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院題名記

作者:司馬光 朝代:宋代

諫院題名記原文

古者諫無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無不得諫者。漢興以來,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眾,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細;先其急,後其緩;專利國家而不為身謀。彼汲汲於名者,猶汲汲於利也,其間相去何遠哉!
  天禧初,真宗詔置諫官六員,責其職事。慶曆中,錢君始書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滅。嘉祐八年,刻於石。後之人將歷指其名而議之曰:“某也忠,某也詐,某也直,某也曲。”嗚呼!可不懼哉!

詩詞問答

問:諫院題名記的作者是誰?答:司馬光
問:諫院題名記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諫院題名記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問:司馬光的名句有哪些?答:司馬光名句大全

司馬光諫院題名記書法欣賞

司馬光諫院題名記書法作品欣賞
諫院題名記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在古代沒有專門來規勸君王的官職,從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從事手工業和從商的人,都可以規勸君王。(等到)漢朝興盛開始,才有了諫官的稱號。
  將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內的百姓,國家社稷的得與失,優勢和弊病,都交萃於諫官身上,讓他正確地將一切說出來。(諫官)的責任相當重啊!要當好一個諫官,(應當)注意重要的方面,捨棄細微的地方;把情況緊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緊的事放在後面;只為國家作貢獻而不要將自己放在國家前面。那些在名聲方面急切的人,一定會在利益方面貪圖。(如果這樣成為一個諫官的話)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遠呢?
  天禧初年的時候,真宗下詔設立諫官六名,來監督皇帝的行為。慶曆中的時候,錢君開始將諫官的名字書寫在專門的文書上,我恐怕日子長了名字會磨滅掉。(於是)在嘉祐八年時,將諫官的名字刻在石頭上。(這樣)以後的人就可以逐個對著名字議論道:“這個人是忠臣,這個人是奸臣,這個人正直,這個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啊!

注釋
(1)天禧:宋真宗(趙恆)年號。
(2)慶曆:宋仁宗(趙禎)年號。

標籤:古文觀止

詩詞推薦

  • 公子重耳對秦客

    佚名先秦〕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恆於斯,得國恆於斯。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喪
  • 燭之武退秦師

    左丘明先秦〕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
  • 同學一首別子固

    王安石宋代〕江之南有賢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賢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
  • 陋室銘

    劉禹錫唐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
    諫院題名記原文_諫院題名記的賞析_古詩文
  • 范增論

    蘇軾宋代〕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臣,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
  • 尚德緩刑書

    路溫舒兩漢〕漢昭帝逝世,昌邑王劉賀被廢黜,漢宣帝劉詢剛剛登上皇位。路溫舒呈上奏書,奏書說:  昭帝崩,昌邑王賀廢
  • 岳陽樓記

    范仲淹宋代〕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
  • 遊俠列傳序

    司馬遷兩漢〕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於世雲。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
  • 出師表 / 前出師表

    諸葛亮兩漢〕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
  • 寺人披見文公

    左丘明先秦〕呂、郤畏逼,將焚公宮而弒晉侯。寺人披請見。公使讓之,且辭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後余
  • 王孫滿對楚子

    左丘明先秦〕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對曰:“在德不在
  • 辨奸論

    蘇洵宋代〕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勢之相
  • 師說

    韓愈唐代〕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 留侯論

    蘇軾宋代〕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
  • 送楊寘序

    歐陽修宋代〕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閒居,不能治也。既而學琴於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其疾之在體也。夫
  • 北山移文

    孔稚珪南北朝〕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  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乾青雲而直
  • 與韓荊州書

    李白唐代〕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
  • 楚歸晉知罃

    左丘明先秦〕晉人歸楚公子谷臣,與連尹襄老之屍於楚,以求知罃。於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  王送知罃,曰:“子
  • 子產論政寬猛

    左丘明先秦〕鄭子產有疾。謂子大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
  • 鄭莊公戒飭守臣

    左丘明先秦〕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庚辰,傅於許。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顛。瑕叔盈又以蝥
諫院題名記原文_諫院題名記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