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師晉師滅夏陽

作者:穀梁赤 朝代:先秦

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

非國而曰滅,重夏陽也。虞無師,其曰師,何也?以其先晉,不可以不言師也。其先晉何也?為主乎滅夏陽也。夏陽者,虞、虢之塞邑也。滅夏陽而虞、虢舉矣。虞之為主乎滅夏陽何也?晉獻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產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晉國之寶也。如受吾幣而不借吾道,則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國之所以事大國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幣。如受吾幣而借吾道,則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廄,而置之外廄也。”公曰:“宮之奇存焉,必不使也。”荀息曰:“宮之奇之為人也,達心而懦,又少長於君。達心則其言略,懦則不能強諫;少長於君,則君輕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國之後,此中知以上乃能慮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宮之奇諫曰:“晉國之使者,其辭卑而幣重,必不便於虞。”虞公弗聽,遂受其幣,而借之道。宮之奇又諫曰:“語曰:‘唇亡齒寒。’其斯之謂與!”挈其妻、子以奔曹。獻公亡虢,五年而後舉虞。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詩詞問答

問:虞師晉師滅夏陽的作者是誰?答:穀梁赤
問:虞師晉師滅夏陽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虞師晉師滅夏陽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不是國都而說滅,是看重夏陽。虞國的軍隊不足一個師,《春秋》說是師,為什麼呢?因為虞國寫在晉國之前,不可以不說師。它寫在晉國之前是為什麼呢?滅夏陽是它為主的。夏陽,是虞、虢交界處虢國的一個要塞。夏陽一失,虞、虢兩國都可占領了。虞國為什麼要為主滅夏陽呢?晉獻公想要討伐虢國,荀息說:“君主為什麼不用北屈出產的馬,垂棘出產的璧,向虞國借路呢?”獻公說:“這是晉的國寶,如果受了我的禮物而不借路給我,那又拿它怎么辦?”荀息說:“這些東西是小國用來服事大國的。它不借路給我們,一定不敢接受我們的禮物。如受了我們的禮而借路給我們,那就是我們從裡面的庫藏里拿出來,而藏在外面的庫藏里,從裡面的馬房裡拿出來,而放在外面的馬房裡。”獻公說:“宮之奇在,一定不讓的。”荀息說:“宮之奇的為人,心裡明白,可是怯懦,又比虞君大不了幾歲。心裡明白,話就說得簡短,怯懦就不能拚命諫阻,比虞君大不了幾歲,虞君就不尊重他。再加上珍玩心愛的東西就在耳目之前,而災禍在一個國家之後,這一點要有中等智力以上的人才能考慮到。臣料想虞君是中等智力以下的人。”獻公就借路征伐虢國。宮之奇勸諫說:“晉國的使者言辭謙卑而禮物隆重,一定對虞國沒有好處。”虞公不聽,就接受了晉國的禮物而借路給晉國。宮之奇又諫道:“俗語說:‘唇亡齒寒。’豈不就說的這件事嗎!”他帶領自己的老婆孩子投奔到曹國去了。晉獻公滅了虢國,五年以後占領了虞國。荀息牽著馬捧著璧,走上前來說:“璧還是這樣,而馬的牙齒增加了。”

注釋
虞:周文王時就已建立的姬姓小國,在今山西省平陸縣北。
晉:西周始封姬姓國,晉獻公時都於絳(今山西省翼城縣東南)。
師:可泛指軍隊,也可專指古代軍隊的編制單位。《荀子·禮論》:“師旅有制。”五百人為旅,五旅為師。下面傳文說“虞無師”,就是專指二千五百人的軍隊編制。
夏陽:虢邑,在今山西省平陸縣東北約三十五里。《左傳》作下陽,因另有上陽,以作下陽為是。夏、下同音通假。
虢:周初始封姬姓國,有東、西、北虢之分,東虢、西虢已先亡於鄭、秦。晉獻公所伐為北虢,占地當今河南三門峽和山西平陸一帶,建都上陽(今河南陝縣李家窯村)。
舉:攻克,占領。
晉獻公(?——前651):名詭諸,晉武公之子,在位二十六年。在此期間伐滅了周圍一些小國,為其子晉文公稱霸打下了基礎。據《史記·晉世家》,晉獻公伐虢的藉口是虢國在晉國內亂中支持了他先君的政敵。
荀息(?——前651):晉獻公最親信的大夫,食邑於荀,亦稱荀叔。獻公病危時以荀息為相托以國政,獻公死後在宮廷政變中為里克所殺。
屈:即北屈,晉地名,在今山西省吉縣東北。
乘(shèng):古以一車四馬稱為一乘。這裡專指馬。
垂棘:晉地名,在今山西省潞城縣北。
府:古時國家收藏財物、文書的地方。
宮之奇:虞大夫,劉向《說苑·尊賢》說:“虞有宮之奇,晉獻公為之終死不寐。”
曹:西周始封姬姓國,都陶丘(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南)。
馬齒:馬每歲增生一齒。
加長(zhǎng):增添。

標籤:古文觀止歷史

詩詞推薦

  •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劉啟兩漢〕雕文刻鏤,傷農事者也;錦繡纂組,害女紅者也。農事傷,則飢之本也;女紅害,則寒之原也。夫饑寒並至,而能
  • 臧哀伯諫納郜鼎

    左丘明先秦〕夏四月,取郜大鼎於宋,納於大廟,非禮也。  臧哀伯諫曰:“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
  • 晏子不死君難

    左丘明先秦〕崔武子見棠姜而美之,遂取之。莊公通焉。崔子弒之。  晏子立於崔氏之門外。其人曰:“死乎?”曰:“獨吾
  • 春夜宴桃李園序 /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李白唐代〕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
    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_虞師晉師滅夏陽的賞析_古詩文
  • 治安策

    賈誼兩漢〕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進言者皆曰天
  • 范雎說秦王

    佚名先秦〕范雎至秦,王庭迎,謂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義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請太后。今義渠之事已,寡人
  • 晉獻文子成室

    佚名先秦〕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文子曰:“
    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_虞師晉師滅夏陽的賞析_古詩文
  • 五代史宦官傳序

    歐陽修宋代〕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於女禍。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蓋其用事也近而習,其為心也專而忍
  • 諫院題名記

    司馬光宋代〕古者諫無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無不得諫者。漢興以來,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眾,得失利病
    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_虞師晉師滅夏陽的賞析_古詩文
  • 潮州韓文公廟碑

    蘇軾宋代〕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故申、呂
  • 超然台記

    蘇軾宋代〕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
  • 吳子使札來聘

    公羊高先秦〕吳無君,無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賢季子也。何賢乎季子?讓國也。其讓國奈何?謁也,餘祭也,夷昧也,
  • 報任少卿書 / 報任安書

    司馬遷兩漢〕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若望
  • 子革對靈王

    左丘明先秦〕楚子狩於州來,次於潁尾,使盪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帥師圍徐以懼吳。楚子次於乾溪,以為之援。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劉秀兩漢〕車駕至臨溜自勞軍,群臣大會。帝謂弇曰:“昔韓信破歷下以開基,今將軍攻祝阿以發跡,此皆齊之西界,功足相
  • 心術

    蘇洵宋代〕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凡兵上義;
  • 象祠記

    王守仁明代〕靈、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諸苗夷之居者,鹹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而請記於予。予
  • 爭臣論

    韓愈唐代〕或問諫議大夫陽城於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聞多,不求聞於人也。行古人之道,居於晉之鄙。晉之鄙人
  • 子產不毀鄉校頌

    韓愈唐代〕我思古人,伊鄭之僑。以禮相國,人未安其教;游於鄉之校,眾口囂囂。或謂子產:“毀鄉校則止。”曰:“何患
  • 伶官傳序

    歐陽修宋代〕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
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_虞師晉師滅夏陽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