫鬟嚷道
  • 結襪子

    李白唐代〕燕南壯士吳門豪,築中置鉛魚隱刀。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
    杕杜原文_杕杜的賞析_古詩文
  • 裳裳者華

    佚名先秦〕裳裳者華,其葉湑兮。我覯之子,我心寫兮。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兮。裳裳者華,芸其黃矣。我覯之子,維其有
  • 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唐代〕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杕杜原文_杕杜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敗葉填溪水已冰

    納蘭性德清代〕敗葉填溪水已冰,夕陽猶照短長亭。何年廢寺失題名。駐馬客臨碑上字,鬥雞人撥佛前燈,勞勞塵世幾時醒。
    杕杜原文_杕杜的賞析_古詩文
杕杜原文_杕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