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暮春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滿江紅 暮春原文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
花徑里、一番風雨,一番狼藉。
流水暗隨紅粉去,園林漸覺清陰密。
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
庭院靜,空相憶。
無說處,閒愁極。
怕流鶯乳燕,得知訊息。
尺素如今何處也?彩雲依舊無蹤跡。
慢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

詩詞問答

問:滿江紅 暮春的作者是誰?答:辛棄疾
問:滿江紅 暮春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滿江紅 暮春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的家住在江南,又過了一次清明寒食節日。一場風雨過後,在花叢中的路上,一片散亂的落花。落下來的紅花,靜靜地隨著流水走了。園林里漸漸地覺得清綠的樹葉茂密了。我計算了一下:年年刺桐花落盡的時候,寒天的力量一點也沒有了。
庭院寂靜,我在空空地想著她。我為國而愁的太利害了,但沒有地方說,因為那些流鶯乳燕太可怕了,如果她們知道了這個訊息,又要陷害我。如今也不知道書信在哪裡,我想念的朋友仍然沒有蹤跡。空教我上樓去瞭望。我到樓上去的次數太多了,實在沒有臉面再上去了。即使是到了樓上也看不到我想念的人,只看見樓外的原野上一片碧綠的莊稼。

注釋
清明寒食:這是春天的兩個節日。寒食,約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左右,清明節前一二天。
花徑里三句:一番,前一個作一陣解,後一個作一片解。狼籍,散亂。歐陽修《採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詞:“狼籍殘紅,飛絮濛濛。”
紅粉:形容紅花飄落。清陰,碧綠的樹葉茂密。這是說:紅花少了,綠葉多了。作者化用了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里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刺桐花:植物,豆料。一名海桐。落葉喬木,春天開花,有黃紅、紫紅等色。生長在南方。福建的泉州又名刺桐城。
閒愁:為國家之愁。作者在很多場合里,把國家之愁,都說作閒愁。
流鶯乳燕:指權奸佞臣。他們鼓唇弄舌,搬弄是非。
尺素:書信。《古詩》:“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彩雲,指想念的人。這兩句是說:如今書信在哪裡也不知道,我想念的人也不見蹤跡。“彩雲”又作“綠雲”,意同。
謾教人三句:空教我,但實在沒有臉面再上高樓了,樓外的平原上只有一片碧綠的莊稼。謾,作空、徒解。羞:沒有臉面,這是說高樓上去的次數太多了,不好意思的再上了。層樓:高樓。平蕪:平原、原野。

詩文賞析

《滿江紅·暮春》一首十分委婉 * 的傷春相思詞,寫一位空閨女子懷念情人而又羞澀難言的情緒狀態,逼近婉約派詞人秦觀的風調。擅長於寫豪壯沉鬱之詞的作者,能以似水柔情寫女子的相思怨別,足見作者的大家風範。

此詞分上下兩闋,上闋重在寫景,下闋重在抒情,也是長調最常用的章法。既屬常見常用、那么易陷於窠臼,但是仔細體味該詞,既不落俗套,又有新特點,委婉,但不綿軟;細膩,但不平板。作到這一步,全賴骨力。具體地說每句之中,皆有其“骨”,骨者,是含義深厚、分量沉重,足以引人注目的字面;由骨而生“力”,就足以撐住各句,振起全篇。

上闋寫這女子眼中的暮春景象。這樣寫,不僅為下闋抒情作好了鋪墊,而且已暗蓄著紅顏難久而年華虛度的悲愁。起韻點明時間地點,情韻含藏。如“家住江南”,看來不過點明地點,卻能突出這是一位比之塞北女子更嬌柔的江南女子的哀怨。如寫清明寒食,不過是先敘出抒情的特定時間,為下文寫景著力,卻以一個“又”字傳神,表明不止一次獨自度過暮春的寂寞和哀怨,使往年暮春的心情被其調動起來。以下一氣貫注,鋪寫殘春凋零景象,也於景中含情。“一番……一番……”的句式。是抒情重筆,表明經過許多次風雨之後。如今的花徑里已經狼藉不堪了。“紅粉”兩句,接前風雨而來,實描花落水流紅的殘春景象,和綠意漸濃、園林寂寞的風光。其中的一“暗”字,一“漸”字,如鈍刀割肉,拉長了感覺的時間,令人想見她飽受煎熬的時間很長。除了寫出時光的流轉之外,在古典詩詞的傳統語境裡,還有一定的象徵意味,象徵著青春羌貌的流失。特別是作者用“紅粉”一詞時,花落所隱含的美人衰老無華的意思更明顯。“算年年”以下數語,拈出刺桐一花,以作補充,變泛論為實說。用一“算”字,總束暮春風光,並舉出很少入詞的暮春刺桐花落,來表明春光的不再,天氣的轉暖。“寒無力”三字,頗為生新惹目,自是“骨”之所在。寒,謂花朵瘦弱。故無力附枝,只得隨風飄落,不而清陰綠葉之盛壯,若得以耀威於枝頭。寒花與密葉之比較,亦可使人聯想倘能結合作者的處境、心緒而謂其隱含君子失意與小人得勢之喻,似非無稽。這樣殘春景象,在他有點有面的描寫中,被收拾無遺,而這位江南女子的傷春之情,也已經從中沁出。就章法而論,此處隱含的比喻,則是由上闋寫景轉入下闋抒情的過渡,唯其含而能隱,故尤耐人尋味。

下闋在此描寫的基礎上,寫她的孤寂和苦悶,羞澀和矜持,把一個含羞含情的年輕女子的相思情愫,刻畫得體貼入微,美輪美夾;換頭的“靜”寧,承上啟下,既指芳花凋零之後的寂靜,也寫情人不在的孤寂。因為難以忍受這過度的“靜”,所以她“相憶”遠方的遊子,可是在“相憶”之始,她己感覺“相憶”的徒勞——“空”於是明證,正像上闋起韻的“又”字一樣,這裡的“空”字,也很能含蓄傳恨。以下寫“相憶”之情不僅“空”,而且“無說處”,這就加倍傳寫了她的苦悶和幽怨,所以她感到“閒愁極”。然而這無盡的閒愁。這帶有幽怨的相思,依然是“無說處”的。以下就“無說處”轉寫作者的羞澀和種持。這滿懷的閒愁,只能深藏在心中,不僅不能對伊人說。對別人說,而且還生怕流鶯乳燕知道。這裡,在她極度的羞澀和矜持中,似還隱含著這樣的意思:這段感情是不能為外人所窺破的,是非同尋常的。由是,她只好自己隱忍著,在情感的苦汁里泡得透濕。“尺素”以下,由眼前所感苦境,轉入對於遊子的痴情等待中去。言其既得不到伊人的一封信,也不知道伊人如今身在何方。以“彩雲”這一美好的稱謂指稱對方,表明了她的痴迷未減,以“依舊”來暗怨遊子的薄倖,一直未告訴她自己的行蹤。這一痴一怨,與前文相億而無說處一樣,表明她的內心充滿著惶惑和矛盾,欲愛不得,欲罷不能。結韻雖然把她內在情愫化為情蘊飽滿的形象,所傳達的感情也如此充滿了矛盾:她羞亡層樓,怕見平蕪,卻又倩不自禁,登樓遠望。作者寫女子的相思,運筆如此 * 悱惻,細膩宛轉,確能勾魂攝魄,令人賞嘆無置。

對於這樣一首從女性那一面寫來的閨中念遠詞,因為讀解到這一層次不能窺見抒情主體的精神風貌,所以人們往往試圖給它“最終的解釋”,即把它與作者自身的情感狀態聯繫起來,因而得出它是一首政治寄託詞的結論。如以春意衰敗寄託時局衰微之意,以盼望遊子音訊,寄託盼望北伐訊息之意,以怕流駕乳燕,寄託憂讒畏譏之心,也就是說,詞中這位寂寞的江南女子,是作者對於自己的政治形象的審美化和柔化創造。中國詩詞既然原有“美人香草”的抒情路子。採取這一角度來解釋本詞,也就未必不可以成立。只不過要句句扣死。卻也未免失於穿鑿。倒不如果取“有寄託入,無寄託出”的認知態度,更為合理。

比興寄託,乃風騷之傳統,宋人填詞,也多是繼承這種傳統,該詞就是如此。而詞人命筆,每托其意於若即若離之間,致使作品帶有“模糊性”的特點。

此種模糊性,非但無損於詩歌的藝術性,有時且成為構成詩歌藝術魅力的因素,越是模糊、不確定,越能引人求索耐人尋味。此種貌似奇怪的現象,正是詩歌藝術的一大特點。就讀者之求索而言,倘能得其大略,即當適可而止;思之過深,求之過實,每字每句都不肯放過,則會認定處處皆有埋藏,又難免要捕風捉影,牽強附會。

標籤:暮春,懷人

詩詞推薦

  • 定風波·為有書來與我

    莊棫清代〕為有書來與我期,便從蘭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剛入夢,珍重,東風要到送春時。  三月正當三十日,占得,春光
  • 四牡

    佚名先秦〕四牡騑騑,周道倭遲。豈不懷歸?王事靡盬,我心傷悲。四牡騑騑,嘽嘽駱馬。豈不懷歸?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 浣溪沙·雨過殘紅濕未飛

    周邦彥宋代〕雨過殘紅濕未飛。珠簾一行透斜暉。游蜂釀蜜竊香歸。金屋無人風竹亂,衣篝盡日水沈微。一春須有憶人時。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
  • 更漏子·星斗稀

    溫庭筠唐代〕星斗稀,鐘鼓歇,簾外曉鶯殘月。蘭露重,柳風斜,滿庭堆落花。虛閣上,倚欄望,還似去年惆悵。春欲暮,思無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
  • 卷耳

    佚名先秦〕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寘 通:置)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 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秦觀宋代〕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韶華不為少年留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
  • 風流子·東風吹碧草

    秦觀宋代〕東風吹碧草,年華換、行客老滄洲。見梅吐舊英,柳搖新綠,惱人春色,還上枝頭,寸心亂,北隨雲黯黯,東逐水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
  • 帝台春·芳草碧色

    李甲宋代〕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亂紅,也知人、春愁無力。憶得盈盈拾翠侶,共攜賞、鳳城寒食。到今來,海角逢春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
  • 酒泉子·謝卻荼蘼

    納蘭性德清代〕謝卻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猶未睡,早鴉啼。嫩寒無賴羅衣薄,休傍闌乾角。最愁人,燈欲落,雁還飛。
  • 青門引·春思

    張先宋代〕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那堪更被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
  • 長相思·花似伊

    歐陽修宋代〕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別離。低頭雙淚垂。長江東,長江西。兩岸鴛鴦兩處飛。相逢知幾時。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
  • 虞美人·曲闌乾外天如水

    晏幾道宋代〕曲闌乾外天如水,昨夜還曾倚。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圓時候、望人歸。羅衣著破前香在,舊意誰教改。—春離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
  • 書靈筵手巾

    李煜唐代〕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
  • 端午三首

    趙蕃宋代〕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
  • 木蘭花·獨上小樓春欲暮

    韋莊唐代〕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訊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坐看落花空嘆息,羅袂濕斑紅淚滴。千山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
  •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

    呂本中宋代〕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樹下。此夜江邊。月暗長堤柳暗船。故人何處。帶我離愁江外去。來歲花前。又是今年憶去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
  • 和端午

    張耒宋代〕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有離騷在世間。
  • 善哉行·傷古曲無知音

    貫休唐代〕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揚。識曲別音兮,令姿煌煌。 繡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憂忘。 欲贈之以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閨思

    史達祖宋代〕愁與西風應有約,年年同赴清秋。舊遊簾幕記揚州。一燈人著夢,雙燕月當樓。羅帶鴛鴦塵暗澹,更須整頓風流。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
  • 謁金門·空相憶

    韋莊唐代〕空相憶,無計得傳訊息。天上嫦娥人不識,寄書何處覓。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伊書跡。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
滿江紅    暮春原文_滿江紅    暮春的賞析_古詩文