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祠記

作者:王守仁 朝代:明代

象祠記原文

靈、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諸苗夷之居者,鹹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而請記於予。予曰:“毀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蓋莫知其原。然吾諸蠻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舉而不敢廢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蓋嘗毀之。象之道,以為子則不孝,以為弟則傲。斥於唐,而猶存於今;坏於有鼻,而猶盛於茲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愛若人也,推及於其屋之烏,而況於聖人之弟乎哉?然則祀者為舜,非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乾羽既格之後乎?不然,古之驁桀者豈少哉?而象之祠獨延於世,吾於是蓋有以見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澤之遠且久也。

象之不仁,蓋其始焉耳,又烏知其終之不見化於舜也?《書》不云乎:“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則已化而為慈父。象猶不弟,不可以為諧。進治於善,則不至於惡;不抵於奸,則必入於善。信乎,象蓋已化於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國,象不得以有為也。”斯蓋舜愛象之深而慮之詳,所以扶持輔導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聖,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見象之既化於舜,故能任賢使能而安於其位,澤加於其民,既死而人懷之也。諸侯之卿,命於天子,蓋《周官》之制,其殆仿於舜之封象歟?

吾於是蓋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也。然則唐人之毀之也,據象之始也;今之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終也。斯義也,吾將以表於世,使知人之不善,雖若象焉,猶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雖若象之不仁,而猶可以化之也。”

詩詞問答

問:象祠記的作者是誰?答:王守仁
問:象祠記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象祠記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問:王守仁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守仁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靈鷲山和博南山有象的祠廟。那山下住著的許多苗民,都把他當作神祭祀。宣尉使安君,順應苗民的請求,把祠廟的房屋重新修整,同時請我做一篇記。我說:“是拆毀它呢,還是重新修整它呢?”宣慰使說:“是重新修整它。”我說:“重新修整它,是什麼道理呢?”宣尉使說:“這座祠廟的創建,大概沒有人知道它的起源了。然而我們居住在這裡的苗民,從我的父親、祖父,一直追溯到曾祖父、高祖父以前,都是尊敬信奉,並誠心祭祀,不敢荒廢呢。”有鼻地方的象寺,唐朝人就把它毀廢了。象的為人,作為人子則不孝忤逆,作為弟弟則蠻橫無理。對他的祭祀在唐朝就已被廢棄,今天卻還有保存著這一習俗的地方;有鼻地方已經廢除了祭祀活動,這裡卻香火不斷。這是為什麼呢?

我說:“為什麼這樣呢?有鼻那地方的象祠,唐朝人曾經把它毀掉了。象的為人,作為兒子就不孝,作為弟弟就傲慢。對象的祭祀,在唐朝就受斥責,可是還存留到現在;他的祠廟在有鼻被拆毀,可是在這裡卻還興旺。為什麼這樣呢?”我懂得了!君子愛這個人,便推廣到愛他屋上的烏鴉,更何況是對於聖人的弟弟呢!既然這樣,那么興建祠廟是為了舜,不是為了象啊!我猜想像的死去,大概是在舜用乾舞羽舞感化了苗族之後么?如果不是這樣,那么古代凶暴乖戾的人難道還少嗎?可是象的祠廟卻獨獨能傳到今世。我從這裡能夠看到舜的品德的高尚,進入人心的深度,和德澤流傳的遼遠長久。象的凶暴,在開始是這樣的,又怎見得他後來不被舜感化呢?瞽瞍也能聽從,那么他已經被舜感化成為慈祥的父親了;如果象還不尊敬兄長,就不能夠說是全家和睦了。他上進向善,就不至於仍是惡;不走上邪路,就說明一定會向善。象已經被舜感化了,確實是這樣啊!孟子說:“天子派官吏治理他的國家,象不能有所作為呢!”這大概是舜愛象愛得深,並且考慮得仔細,所以用來扶持輔導他的辦法就很周到呢。從這裡能夠看到象被舜感化了,所以能夠任用賢人,安穩地保有他的位子,把恩澤施給百姓,因此死了以後,人們懷念他啊。諸侯的卿,由天子任命,是周代的制度;這也許是仿效舜封象的辦法吧!我因此有理由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天下沒有不能夠感化的人。既然這樣,那么唐朝人拆毀象的祠廟,是根據象開始的行為;現在苗民祭祀他,是信奉象後來的表現。

這個意義,我將把它向世上講明。使人們知道:人的不善良,即使跟象一樣,還能夠改正;君子修養自己的品德,到了極點,即使別人跟象一樣凶暴,也還能夠感化他呢。

注釋
象祠:象的祠廟。象,人名,傳說中虞舜的弟弟。
有鼻:古地名,在今湖南道縣境內。相傳舜封象於此。象死後,當地人為他建了祠廟。
瞽瞍(gǔsǒu):舜父名。
底:通“抵”,到。

標籤:古文觀止詠物

詩詞推薦

  • 春日

    汪藻宋代〕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雲將雨行。野田春水碧於鏡,人影渡傍鷗不驚。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茅茨
    象祠記原文_象祠記的賞析_古詩文
  • 揚州慢·瓊花

    鄭覺齊〔宋代〕弄玉輕盈,飛瓊淡濘,襪塵步下迷樓。試新妝才了,炷瀋水香球。記曉剪、春冰馳送,金瓶露濕,緹騎新流。甚天
  • 聞鵲喜·吳山觀濤

    周密宋代〕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鰲戴雪山龍起蟄。快風吹海立。 數點菸鬟青滴。一杼霞綃紅濕。白鳥明邊帆影直。隔江
  • 觀放白鷹其一

    李白唐代〕八月邊風高,胡鷹白錦毛。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寒冬十二月,蒼鷹 * 毛。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雲霄萬里
  • 芙蕖

    李漁清代〕  芙蕖與草本諸花似覺稍異,然有根無花,一歲一生,其性同也。譜云:“產於水者曰草芙蓉,產於陸者曰旱蓮
  • 伶官傳序

    歐陽修宋代〕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
  • 滿庭芳·促織兒

    張鎡宋代〕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寶釵樓外秋深。土花沿翠,螢火墜牆陰。靜聽寒聲斷續,微韻轉、淒咽悲沈。爭求侶,殷勤
  • 幽蘭

    崔塗唐代〕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白露沾長早,春風到每遲。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象祠記原文_象祠記的賞析_古詩文
  • 杜鵑花得紅字

    真山民宋代〕愁鎖巴雲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歸心千古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枝帶翠煙深夜月,魂飛錦水舊東風。至今
    象祠記原文_象祠記的賞析_古詩文
  • 江神子·賦梅寄余叔良

    辛棄疾宋代〕暗香橫路雪垂垂。晚風吹。曉風吹。花意爭春,先出歲寒枝。畢竟一年春事了,緣太早,卻成遲。未應全是雪霜姿
    象祠記原文_象祠記的賞析_古詩文
  • 東風第一枝·詠春雪

    史達祖宋代〕巧沁蘭心,偷黏草甲,東風慾障新暖。謾凝碧瓦難留,信知暮寒輕淺。行天入鏡,做弄出、輕鬆纖軟。料故園、不
  • 臧僖伯諫觀魚

    左丘明先秦〕春,公將如棠觀魚者。臧僖伯諫曰:“凡物不足以講大事,其材不足以備器用,則君不舉焉。君將納民於軌物者也
  • 絕句四首

    杜甫唐代〕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欲作魚梁雲復湍,因驚四月雨聲寒。青溪
    象祠記原文_象祠記的賞析_古詩文
  • 圬者王承福傳

    韓愈唐代〕圬之為技賤且勞者也。有業之,其色若自得者。聽其言,約而盡。問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為京兆長安農夫。
  • 諫院題名記

    司馬光宋代〕古者諫無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無不得諫者。漢興以來,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眾,得失利病
    象祠記原文_象祠記的賞析_古詩文
  • 季梁諫追楚師

    左丘明先秦〕楚武王侵隨,使薳章求成焉,軍於瑕以待之。隨人使少師董成。   斗伯比言於楚子曰:“吾不得志於漢東也,
  • 掃花游·秋聲

    王沂孫宋代〕商飆乍發,漸淅淅初聞,蕭蕭還住。頓驚倦旅。背青燈弔影,起吟愁賦。斷續無憑,試立荒庭聽取。在何許。但落
    象祠記原文_象祠記的賞析_古詩文
  • 喜雨亭記

    蘇軾宋代〕亭以雨名,誌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敵,以
  • 秋聲賦

    歐陽修宋代〕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
  • 春草

    劉敞宋代〕春草綿綿不可名,水邊原上亂抽榮。似嫌車馬繁華地,才入城門便不生。
    象祠記原文_象祠記的賞析_古詩文
象祠記原文_象祠記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