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流人水調子

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代

聽流人水調子原文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
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詩詞問答

問:聽流人水調子的作者是誰?答:王昌齡
問:聽流人水調子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聽流人水調子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王昌齡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昌齡名句大全

王昌齡聽流人水調子書法欣賞

王昌齡聽流人水調子書法作品欣賞
聽流人水調子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夜晚,天上一彎微月,江上一葉孤舟,兩岸是黑黝黝的楓林。演奏者是一位流浪的樂人,他的漂泊之苦和思鄉之愁,傾注在箏樂之中,低婉壓抑的箏樂,也更加重了客人的鄉愁。
就像是飄飄灑灑永不停止的秋雨,瀰漫在山嶺之上。突然,箏弦斷了,樂人思念之極,哀傷之極,以致忘情忘形;低首望去,弦斷之處,淚水已經濕透了衣衫。

注釋
流人:流落江湖的樂人。
水調子:即水調歌,屬樂府商調曲。
分付:即發付,安排。

詩文賞析

首句寫景,並列三個意象(孤舟、微月、楓林)。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本有借月光寫客愁的傳統。而江上見月,月光與水光交輝,更易牽惹客子的愁情。王昌齡似乎特別偏愛這樣的情景:“億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行到荊門向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等等,都將客愁與江月聯在一起。而“孤舟微月”也是寫的這種意境,“愁”字未明點,是見於言外的。“楓林”暗示了秋天,也與客愁有關。這種闊葉樹生在江邊,遇風發出一片肅殺之聲(“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真叫人感到“青楓浦上不勝愁”呢。“孤舟微月對楓林”,集中秋江晚來三種景物,就構成極淒清的意境(這種手法,後來在元人馬致遠《天淨沙》中有最盡致的發揮),上面的描寫為箏曲的演奏安排下一個典型的環境。此情此境,只有音樂能排遣異鄉異客的愁懷了。彈箏者於此也就暗中登場。“分付”同“與”字照應,意味著奏出的箏曲與遷客心境相印。“水調子”本來哀切,此時又融入流落江湖的樂人(“流人”)的主觀感情,引起“同是天涯淪落人”的遷謫者內心的共鳴。這裡的“分付”和“與”,下字皆靈活,它們既含演奏彈撥之意,其意味又決非演奏彈撥一類實在的詞語所能傳達於萬一的。它們的作用,已將景色、箏樂與聽者心境緊緊鉤連,使之融成一境。“分付”雙聲,“鳴箏”疊韻,使詩句鏗鏘上口,富于樂感。詩句之妙,恰如鍾惺所說:“‘分付’字與‘與’字說出鳴箏之情,卻解不出”(《唐詩歸》)。所謂“解不出”。乃是說它可意會而難言傳,不象實在的詞語那樣易得確解。

次句剛寫入箏曲,三句卻提到“嶺色”,似乎又轉到景上。其實,這裡與首句寫景性質不同,可說仍是寫“鳴箏”的繼續。也許晚間真的飛了一陣雨,使嶺色處於有無之中。也許只不過是“微月”如水的清光造成的幻景,層層山嶺好象迷濛在霧雨之中。無論是哪種境況,對遷客的情感都有陪襯烘托的作用。此外,更大的可能是奇妙的音樂造成了這樣一種“石破天驚逗秋雨”的感覺。“千重萬重雨”不僅寫嶺色,也兼形箏聲(猶如“大弦嘈嘈如急雨”);不僅是視覺形象,也是音樂形象。“千重”、“萬重”的復疊,給人以樂音繁促的暗示,對彈箏“流人”的複雜心緒也是一種暗示。在寫“鳴箏”之後,這樣將“嶺色”與“千重萬重雨”並置一句中,省去任何敘寫、關聯詞語,造成詩句多義性,含蘊豐富,打通了視聽感覺,令人低回不已。

彈到激越處,箏弦突然斷了。但聽者情緒激動,不能自已。這裡不說淚下之多,而換言“淚痕深”,造語形象新鮮。“收與”、“分付與”用字同妙,它使三句的“雨”與此句的“淚”搭成譬喻關係。似言聽箏者的淚乃是箏弦收集嶺上之雨化成,無怪乎其多了。這想像新穎獨特,發人妙思。此詩從句法、音韻到通感的運用,頗具特色,而且都服務於意境的創造,渾融含蓄,而非刻露,《詩藪》稱之為“連城之璧,不以追琢減稱”,可謂知言。

標籤:寫景音樂

詩詞推薦

  • 定風波 暮春漫興

    辛棄疾宋代〕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
  • 如夢令·一抹斜陽沙觜

    劉基明代〕一抹斜陽沙觜,幾點閒鷗草際,烏榜小漁舟,搖過半江秋水。風起,風起,棹入白苹花里。
  • 清明二首

    杜甫唐代〕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淨客船。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不見
  • 殿前歡·隔簾聽

    貫雲石元代〕隔簾聽,幾番風送賣花聲。夜來微雨天階淨。小院閒庭,輕寒翠袖生。穿芳徑,十二闌乾憑。杏花疏影,楊柳新晴
    聽流人水調子原文_聽流人水調子的賞析_古詩文
  • 玉蝴蝶·晚雨未摧宮樹

    史達祖宋代〕晚雨未摧宮樹,可憐閒葉,猶抱涼蟬。短景歸秋,吟思又接愁邊。漏初長、夢魂難禁,人漸老、風月俱寒。想幽歡
  • 雜曲歌辭。古離別

    韋莊唐代〕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 謁金門·七月既望湖上雨後作

    厲鶚清代〕憑畫檻,雨洗秋濃人淡。隔水殘霞明冉冉,小山三四點。艇子幾時同泛?待折荷花臨鑒。日日綠盤疏粉艷,西風無
  •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宋代〕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 巫山高

    李賀唐代〕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楚魂尋夢風颯然,曉風飛雨生苔錢。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
    聽流人水調子原文_聽流人水調子的賞析_古詩文
  • 訴衷情 寶月山作

    仲殊宋代〕清波門外擁輕衣。楊花相送飛。西湖又還春晚,水樹亂鶯啼。閒院宇,小簾幃。晚初歸。鐘聲已過,篆香才點,月
    聽流人水調子原文_聽流人水調子的賞析_古詩文
  • 夜宿七盤嶺

    沈佺期唐代〕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曉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聽流人水調子原文_聽流人水調子的賞析_古詩文
  • 青杏兒·秋

    朱栴〔明代〕午枕夢初殘,高樓上,獨憑闌乾。清商應律金風至,砧聲斷續,笳音幽怨,雁陣驚寒。景物不堪看,凝眸處愁有千
  • 初晴游滄浪亭

    蘇舜欽宋代〕夜雨連明春水生,嬌雲濃暖弄微晴。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鴿相對鳴。
    聽流人水調子原文_聽流人水調子的賞析_古詩文
  • 伯牙

    王安石宋代〕千載朱弦無此悲,欲彈孤絕鬼神疑。故人舍我閉黃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聽流人水調子原文_聽流人水調子的賞析_古詩文
  • 登高

    杜甫唐代〕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
    聽流人水調子原文_聽流人水調子的賞析_古詩文
  • 臨平泊舟

    黃庚元代〕客舟系纜柳陰旁,湖影侵篷夜氣涼。 萬頃波光搖月碎,一天風露藕花香。
    聽流人水調子原文_聽流人水調子的賞析_古詩文
  •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李賀唐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聽流人水調子原文_聽流人水調子的賞析_古詩文
  • 題畫

    沈周明代〕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微吟不道驚溪鳥,飛入亂雲深處啼。
    聽流人水調子原文_聽流人水調子的賞析_古詩文
  • 鵲踏枝·六曲闌乾偎碧樹

    馮延巳唐代〕六曲闌乾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
    聽流人水調子原文_聽流人水調子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柳花飛處鶯聲急

    牛嶠唐代〕柳花飛處鶯聲急,晴街春色香車立。金鳳小簾開,臉波和恨來。今宵求夢想,難到青樓上。贏得一場愁,鴛衾誰並
    聽流人水調子原文_聽流人水調子的賞析_古詩文
聽流人水調子原文_聽流人水調子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