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二首原文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願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隴底嗟長別,流襟一動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詩詞問答
問:閨怨二首的作者是誰?答:沈如筠
問:閨怨二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閨怨二首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沈如筠閨怨二首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大雁都已飛走了,書信再難寄出。愁緒多得讓人難以入眠。
多希望能追隨那無處不在的月影,將光輝照射到你的軍營。
隴山底我們哀嘆長相別,傷心流淚竟沾濕了衣襟。
在分別的地方哪裡還能說什麼,那就是一場生離死別啊!
注釋
伏波營:“伏波”是將軍的封號。此處用的原意:平亂的軍隊。
流襟:淚流沾濕衣襟。形容極度悲哀。
幽咽:謂聲音低沉、輕微。此處形容哭泣聲。
詩文賞析
這是一個皓月當空的夜晚,丈夫戍守南疆,妻子獨處空閨,想像著憑藉雁足給丈夫傳遞一封深情的書信;可是,春宵深寂,大雁都回到自己的故鄉去了,斷鴻過盡,傳書無人,此情此景,更添人愁緒。詩一開頭,就用雁足傳書的典故來表達思婦想念征夫的心情,十分貼切。“書難寄”的“難”字,細緻地描狀了思婦的深思遐念和傾訴無人的隱恨。正是這無限思念的愁緒攪得她難以成寐,因此,想像著藉助夢境與親人作短暫的團聚也不可能。“愁多”,表明她感情複雜,不能盡言。正因為“愁多”,“夢”便不成;又因為“夢不成”,則愁緒更“多”。思婦“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古詩《明月何皎皎》),在“出戶獨彷徨”(同上)之中,舉頭唯見一輪孤月懸掛天上。“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於是她很自然地產生出“願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的念頭了。她希望自己能象月光一樣,灑瀉到“伏波營”中親人的身上。“伏波營”借用東漢馬援的典故,暗示征人戍守在南方邊境。
這首詩為思婦代言,表達了對征戍在外的親人的深切懷念,寫來曲折盡致,一往情深。
其曲折之處表現為層次遞進的分明。全詩四句可分為三層,首二句寫愁怨,第二句比第一句所表達的感情更深一層。因為,“雁盡書難寄”,信使難托,固然令人遺恨,而求之於夢幻聊以 * 亦復不可得,就不免反令人可悲了!三四句則在感情上又進了一層,進一步由“愁”而轉為寫“解愁”,當然,這種幻想,顯然是不能成為事實的。這三個層次的安排,就把思婦的內心活動表現得十分細膩、真實。
詩寫得情意動人。三四兩句尤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婦的孤單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時空的隔絕,人們可以千里相共的。願隨孤月,流照親人,寫她希望從愁怨之中解脫出來,顯出思婦的感情十分真摯。
詩沒有單純寫主人公的愁怨和哀傷,也沒有僅憑旁觀者的同情心來運筆,而是通過人物內心獨白的方式,著眼於對主人公純潔、真摯、高尚的思想感情的描寫,格調較高,不失為一首佳作。
(李敬一)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佚名《增廣賢文·上集》
-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人無善志,雖勇必傷。劉安及其門客《淮南子·主術訓》
- 恩仇不可太明,明則人起攜貳之志。洪應明《菜根譚·概論》
-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歐陽修《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
- 日落謝家池館,柳絲金縷斷。
-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 華表月明歸夜鶴,嘆當時、花竹今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