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原文
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一彈決破真珠囊,迸落金盤聲斷續。
飄飄颻颻寒丁丁,蟲豸出蟄神鬼驚。
秋鴻叫侶代雲黑,猩猩夜啼蠻月明。
潏潏汩汩聲不定,胡雛學漢語未正。
若似長安月蝕時,滿城敲鼓聲噒噒。
青山飛起不壓物,野水流來欲濕人。
傷心憶得陳後主,春殿半酣細腰舞。
黃鶯百舌正相呼,玉樹後庭花帶雨。
二妃哭處山重重,二妃沒後雲溶溶。
夜深霜露鎖空廟,零落一叢斑竹風。
金谷園中草初綠,石崇一弄思歸曲。
當時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聽不足。
又似賈客蜀道間,千鐸萬磬鳴空山。
未若此調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
引之于山,獸不能走。
吹之於水,魚不能游。
方知此藝不可有,人間萬事憑雙手。
若何為我再三彈,送卻花前一尊酒。
詩詞問答
問:琵琶行的作者是誰?答:牛殳
問:琵琶行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琵琶行是什麼體裁?答:樂府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不知何人用刀削制的這一琵琶,三尺春天的冰一樣難得,而且五音俱全。
一但彈起來時,好象把真珠袋撕破,真珠迸落在金盤中發出時斷時續的圓潤聲音。
弦音飄蕩發出冷冷的聲音,蟄伏的小蟲驚醒,神鬼聽後都驚起。
象秋鴻鳴叫呼喊伴侶北方代地的雲變黑,象猩猩夜啼把南方蠻地月亮變得更明亮。
象潏潏汩汩水流的聲音不固定,又象北方的胡人學漢學一樣,語言朦朧不清。
好象長安月蝕時,引起滿城百姓噒噒敲鼓聲。
聽起來會感到峨峨的青山飛起,但沒有壓抑感,聽起來又象有野水流來,有種潤濕人的感覺。
曲調中聽起來會傷心地想到南朝陳後主,在春殿中酒至半酣時看著細腰女在跳舞。
又象有一百隻黃鶯在相向唱歌,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上,有雨水般的傷心淚水。
感覺到娥皇女英二妃哭處山重重,娥皇女英死後雲勢盛大翻動。
夜深霜露很大把娥皇女英空廟封住,只留下一叢斑竹在風中搖曳。
石崇的金谷園中初春草色剛剛綠,象是他的一段思歸曲。
當年金谷園二十四友,手把金杯聽不夠。
又像商人走在蜀道間,很多的鐸磬在空山中敲響。
不一會兒,此調象鹿鳴呀禽鳥鳴,眾聲喧雜呀眾鳥鳴。
彈奏聲傳入山中,群獸駐足不願走。
彈奏聲飄到水面上,魚兒聽的入迷而忘記遊了。
現在才知道此種演奏技藝其他地方是沒有的,人間做很多事都是靠一雙巧手而為。
再為我彈幾曲,怎么樣?在花前送你一杯酒。
注釋
劚:用砍刀、斧等工具砍削。
丁丁:形容伐木、下棋、彈琴等聲音。
秋鴻:a、秋日的鴻雁。古詩文中常以象徵離別。b、古琴曲。
胡雛:a、胡人小兒; 胡人僮僕。b、對胡人的蔑稱。
陳後主:陳叔寶(公元553年~公元604年),即陳後主,南朝陳末代皇帝,字元秀,小字黃奴。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東)人。在位八年。陳宣帝陳頊嫡長子。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繼位,禎明三年(公元5 * )隋滅陳,被俘,隋仁壽四年(公元604年)病卒於洛陽。
玉樹後庭花:是陳後主所作。《玉樹後庭花》被稱為“亡國之音”。後來就有了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二妃:指傳說中舜之妻娥皇、女英 。死後成為湘水之神。
斑竹:一種莖上有紫褐色斑點的竹子,也叫湘妃竹。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八:“ 堯之二女, 舜之二妃,曰 湘夫人 ,帝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
金谷園:指晉石崇於金谷澗中所築的園館。 石崇曾寫金谷詩序記其事。
二十四友:西晉二十四人文學集團。潘岳、石崇、歐陽建、陸機、陸雲等二十四人,號曰‘二十四友’。”
標籤:音樂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 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
- 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王陽明《傳習錄·卷下·右南大吉錄》
-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 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黃公紹《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
-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 道本足於身,切實求來,則常若不足矣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一一三則》
-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 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陸羽《茶經·五之煮》
- 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荀子《荀子·富國》
![琵琶行原文_琵琶行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